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6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慶之曰:「『聞君有弄麞之慶』。客視之掩口。」 《韋綬傳》:「綬充太子諸王侍讀,憲宗嘗召對。綬奏曰:『太 子學書,至依字,輒去旁人』。臣問之,太子云:『君父以此 可天下奏事,臣子不合全書』。上益嘉太子之賢。」 《顏真卿家廟碑》:「顏勤禮幼而朗悟,識量弘遠,工於篆 籀,尤精訓詁。」

《雲溪友議》:王僕射起再主禮闈,遠邇稱揚,皆以文德 聿興望之也。武宗皇帝詔至殿陛曰:「朕近見二字一 乃一」莫能詳焉。特詢於卿。王公對曰:「臣於三教經 典。竊嘗遍覽。向者」二字群書未之見也。未審天顏於 何文。而得。《周穆王傳》。有二字經百儒宗,但言古 馬名,不敢分於飛兔、騕褭,于今靡有詳之者也。上笑 曰:「知卿夙儒,學綜朝野,偶為此二字相試,非於經籍 中得之。」遂賜金綵等。乃知王公三教之中,無不通曉, 其我唐之孔鄭乎?

《宋史郭忠恕傳》:「忠恕七歲能誦書屬文,舉童子及第, 尤工篆籀。周廣順中,召為宗正丞兼國子書學博士。 太宗即位,授國子監主簿,令刊定歷代字書。所定《古 今尚書》并釋文,並行於世。」

《聞見後錄》:崔偓佺,淳化中判國子監,有字學。太宗問 曰:「李覺嘗言,四皓中人一姓,或云用上加一撇,或云 用上加一點,果何音」偓佺曰:「臣聞刀下用擢音兩點, 下用為鹿音,用上一撇一點,俱不成字。四皓中一人, 甪里先生也。」予謂今書甪里用上加撇者,非是。 或譖胡宿於上曰:「宿名當為去聲,乃以入聲稱,名尚 不識,豈堪作詞臣。」上以問宿,宿曰:「臣名歸宿之宿,非 星宿之宿。」譖者又曰:「果以歸宿取義,何為字拱辰也?」 故後易字武平。

大儒宋景文公,學該九流,於音訓尤邃,故所著書用 奇字,人多不識。嘗納子婦三日,子以婦家饋食物書 白,一過目即曰:「書錯一字,姑報之。」至白報書,即怒曰: 「吾薄他人錯字,汝亦爾邪?」子惶駭卻立,緩扣其錯,以 筆塗「煖」字。蓋婦家書以食物煖女云,報亦如之。子益 駭,又緩扣當用何煖字?久之,怒聲曰:「從食從而從大。」 子退。檢字書博雅中出餪字,注云:「女嫁三日餉食為 餪女。」始知俗間餪女云者,自有本字。

《宋史趙克繼傳》:「克繼善楷書,尤工篆隸,宗正薦之,仁 宗親臨試,及令臨蔡邕古今法寫《論語》書,復詔與朝 士分隸石經。帝曰:『李陽冰唐室之秀,今克繼,朕之陽 冰也』。訓子弟力學,一門登儒科者十有二人。嘗進所 集《廣韻》《字源》,帝稱善,藏之祕閣。」

《墨客揮犀》:趙侍讀師民,學問淳德,天下所共稱也。仁 廟時講書後殿,說乾卦四德,至貞字,不以他音代呼, 直言其字,近侍皆掩口。公徐曰:「臨文不諱。」講罷,帝目 送之,顧左右曰:「此真古儒也。」其眷重如此。

《宋史王子韶傳》:「子韶擢監察御史,神宗與論字學,留 為資善堂修定《說文》官。」

《文獻通考》:林中書攄母魏國夫人墓道碑,俾張有書 之,「魏」字從山,攄以為非。有曰:世俗以從山者為巍,不 從山者為魏,非也。其實二字皆當從山,蓋一字而二 音爾。《說文》所無,手可斷,字不可易也。攄不能強 書。《史會要》:「王珦,明州鄞人,熙寧間上篆書《證宗要略》 三卷,命為御書院祗候。」

《聞見後錄》:王荊公晚喜說字,客曰:「霸字何以從西?」荊 公以西在方域,主殺伐,累言數百不休。或曰:「霸從雨, 不從西也。」荊公隨輒曰:「如時雨化之耳。」其學務鑿,無 定論類此。如三經義頒于學官,數年之後,又自列其 非是者,奏請易去。視古人懸諸日月不刊之說,豈不 誤學者乎?

王荊公喜說字,至以成俗。劉貢父戲之曰:「三鹿為麤, 鹿不如牛;三牛為奔,牛不如鹿。」謂宜三牛為麤,三鹿 為奔。若難於遽改,欲令各權發遣。荊公方解縱繩墨, 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據要地,以資淺,皆號權發 遣,故并謔之。劉貢父云:「有人不識鬥爭字,以書問里 先生。答曰:『仄更切。又疑更字,問,曰戶橫切。又疑橫字』」, 問曰「加行切」又疑「行」字,問曰「華爭切」,竟不知為何音 也?予嘗舉以為笑歡,客有善切字者非之,亦難與言 也。

《嬾真子》:李方叔初名豸,從東坡遊。東坡曰:「《五經》中無 公名,獨《左氏》曰『庶有豸乎』?乃音直氏切,故後人以為 虫豸之豸。又《周禮》供具絼,亦音治,乃牛鼻繩也。獨《玉 篇》有此豸字,非五經不可用,今宜易名曰廌。」方叔遂 用之。秦少游見而嘲之曰:「昔為有腳之豸乎,今為無 頭之薦乎?」方叔倉卒無以答之,終身以為恨。

《桯史》:王荊公在熙寧中作《字說》,行之天下。東坡在館, 一日因見而及之曰:「『丞相賾微,窅窮制作,某不敢知, 獨恐每每牽附學者成風,有不勝其鑿者。姑以『奔』」「麤』 二字言之,牛之體壯於鹿,鹿之行速於牛,今積三為 字,而其義皆反之,何也?」荊公無以答,迄不為變。黨伐 之論,於是浸闓。黃岡之貶,蓋不特坐詩禍也。

《調謔編》:東坡聞荊公《字說》新成,戲曰:「以竹鞭馬為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