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行人吏九十餘人皆械送府。既至,皆以屬吏,吏莫知 所以致罪,久之不得情,乃請其故,王曰:「凡公文皆先 押而後用印,故印在書上。今此狀乃先印後書,字在 印上,必有姦也。」於是鞫之,果重疊冒請盜印為之者, 洛人皆服其精明。

《澠水燕談錄》:韓魏公留守北都,遼使每過境,必先戒 其下曰:「韓丞相在此無得過。」有呼索遼使與京尹書, 故事,紙尾止押字,是時悉書名,遼人尊畏如此。 《石林燕語》:王荊公押石字,初橫一畫,左引腳,中為一 圈。公性急,作圈多不圓,往往窩匾而收橫畫,又多帶 過。常有密議公押「反」字者,公知之,加意作圈。一日書 「楊蟠《差遣敕》」作圈復不圓,乃以濃墨塗去㫄,別作一 圈,蓋欲矯言者。楊氏至今藏此敕。

《捫蝨新話》:熙寧間,王荊公用事,一時字皆以甫押,字 多以圈。時語云:「表德皆連甫,花書盡帶圈。」

《二老堂詩話》:「元豐己未,東坡坐作詩謗訕,追赴御史 獄。當時所供詩案,存張全真家。予嘗借觀,皆坡親筆, 凡有塗改,即押字干下,而用臺印。」

《宋史李迪傳》:「迪孫孝壽,政和初拜刑部侍郎,復改開 封尹。時有舉子為僕所凌,忿甚,具牒欲送府,久乃釋。 戲取牒效孝壽花書判云:『不勘案,決杖二十』。僕明日 持詣,告其主倣尹書判私用刑。孝壽即追至,備言本 末,孝壽翻然曰:『所判正合我意』。如數與僕杖而謝舉 子。時以此稱之。」

《談圃》蘇少保頌為人深沈有度量,又善言臺閣故事, 下至閭巷風俗、士大夫吉凶禮,無不能記。嘗曰:「先朝 人書狀簡尺,後多用押字,非自尊也,從簡省以代名 耳。今人不復識,見押字便怒。」

《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三年,詔「中書舍人、給事中,凡制 敕非軍期機速,必先書押而後報行。」

《玉海》:慶元二年,上詣壽康宮恭進「聖安壽仁太上皇 帝領尹御筆判押案牘,共七十一卷。」

《靈異小錄》:穎州張龍圖嘗見州牒押字,多團下拽一 畫,有人云:「押字如有蒸餅樣。」張應聲曰:「為官恰似麵 糊團。」有同人自言近年云:「鬚鬢恰如驄馬色。」張曰:「文 章依舊草驢鳴。」

《齊東野語》:趙時杖為平江僉幕,其訓名不雅,凡書判 決杖,吏輩皆用紙貼之,此亦可笑。其押字作一大口 字,而申其下一畫。陳子爽愷作守,初到見之,書其側 云:「僉判押字大空空,請改之,庶幾務實,仍請別押一 樣來。」聞者無不大笑,正可與李晉仁喏樣為對也。 《眉公筆記》:鍾離翁詩:宋溧陽斗子,坐盜米估籍,得草 書,題云:「庚申歲書。」其名權,花押如一劍狀。

《元史陳思濟傳》:世祖時,思濟掌敷奏,會阿合馬入省, 恥其位在廉希憲左,每欲肆意而行。思濟以文牘進, 阿合馬輒於希憲位署押,思濟遽掩以手曰:「此非君 相署位也。」

《雲煙過眼錄》:「趙孟頫所收吳越王判狀二,並贊寧狀, 忠懿王草書,判字一,花押。」

王子慶所藏哲宗御書:「便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 衣」,中有御押。

《妮古錄》:「元李氏有古紙,長二丈許,光澤細膩,相傳四 世,請趙文敏書。文敏不敢落筆,但題其尾。至文徵仲, 止押字一行耳,不知何時乃得書之。」

押字部雜錄

《聞見後錄》:蜀于韋皋刻石文字後,書皋名者必鐫其 中,僅可辨。故宋子京書皋事云:蜀人思之,見其遺像 必拜。凡刻石著皋名者,皆鑱去其文尊諱之。近有自 西南裔得皋授故君長牒,于皋位下書若皋字,復塗 以墨,如刻石者。蓋皋花字也。當時書石,亦用前名後 押之制,非蜀人鑱其文尊諱之。如本朝韓魏公書花 字,寫成「琦」字,復塗以墨,尚可辨,亦此體也。

《揮麈後錄》:明清嘗得英宗批可進狀一紙于梁才甫 家,治平元年,宰執書臣而不姓,且花押而不書名。以 歲月考之,則韓魏公、曾魯公、歐陽文忠公、趙康靖作 相,參時也,但不曉不名之義。後閱沈存中《筆談》云:「本 朝要事,對稟常事擬進入,畫可,然後施行,謂之『熟狀』。」 事速不及待報,則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謂之「進草熟」 狀,白紙書宰相押字,始悟其理,不知今又如何耳。 《圖畫見聞誌》:「世之相,押字之術,謂之心印。」本自心源, 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爰及萬法,緣慮施為, 隨心所合,皆得名印。矧乎書畫,發之於情思,契之於 綃楮,則非印而何?押字且存諸貴賤禍福,書畫豈逃 乎氣韻。

《文公政訓》:當官文書簿曆,須逐日結押,不可拖下。 《雲谷雜記》:方勺《泊宅編》云:「東坡就逮,下御史獄,張安 道上書,力陳其可貸之狀。劉莘老、蘇子容同輔政,子 容曰:『昨得張安道書,不稱名,但著押字』。莘老曰:『某亦 得書,尚未啟封』。令取視之,亦押字也。其事人罕知,故 記之。」予按,《東觀餘論》云:「唐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 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為花押,韋陟五朵雲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