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6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弔卷」、弔冊,有索取之義。票與慓同,本訓急挨,今以為 票帖。綽本訓寬緩,今以為巡綽。盔本盂也,今以名鐵 胄。鐲本鉦也,今以名釧屬。又如閘朝、閘辦課程,其義 皆未曉,其亦始於方言也。歟價直為價值,足彀為足 勾,斡運為穵運,此類尢多。甚者施之奏章,刻之榜文, 此則承譌踵謬而未能正者也。 佛本音弼,《詩》云:「佛時仔肩。」又音拂,《禮記》云:「獻鳥者佛 其首。」註云:「佛,不順也。」謂以翼戾之。禪本音擅,《孟子》曰: 「唐虞禪是已。」自梵書入中國,佛始作符勿切,禪始音 蟬,今人反以輔佛之佛,禪受之禪圈科,非知書學者。 姪,本妻兄弟之女,古者諸侯之女,嫁與諸侯,以娣姪 從。《左傳》云「姪其從姑」是已。今人稱兄弟之子為姪,不 知誤自何時。唐狄仁傑諫武后云:「姑姪與母子孰親?」 姑姪見於此。然猶稱武姓之子為姪,對姑而言之耳。 此字隨俗稱呼則可,若施之文,不若稱從子、《族子》之 類之為愈也。

書之同文,有天下者力能同之。言之同音,雖聖人在 天子之位,勢亦有所不能也。今天下音韻之謬者,除 閩粵不足較已。如《吳語》黃王不辯,北人每笑之。殊不 知北人音韻不正者尢多,如京師人以「步」為「布」,以「謝」 為「卸」,以「鄭」為「正」,以「道」為「到」,皆謬也。河南人以河南為 「渴」,南以妻弟為「七帝。」北直隸、山東人以「屋」為「烏」,以「陸」 為「路」,以「閣」為果,無入聲韻。入聲內以「緝」為妻,以「葉」為 「夜」,以「甲」為賈,無合口字,山西人以「聰」為村,無東字韻, 江西、湖廣、四川人;以「情」為「秦」,以「姓」為信,無清字韻,歙、 睦、婺三郡人以「蘭」為郎,以「心」為星,無「寒」、「侵」二字韻。又 如「去」字,山西人為庫,山東人為趣,陝西人為氣,南京 人為可。去聲湖廣人為「處」,此外如山西人以「坐」為「剉」,以 「青」為「妻」,陝西人以「鹽」為年,以「咬」為「褭台」,溫人以「張敞」 為「漿搶」之類。如此者不能悉舉。蓋習染之久,久則難 變,非聰明特達,常用心於韻書者,不能自拔於流俗 也。

馬性善驚,故驚駭字從馬。女性善妒,故嫉妒字從女。 恙,《說文》曰:「憂也。」今人稱疾為微恙,貴恙,是又以恙訓 疾矣。

今人呼酌酒器為壺瓶。按《唐書》太宗賜李大亮胡瓶。 史炤《通鑑釋文》以為汲水器。胡三省《辯誤》曰:「胡瓶,蓋 酒器,非汲水器也。」缾、瓶字通。今北人酌酒以相勸醻 者,亦曰胡缾,然壺子正當作「胡」耳。

秦以《呂政》諱,以「正月之正」為平聲。自漢至今,形之文 辭詩歌,皆從平韻,秦法之嚴如此。

成化間,有吏建言時事,禮科給事中忌之,以激厲風 俗之「厲不從力」,參付法司問罪。不知厲本古字,《漢書》 凡云風厲勉厲,皆不從力,此吏亦不能自明,二人蓋 未嘗讀攻書故也。

兵科給事中閱兵部題本,以「伎不從女」,呼吏笞之。翊 旦有不平者,令受笞。吏執《韻書》以進,乃赧顏慰遣之。 此蓋識俗字不識古字故也。凡遇人文字,所見未的, 輒疵議之,後不能無悔也。

《孟子鑽穴》「隙相窺穴而隴切。」今人皆讀作「胡決切」,非 也。「穴」、「穴」字相似而誤耳。 《詩文小雅》以十篇為卷,而謂之什,猶軍法以十人為 什耳。今稱詩為隹什,於義何取?

《尚書》之「尚」,本當作上音讀。或曰:秦時人臣避上字,故 作常音,至今因之不改。若二十八宿音秀,則洪景盧 以為當如本音,且引《說苑辯物篇》曰:「天之五星,運氣 於五行,所謂宿者,日月五星之所宿也。」按宿之音秀, 北音誤之。蓋元詞曲皆入「秀」字,去上韻。至宿州之「宿」, 則入「徐」字,而以近徐州,故別呼為南徐州。北音之謬 若此。

《書》蕉,古無韻字,均即韻也。五帝之學曰成均,亦音韻。 周人立太學,兼五帝二代之名。東學為東序,西學為 瞽宗,北學為上庠,南學為成均。《鶡冠子》:五音不同均, 可喜一也。均古韻字。

《賈誼新書》:「大禹鬟河而導之九牧。」《呂氏春秋》,禹身執 虆。以為民先。「剔河而導九岐。」「鬟」,本髮名,義取環曲; 「剔」本梳剔,義取疏通。即插字。 《顏氏家訓》云:「勿勿,非忽忽,亦非匆匆。」《說文》云:「勿,州里 所建之旗,以趣民事者。」凡匆遽之狀,皆稱勿勿。《祭義》 云:「勿勿乎其欲饗之也。」勿勿,猶勉勉也。杜樊川有詩 云:「浮生長勿勿。」《王廙帖》云:「臣故患胸滿,氣上頓乏。勿 勿。」皆此意。

《唾玉集》:俗語切腳字,「勃籠」,「蓬」字,勃藍,「盤」字,突落,「鐸」字, 「窟陀」,「窠」字,「黯賴」,「壞」字,「骨露」,「錮」字,「屈攣」,「圈」字,「鶻盧」,「蒲」字, 「突郎」,「唐」字,「突欒」,「團」字,「吃落」,「角」字,「只零」,「精」字,不丁,「臣」字, 即《釋典》所用「合」字。

《書傳正誤》黔有二音:一音琴,一音鉗,其義皆黑色也。 貴州稱黔,從秦黔中郡。隋黔州名也,音琴。以人言,有 黑苗、有黑羅;以水言,有黑水,有烏江;以郡言,有夜郎, 有烏撒、烏蒙,皆黑義也。

《讀書偶見》:字亦有義。田家耕用亥日。蓋亥日之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