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十五卷著序表,人益不意其存矣。僕聞之師云, 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四十卷。鍇字楚金廣陵人集賢學士嘗與許 氏本相參。首卷上部。分六書甚詳。末卷辨陽冰差誤。 張有《復古論》二卷。有吳興人湖州有板載《古今異文》字,不可以 為字少。又《五聲韻譜》五卷,比常韻無差。

《鍾鼎品二則》

薛尚功「《款識法帖》十卷。」尚功字用敏錢塘人僉事定江軍節度判官廳事碑 在江州,蜀中亦有翻刻者,字加「肥。」

薛尚功《重廣鍾鼎篆韻》七卷,江州使庫板。一卷象形 奇字,一卷器用名目,五卷韻。

《古文品一則》

夏竦「《古文四聲韻》五卷。」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樞密使前有序并全 銜者好。別有僧翻本,不可用。此書板多而好看,極不 易得。韻內所載字,多云某人字集,初無出處,不可據 信,且又不與《三代款識》相合,不若勿用。然而古文別 無文字,故前列之。

《碑刻品九則》

李斯《嶧山碑》。鄭氏曰此頌德碑也斯字通古上蔡人秦丞相直長者為真本, 橫刊者皆摹本。有徐氏門人鄭文寶依真本式長刊 者,法度全備,可近於真,但「攸」字立人相近,一直筆作 兩股。近李處巽於建康新刻,甚謬。

李斯《泰山碑》《咸陽志》曰:「《泰山碑》,秦丞相李斯書,跡妙 時古,為世所重。鄭文寶模刊石於長安故都國子學, 今在文廟,石皆剝落,唯二世詔一面稍見。」

李斯《秦望山碑》在會稽,今無。

李陽冰《新泉銘》。陽冰趙郡人將作少監迺陽冰最佳者,人多以 舒原輿之言稱《新驛記》,殊不知此碑勝百倍也。陽冰 名潮,杜甫甥也,後以字行,因以為名,而別字少溫。木 元虛《海賦》有云:「其下陽冰不治,陰火潛然。」則知與潮, 又且有理。人多不知,因詳其說。又有李騰善偽作《陽 冰書》。

《碧落碑》在絳州,字雖多有不合法度處,然布置美茂, 自有神氣,當以唐碑觀之。世傳「陽冰臥看三日,毀其 佳者數字,又言道士寫畢,化鳥飛去」,後及字欠一筆, 尤為可笑,不知古文正當如此耳。一云唐韓元嘉子李訓等為妣房氏 立

《詛楚文》。俗云詛足文李斯篆在鳳翔府有巫咸、大沈。音故湫。音夸駝 三種,辭則一迺後人假作先秦之文,以先秦古器比 較其篆,全不相類,其偽明矣。篆文「皇」本從自,世傳始 皇謂與臬臭相似,因去一畫,不足為病,在前亦有如 此者。「嶧山」、「數成」等字,皆與古異,此碑用之及用《秦權》, 「殹」字作也。蓋知見《嶧山》《秦權》而後創造者未必不欲 人曰《嶧山》用此法,誠古也。其如辨者何?

史籀《石鼓文》。鄭氏曰在鳳翔府宣和間移置東宮周宣王太史或云柱下史 薛尚功《法帖》所載,字完於真本多,故不更具。真本在 燕都舊城文廟。

崔瑗《張平子碑》。瑗字子玉安平人濟北相碑在鄭州前後兩段字多用隸法, 不合《說文》,卻可入印篆,全是漢。

《古印式》二冊。即漢官威儀無印本僕自集成者。後人若不 得見,只於《嘯堂集古錄》十數枚,亦可為法。

《附用器品九則》

王楚「《鍾鼎篆韻》七卷。」楚管衡州仙雲觀「衡州」本字少,所出在 薛氏前。

《無銜鍾鼎篆》兩冊。即薛舊本,後重廣作七卷,恐入無 別,故去其銜,亦間有帶銜者在。

《石鼓音》後附《詛楚》文者,又載周穆王「吉日癸巳」之說。 石鼓,鄭樵音不可信。

呂大臨「《考古圖》十卷。」大臨字與叔永興人有黑白兩樣:黑字者, 後為《有韻,圖》中欠璊玉彘;白字者,《博山鑪》上誤畫作 人手。

王球:「《嘯堂集古錄》二卷」球字夔玉正文共一百紙,序跋在 外,其間有古文印數十有一,曰「夏禹」,係漢巫厭水災 法印。世俗傳有渡水佩禹字法,此印乃漢篆,所以知 之。又一印曰「孔夫」,音誤是「孫」「茲」二字。又有《滕公墓銘》, 鬱鬱作兩字書,且妄為剝落狀。然考之古法,疊字只 作二小畫附其下,秦時大夫猶只以夫字加二小畫, 況此疊文者乎?偽無疑矣。

高衍孫「《五書韻總》五卷此書篆、隸、真、行、草,一字五體, 別體皆作小字,隨體分註,可備初學者用,間有差處, 宜自斟酌。」

徐鉉篆。鉉廣陵人左散騎常侍二徐字蹟最多,以其近世,故不 條具。「鉉」字鼎臣,「鍇」字楚金,筆法見前。

林罕《字源偏旁小說》三卷。此書言篆與隸相通,源流 亦自可採,但有數說與《說文》悖,卻係陽冰變法,知之 足矣,「是字上從。」「巴上從巳」加點之類。 葛刪《正續千字文》,雖是近人,然字法極好。《千文》有兩, 續本不可無之。別有陳道士冒名擬本,不見好處,間 有碑刻,惜其不多。

《辨謬品六則》

《延陵季子十字碑》,在鎮江,人謂孔子書,文曰:「嗚呼!有 吳延陵君子之墓。」按古法帖上止云「於乎有吳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