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6 (1700-1725).djvu/99

此页尚未校对

成跋云:「《方言》曰:『𠙆,倦也。丁度謂字或作』。」故《司馬相 如》云:「窮極倦。」釋云:「倦。」疲。憊也。蓋樂其倦游。不希 時用也。樓攻媿云。嘗考之。《集韻》。二十陌。有字與劇 同音。《方言》:「倦也。」然則此書之名,音從劇,義則倦耳。然 《說文解字》無《集韻》:胡官反。亭名,在上谷。 謨官切。《說文解字》。「其虐」切「相踦。」也。二字若不類 俗書,足以相亂。𧮭從山谷之谷,彈丸之丸,則欽宗兼 名。三十六號止是亭名,別無義可取。谻從谷,亦其虐 切。口上阿也。從口上,象其理。郤、綌皆從谷,俗書與山 谷之谷無別。𠃨,居逆切,持也,象手也。《集韻》云:隸變為 丮執孰等丸,恐筑之「几」皆從𠃨,俗書與丸几無別。相 如《上林賦》曰:「徼𠙆受詘」,曰窮極倦。俱音劇。倦疲憊 而。《說文》。字徐鍇《通釋》亦引《上林賦》「徼𠙆受屈。」謂以 力相踦角,徼𠙆而受屈也。𠙆,渴極切。其虐切。聲亦 相近,疑即。《字,跨鰲》之書,不應取「踦。」之意義。正用 方言上林賦。倦𠙆之意耳。區區雖若辭費。詳考及此。 因併及之。又余橦自著書。以擬太元潛虛命名。《書》 以八起數。字之義,亦未易曉,攻媿嘗為攷云:「《說文 解字》二字部:『亟,敏疾也。從人,從口,從又,從二。二,天地 也,去吏反。徐鍇釋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 執之,時不可失,疾也。會意:气至切。《集韻》于去聲七志 正引上文,而又入聲。二十四職出此字』』。」《注》亦 引上文,而云「或作。」《極橦》。蓋以此備三才。故用之亦 務奇。故又加「廾。」第未知。字止用《集韻》為據,惟「復」別 見他書,「復」其下又加「木」,則未之見也。嘗考「去吏」乃本 音也,要當從去聲為正。余異二公名書之僻,嘉前輩 考訂之精,故併書之,以俟問奇字者。

「『蕞蕝』二字,上音祖外反,小貌;下音租悅反。束茅表位」, 出《國語》,叔孫通為綿蕝野外注:「立竹及茅,索榮習禮 儀其中。」師古曰:「蕞與蕝同,皆子說反。」然十七薛韻內 只有此說。「蕝」字乃在十四泰音最木待問輪對,誤讀 「蕞爾之國」,作撮音。壽皇厲聲曰:「合作在最反,讀為是。」 按毛晃韻十七薛出「蕝蕞」二字于十三蔡內,亦有一 「字,『內』」「蕝」字下註:「子芮反。束茅表位」,正叔孫通「綿蕝之 儀。《春秋傳》云:『置茅蔭也』。」「蕞」字下註,「『『《史記禮書》作綿蕞』。 徐廣曰:『表位標準』。如淳曰:『置綿索為習肄處,謂以茅 翦植地為纂位』。又于《十四泰》亦出二字,皆有祖外反, 別出一『蕞』字,祖外反,小貌也』。則二音皆可通用無疑。」 楊伯嵒《臆乘》經史中字註音韻,世人流傳訛舛,不以 為嫌,談話及散文中用之,故無害。若夫對偶與夫押 韻,詎可不審哉!今聊疏數字 魁梧。梧去聲西漢救梧。梧音 悟項羽傳《膠》。膠上聲莊子榷酤:酤上獲切武帝紀隱几。隱去聲孟子莊子 《容齋隨筆》備載樂天詩中字音異處,蒙嘗暇隙遍閱 集中,如「四十著緋軍司馬」,司作入聲;「四絃不似琵琶 聲」,琵字作入聲。「為問長安月,誰教不相離」,「相」字上聲。 「紅樓許住否」,「樓鑰請不用否」,請字並作平聲。「池」通「淺 沮」,「溝沮」,秋夜切。「歸來無可可霑衣」,下「可」字可紇切。「穿 衣妨寬袖」,「妨」字作去聲。如此之類,意其為方言,或一 時借用耳。政如少陵詩「會須上番看成竹」,「番」字作上 聲,恰似「春風相欺得」,「相」字作入聲,其義一也。若曰「已 絃趣數彈」,「數」字從速切,恐如《孟子》「數罟不入洿池」,又 曰「嵬峨」字並上聲,恐如韓文《聖德頌》曰「嶽祇嶪峨峨」 音「我」,又曰「捫腹方果然」,「果」字音顆,此卻正用《莊子逍 遙遊》「腹猶果然」,注「若火切」,又曰「答然無所有」,「答」音塔, 亦正用《莊子齊物》、南郭子綦「嗒然似喪其偶」,「嗒」字吐 答切。又詩曰「作底歡娛過此夜」,「作」音做,正如韓文「方 橋如此做」,又曰「桮讌喜過」,「喜」字去聲,此史中多用之, 如《漢陳遵傳》遵大喜之。又「十八人名空一人」,「空」字去 聲,正如選詩「潭影空人心」,又云「司馬人間穴長官」,「長」 字去聲,正用陸機《文賦》「無故取乎穴長」是也。又有非 本韻而葉韻呼者,乃方言耳。外有「盡君花下醉青春」, 盡字音津上聲;「窪銀中貴帶」,窪字去聲;「飄然轉旋返 雲程」,旋字去聲;匹如「元是九江人」,匹字去聲;「『醉依香 枕』,坐」,依字「鳥」皆切。卻未知所據,候扣博聞者。

責負《漢高帝紀》:「折券棄負」,師古注:「以簡牘為契券,折 毀之,棄其所負。其。」《谷永傳》:「起責分利受謝」,師古注言: 富賈有錢,放與他人,以取利息。今之人謂放債取償, 蓋本諸此。殊不知《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注: 「稱責謂貸予」,傅別謂券也。舉此言之,則起責之說,其 來尚矣。

《續釋:常談》:常引白樂天「鵪鶉」之句,解未得其似。鶉 之。世多寫為鵪,殊不知乃鴨字。按丁度《集韻》,「鵪」字 在入聲三十三狎韻內,與「鴨」字一同,若鶉屬,當從 在下平聲二十二《覃》韻《與》。《鴒》。鵲,一同 雲族。《莊子》云:「雲氣不待族而雨。族,聚也。未聚而雨,言 澤少也。」李義山《雪賦》云:「雲市飄蕩,當從於月窟;月窟 淅瀝,合隨於雲市。」云族、云市,亦奇字。

絕字之義。絕字義訓不同。如「子絕」四者,無也。「絕筆於 獲麟」之一句者,止也。「韋編三絕」者,斷也。「絕妙好辭」者, 奇也。「絕類離倫」者,冠也。「超絕物表」者,超也。「倫物已絕」 者,息也。「相望遼絕」者,遠也。「烽煙始絕」者,熄也。「絕壁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