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6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字亦不知識,書以詢知者。

滇字有三音。《漢書》:西南滇池,音顛;豫州滇陽,音真。其 後訛為慎陽也。《杜預傳》:「滇淤之田,畝收數鍾。」此滇字 又音填塞之填。

吳大帝築東興堤,左右結山,俠築兩城。《注》:今柵江口 有兩山,濡須山在和州界,七寶山在無為州界,兩山 對峙,中有石梁,「俠」作「夾。」古者俠夾二字通用。漢隸《蕐 山亭碑文》有云:「吏卒俠路。」《晉》《宋書》有俠轂隊,皆以「俠」 為「夾。」

許氏《說文》:「濕,水名,音榻。」即《禹貢》之漯水,《孟子》所謂「瀹 濟漯」也。《班史地理志》:古北平俊靡縣,漯水,南至無終, 東入庚。《水經注》:庚水與鮑丘水合「俊靡」,《魏書》道武帝 如馬邑,觀漯水注:「即紫河也,出鴈門陰館縣偏頭山, 一曰治水。」師古曰:「漯,力追切。」丁度《集韻》:漯「濕」三字 同。《注》曰:水出鴈門,合而證之,則古名濕水,音榻,今名 漯水,音累,二音皆通。

「古字𦍛與永同。韓詩『江之永矣』」作「江之𦍛矣。」《博古圖》 「永寶用享」作「𦍛寶用享。」 古歲字即歲時之遂。今文歲字,從步從戌,年至戌而 終,乃秦人以十月為歲首,故制字從步戌,前此未也, 宋姚孝寧已辨之。予觀《史記注》引陸賈《楚漢春秋》云: 三老董公八十二,遂封為成侯。遂即歲也。陸賈著書, 不用秦篆,而用古文,亦卓士哉。崔希裕《略古篇》古「歲」 字作未詳其義,然亦可證「步戌」之為秦制而非古 矣。

《文選笛賦》有「占成節鄂。」注:「鄂,直也。從邑者,乃地名也, 非此所施也。」據此,則「節鄂」、「連綿」字皆從。而今刻本 皆誤從卩。 笨字音奔去聲,粗率也。《晉書》:豫章太守史疇,肥大,時 人目為笨伯。《宋書王微傳》亦有麤笨之語,今俗諺亦 然。《朱子語錄》云:「諸葛亮只是笨」,不是此字,乃書作盆 而音發之。噫!諸葛豈笨者邪?字尚不能識,而欲譏評 諸葛乎?

甄徹,字見獨,登進士,時林攄為樞密,當唱名,讀為堅 音,上以為真音,攄辨不遜,遂坐貶。後見《姓譜》云:舜子 商均封虞,周封陳。楚烈王時,有陳通奔周,周以舜居 陶甄之職,命為甄氏。按《說文》:「甄,陶也。從瓦垔,居延反。」 《吳書》:「孫堅入洛,屯軍城南甄宮井上,旦有五色氣,人 入井探得傳國璽,以甄與己名音葉,以為受命之符。」 則三國以前未有音為之人切者矣。孫權即位,尊堅 為帝,江左諸儒為吳諱,故改音真。《說文》顛蹎、闐以真 為聲,煙咽以甄為聲,馴紃以川為聲,詵以先為聲,此 皆先、真韻中互以為聲也。其後秦為苻堅諱,隋為楊 堅諱,皆暫避其音耳。嘉祐中,王陶作《甄氏墓銘》云:「甄 以耳。陶氏出於陳,避吳苻,隋時以為『甄』」,南北溷訛,姓 音莫分,本之於古,乃識其真。

《孟子》「尹公之佗。」《漢書》趙佗。《項羽傳》「項佗過秦,論帶它。」 《後漢》「華它,五人名」,並音徒何切,讀為駝。《左傳》「賈佗,北 宮佗。陽它。」《毛詩》「陳它,五人名。」又音拖。

《方言》:「吳有桼娥之臺。」《束晳賦》「朝享五鼎之奉,夕宿桼 娥之房。」桼即七字也。《書》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而古文 作夾始,《史記》作「來始」,夾與來皆桼字之誤。《太元七政》 亦作桼。褚遂良書《枯樹賦》七亦作桼。

《史記》:「黃帝合萬靈於明堂。」《正義》引《緯書》:「黃帝明堂,名 曰神斗。黃帝含紐樞之府也。斗者,主也。土精澄靜,四 神之主也。」《周禮》:「設斗,共其釁鬯。」注:「斗音主,釁音徽。」《禮 喪大記》:「沃水用斗。」注:「斗一作枓。」《甘氏星經》:「帝張四維, 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漢書》:「涇水一石,其泥 數斗,以灌以溉,長我禾黍。」

《說文》:柔,栩也。今之橡斗。《莊子狙公賦》:柔謂分栩實與 眾狙也。杼,機杼也。二字皆從木為義,從予為聲。但疊 之則為柔,並之則為杼,亦猶旱旰棗棘之分也。《莊子》 作芧,從草亦得。

《易》:「冶容誨淫」,《太平廣記》引之作「蠱容誨婬。」《左傳》:「女惑 男曰蠱。」《國語》:「蠱女縱欲。」張平子《西京賦》:「妖蠱艷夫夏 姬,美聲暢於虞氏。」《南都賦》:「侍者蠱媚巾。」「鮮明」,《五臣 注》作「冶媚。」馬融《廣成頌》古「冶」字作「蠱」字,可證。傅毅《舞 賦》「貌嫽妙以妖艷兮,紅顏煜其揚華。」注:「妖蠱,淑艷也。」 或省作「蟲」,人姓也。漢高帝功臣有蟲達,古蠱子之後, 見氏《英賢錄》。

《說文》:「款乃。」也。《集韻》作「唉」,或從口,或從欠,如嘯之作。 歎之作,嘆字雖殊,義一也。《史項羽紀》:「亞父拔劍擊 玉斗而破之曰唉。」《揚子法言》:「始皇方獵六國而翦牙 款。」注:「款,絕語,歎聲。」《楚辭》:「款,秋冬之緒風。《楚辭》用之於 句首,揚子用之於句終,蓋噫嘻嗚呼之類也。」朱子《辨 證》云:「款乃,掉船相應聲。元結有款乃曲。」柳宗元詩「款 乃一聲山水綠」,注:「『款乃一本作襖靄』。按款音靄乃音 襖」,近日倒讀之,誤矣。項氏《家說》云:「劉蛻《文集》有《汨中 靄迺歌》,劉言史《瀟湘詩》有『閒歌瞹迺深峽裏』」,靄迺也, 瞹迺也,款乃也,皆一事,但用字異爾。款本音哀,亦轉 作上聲。後人因《柳集》中有注字云:「一本作襖靄」,遂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