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6 (1700-1725).djvu/102

此页尚未校对

者率多以「《阿》《猗莪》。」等字同為一音。又觀賈誼《鵩賦》 曰:「請問于鵩,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菑。淹速之 度兮,語予其期。」《岑彭傳》:輿人歌曰:「我有枳棘,岑君伐 之。我有蟊賊,岑君遏之。狗吠不驚,足下生氂。含哺鼓 腹,焉知凶災。」是以「災」字協時字音,則「災」字合讀為緇。 漢人書「災」為「菑」,正此音也。觀「菑」、「災」字協時字,則知古 人不獨以來字協釐字,其二音亦本通用如此。 東坡詩曰「蒼茫瞰奔流」,又曰「愁度奔河蒼茫間。」趙注 謂蒼茫兩字,古人用之皆是平聲,而先生所用乃是 仄聲。蒼字,《廣韻》音麤朗反,而茫字上聲皆不收。按揚 雄《校獵賦》「鴻濛沆茫」音莽。白樂天《雪詩》「寒銷春蒼茫」, 又曰「野道何蒼茫」,注並音上聲。近時蘇子美詩亦曰: 「淮天蒼茫背殘臘。江路委蛇逢舊春。」自注。「蒼茫仄聲。 茫作仄用。似此甚多。」

《左傳》「晉鄭焉依」,焉今讀為延字,非嫣字也。然觀庾信 有「晉鄭靡依」之語,是讀為嫣字矣。考《顏氏家訓》,諸字 書,焉字鳥名,或云語詞,皆音嫣。自葛洪用《字苑》分焉 字音訓,若訓何,訓安,當音嫣,如「于焉嘉客」,「于焉逍遙」, 「焉用佞」,「焉得仁」之類是也。如送句及助語當音延,如 「有民人焉」,「晉鄭焉依」之類是也。江南至今分為二音, 河北混為一音。然則「晉、鄭焉依」者,謂晉鄭相依耳。焉 者語助,而庾信謂「靡依」,則失其義。

漢人專門之學,各習其師,所傳經書,不無異同,然當 時亦有假借用字,所以與今文不同。因觀漢碑中引 經書語疏,大略如此,《靈臺碑》曰「德被四表」,《張公碑》曰 「元亨利正」,《蔣君碑》曰「遵五屏四」,《劉修碑》曰「動乎儉中, 鬼神冨謙,鄉黨遜遜如也」,《祝睦碑》曰「鄉黨逡逡,朝廷 便便」,《孔彪碑》曰「無偏無黨,遵王之素」,《費氐碑》曰「導齊 以禮,有恥且格」,《王君廟碑》曰「庶績咸喜」,《張表碑》曰「畔 桓利貞」,《范式碑》曰「徽柔懿恭,明允篤恕」,《薛君碑》曰「永 矢不愃」,《嚴發碑》曰「鐫堅仰高」,此類甚多。《費鳳碑》有曰 「泥而不滓」,洪氏謂此「涅而不淄」,非假借,則傳異也。僕 觀《史記屈原傳》有曰「皭然泥而不滓」,劉勰《辯騷》則曰 「皭然涅而不淄」,知此語尚矣。洪氏不引此,夫豈未之 考乎?東漢如《熊君碑》《隗囂傳》,亦皆有是語,不特《費鳳 碑》也。

今呼朝請郎及奉朝請並作上聲。《漢書》朝請,其說有 二:一說漢律,諸侯春朝天子曰朝,秋曰請,此合從去 聲,如「竇嬰不得朝請」、「王陵竟不朝請」之類是也。師古 注:才姓反。又一說奉朝請無定員,本不為官位。東京 罷省三公、外戚、皇室、諸侯多奉朝請。奉朝請云者,奉 朝會請召而已。故韓退之、東坡詩並作上聲押是也。 今吏文用承准,字,合書準,說者謂因寇公當國,人避 其諱,遂去十字,只書准。考魏晉石本,吏文多書此承 准字。又觀秦漢間書,與夫隸刻,平準多作准,知此體 古矣。干祿書《廣韻》注謂:准,俗準字。既古有是體,不可 謂俗書,要皆通用。《石林燕語》言京師舊有平準務,自 漢以來有是名。蔡魯公為相,以其父名準,改為平貨 務。余謂平準字,自古以來,更革不一。觀《宋書》平準令 避順帝諱,改曰染署。其他言準字處,所避可知。 杜子美詩「跳魚撥剌鳴」,不曉者讀為撥次。案張衡《思 元賦》曰「彎威弧之撥剌。」注:「剌,方達反。」太白詩曰:「雙鰓 呀呷鬐鬣張,跋剌銀盤欲飛去。」以撥剌為拔剌者,劃 裂震激之聲,箭鳴亦然。又勢有不便順,謂之乖剌。乖 剌者,乖戾也。如東方朔謂「吾彊乖剌而無當」,杜欽謂 「陛下無乖剌之心」是也。今人言作事不順,猶有此語。 剌呼為「賴」,聲之轉也。

馺娑殿。娑字諸處音素可反,惟揚雄賦「先河反承明 廬。」承明本平聲,而張曲江、李文饒作仄聲用。《寒山詩》 「八風吹不動」,而樂天詩「汰風吹不動。」汰音闥,羹臛之 羹,與夫地名不羹,本音耕,而《魯頌》《楚辭》《急就章》皆讀 為郎,今俗謂相抵曰挨,正書此字,而樂天詩「坐依桃 葉妓,日醉依香枕」,坐依音鳥,皆反正挨字。今言不正 者為夭邪,夭讀為幺。而樂天詩曰:「莫言蘇小小,人道 最夭邪。」「夭」伊邪,反非幺字。東坡梅詩祖此,用夭邪語。 今人多讀為幺邪,而不知為非也,似此甚多。又如船 人使風曰帆,風、帆字作去聲呼。案《唐韻》去聲有此一 音,是以張說之律詩曰:「夏雲隨北帆,同日過江來。」 沈存中《筆談》曰:唐士人專以小詩著名,而讀書滅裂。 如樂天《題坐偶詩》「俱化為餓殍」,作夫字押。杜牧之《杜 秋娘詩》「厭飫不能飴」,「飴」乃餳,非飲食也。晉王薈以私 粟作粥飴饑者,郗鍳甚窮,鄉人共飴之。飴字豈不作 飲食用?然考晉音乃音嗣,非「貽」字也。牧之用作「貽」字, 必別有所據。又觀《後漢·許楊傳》,舉謠歌曰:「飴我大豆 享芋魁。」「飴」字無音,乃知牧之用字,有所祖也。「餓殍」之 「殍」,作「夫」字用。按《唐韻》「敷」字,韻收撫俱切,又平表切,皆 言餓死也。是則「殍」字有二音。樂天所押,蓋從《唐韻》之 平聲者。二字皆有所據,存中自不深考,安可以讀書 滅裂非之。揚雄箴曰:「野有餓殕。」

佩觿曰:「牛車之車,尺遮反,本無居音。『喪予之予,戈汝 反,本無余音』。」其變古如此。韋昭亦曰:「車字從漢,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