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6 (1700-1725).djvu/103

此页尚未校对

居音。」按經書中凡言予處,皆音上聲,知佩觿之說為 當,則是漢已前文字,凡言車者,盡合作尺遮反,凡言 予者,盡合作戈汝反,可也。然觀《戰國策》馮驩歌曰:「長 鋏歸來乎,食無魚,出無車。」《說苑》載淳于髡禳田之詞 曰:「蟹堁者宜禾,洿邪者滿車。傳之後世,洋洋有餘。」觀 此語似與居音相協。又觀《毛詩》:「其殽維何?炰鱉鮮魚。 其贈維何?乘馬路車。」《周易》「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 之弧,後說之弧。則知車作居音,其來已古,非始于漢 也。

春秋,漢東之國,隨為大,其後楊堅建國,見周、齊不遑 寧處,故去辵文,只作「隋。」今歐陽詢《九成宮碑》書作「隨」 者,推本當時之意爾。古之疊字,用三日,合作「疊。」《新莾》 以三日太盛,改從三田。今《東漢碑》疊字仍舊有三日 者。古之對字,丵下從口,據《說文》謂漢文帝以口多非 實,改從土。然觀《大夫始鼎銘》,則知對字從土者舊矣。 古之罪字,自下從辛,秦始皇以字形似「皇」字,遂改從 网從非。古之劭字從刀,南朝宋太子名劭,而惡字文 為召刀,遂改「刀」為「力。」漢人洛,字書「雒」,蓋漢火行忌水, 故去水而用佳。至魏以土行土水之母,故去佳仍用 水。字或書作紙。蓋古者以縑帛而書,故從糸。後蔡 倫剉故布擣作紙,故其字從「巾。」

今人詩句多用未渠央事,往往不究來處,渠字作平 聲用。按,《庭燎》詩「夜未央」注云:「夜未渠央。」渠,其據切,當 呼「遽」,只此一音,謂夜未遽盡也。古樂府王融《三婦豔 詩》曰「丈人且安坐,調絃未遽央」,又《長安狹斜行》曰「丈 夫且徐徐,調絃詎未央」,淵明詩曰「壽考豈渠央」,魯直 詩曰「木穿石槃未渠透」,並合呼「遽。」《史記》尉佗曰「使我 居中國,何渠不若漢。」班史作「何遽不若漢」,益可驗也。 《嘉祐雜志》謂敬字左訖力反,右普木反,今避廟諱改 姓苟,誤矣。按此誤不但見於石晉之時,六朝已然矣。 《南史》:何敬容為宰相時所嗤鄙,其署名,敬字大作苟, 小作文;容字大為父,小為口。陸倕戲之曰:「公家苟既 奇大,父亦不小。」是以狗字譏之也。又觀張敬兒母于 田中夢犬子有娠而生敬,故初名苟兒,又生一子名 豬兒。宋明帝嫌苟兒名鄙,改為敬兒。觀此二事,是以 「敬」字之左文為苟且之「苟」字明矣。

蔡寬夫《詩話》曰詩人用事,有乘語,意到輒從其方言 為之,亦自一體,但不可為常耳。吳人以作為佐音。退 之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欲問方橋」,方橋如 此作,乃用佐音,不知當時所呼通爾,或是戲語也。僕 按《廣韻》作字有三音,一則洛切,二臧路切,三則邏切。 退之詩韻正葉則邏切,音佐耳。又《後漢·廉范傳》云「廉 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昔無襦,今五絝。」此「作」字, 臧路切,音措耳。又《苕溪漁隱》引老杜「主人送客何所 作」,此語已先退之用矣。何止老杜與杜同時?如岑參 詩「歸夢秋,能作鄉書醉懶題」,在杜之先,如《安東平》古 調「微物雖輕,拙手所作,餘有《三丈為郎別厝》」,此類甚 多,在退之之前,不但杜用此語也。古詞所葉,正與廉 歌一同。《明道雜志》引皮日休詩「共君作箇生涯」之語, 謂作讀為佐,不止退之一詩,即張右史亦失記杜、岑 之作爾。權德輿詩「小婦無所作」,自注「音佐。」又考「小婦 無所作」,乃古樂府中語,以「作」為佐,知自古已然矣。詩 「侯祝」,「侯」「作」字作「詛」字讀。

前漢《魏相傳》,「相」字無音,人多呼為平聲。以弱翁之字 觀之,合作去聲。唐詩曰「身依魏相尊」,可據也。《郊祀志》 公玉帶為公宿帶,據顏師古注引《呂氏春秋》,齊有公 玉丹,蓋其舊族,合呼為本音。而單姓玉者音宿,如後 漢玉況乃姓宿爾。《晁錯傳》「錯」字無音,據《班固敘傳》曰 「故安執節,責通誅錯。蹇蹇帝臣,匪躬之故」,作措字讀。 而潘安仁賦乃曰:「殞吳嗣於局下,蓋獲怒於一博」,濟 七國之稱亂,翻助逆而誅錯,是協入聲韻也。此如《史 記司馬錯》「錯七各反,又七故反。」僕又考之文字間言 驚悸不定曰錯愕,二字多讀為入聲,而東漢錯愕不 能對,乃音措,互知音者蓋通用。四皓之園公,據《陳留 風俗記》合云:圈公,彭祖姓籛名鏗。據《史記》注、《論語》注、 《離騷》注,籛字音翦,只此一音。而前輩諸公多作平聲 呼,如胡嶧長短句是也,蓋用唐韻音耳。《唐韻》有平、上 二音。

《霏雪錄》:「骨董」乃方言,初無定字。東坡嘗作骨董羹,用 此二字。晦菴先生《語類》只作「汨董。」

熊氏《經說》:古字「畏」「威」通用。「天明畏民」「明威」、「畏」、「威」合同 音。俗儒拘訓詁,直以「明畏」之「畏」為「於胃切」,「明威」之「威」 為「於非切」,不知古人「威」「畏」同字,本非兩音。注云「明畏 本一作威」,即當讀為一音。《呂刑》「德威惟畏」亦然。故《表 記》引《甫刑》曰:「德威惟威」,《漢志》引《洪範》「畏用六極」,蔣仲 子《東山詩韻》皆以「畏」字作「威。」

《能改齋漫錄》:「併當」二字,俗訓收拾,然晉時已有此語。 按《世說》:長豫與丞相語,嘗以謹密為端。丞相還臺,及 行,未嘗不送至車後,為曹夫人併當箱篋。長豫亡後, 丞相還臺發。後哭至臺門,曹夫人作奩,封而不忍 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