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8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宗令魏少師、虞永興、褚河南等定其真偽右軍之跡,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裝為八十卷。小王張芝等亦合少多,勒為卷帙,以「貞觀」 字為印,印縫及卷之首尾。其草跡又令河南真書小字帖紙影之。其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則滿騫、徐僧權、沈熾文、朱异,隋則江總、姚察等署記。太宗又令魏、褚等卷下更署名記。開元五年,敕陸元悌、魏哲、劉懷信等檢校換褾,分一卷為兩卷,總見在有八十卷,餘並墜失。元悌等又割去前代名賢押署,以己名氏代焉,上自書「開元」 二字為印記之。王右軍書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張芝、張昶書一卷。徐會稽云:「太宗大購圖書,內庫有鍾繇、張芝」 、張昶、王羲之父子書四百卷,及漢、魏、晉、宋、齊、梁雜跡三百卷,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裝成部帙以「貞觀」 字印縫,命起居郎褚遂良排署。元卿見建中已後翰林中雜跡,用翰林印印縫,茹蘭芳等署名。又云:「貞元十一年正月,於都官郎中竇𣳻興化宅,見王廙書、鍾會書各一卷,武都公李造押名。」 又兩卷,並古錦褾玉軸,每卷十餘人書,內一卷開皇十八年押署,有內史薛道衡署名。前後所見貞觀十三年及開元五年書法,跋尾題署人名,或人數不同,今具如前。

「建中二年正月二十一日,知書樓直官臣劉逸江、賀遂奇等,檢校副使掖庭令臣茹蘭芳、副使內寺伯臣宋遊瓌是」 《雜跡》卷上錄「元和三年四月五日。」

「晉右將軍、會稽內史贈金紫光祿大夫瑯邪王羲之, 字逸少。」書,一卷,四帖。

貞觀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臣蔡撝裝。

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申國公、《臣士廉》。

特進、鄭國公、《臣徵》。

《逆人侯君集》。犯法後揩印

中書令、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

右屯衛將軍、上柱國、通川縣開國男、臣姜行本, 起居郎臣褚遂良。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上柱國、梁國 公、臣《元齡》

右,前件卷是《官庫目錄》第三十,共四帖,都一百六十一字,玳瑁軸,古錦褾,有「『貞觀』印」 字及李氏印。謹具跋尾如前。元和三年四月六日盧元卿記。

《徐浩古蹟記》

自伏羲畫八卦,史籀造籀文,李斯作篆書,程邈起隸 法,王次仲為八分體,漢章帝始為章草名,厥後流傳, 工能間出:史籀《石鼓文》,崔子玉篆《呂望張衡碑》、李斯 《嶧山》《會稽山碑》、蔡邕《鴻都三體石經》《八分》,《西岳》《光和》 《殷華》《馮敦》等數碑,並伯喈章草,並為曠絕。及張芝章 草,鍾繇正楷,時莫其先;衛瓘索靖《章草》,王羲之真行 「章草,桓元草謝安、王獻之、羊欣、王僧虔、孔琳之、薄紹 之真行草,永禪師、蕭子雲真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 良、果師述師真行草,陸柬之臨書。臣先祖故益州九 隴縣尉贈吏部侍郎師道、臣先考故洺州刺史贈左 常侍嶠之真行草,皆名冠古今,無與為比。」齊梁以後, 傳祕此書。跋尾「徐僧權、唐懷充、姚懷」珍、滿騫、朱异等 署名。太宗皇帝肇開帝業,大購圖書,寶於內庫。鍾繇、 張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書四百卷,及《漢》《魏》《晉》《宋》《齊》 《梁雜跡》三百卷,貞觀十三年十二月裝成部帙,以「貞 觀」字印印縫,命起居郎臣褚遂良排署如後。

司空、許州都督、趙國公臣《無忌》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梁國公、臣《元 齡》

特進、尚書左僕射、申國公、《臣士廉》。

特進、鄭國公、《臣徵》。

《逆人》《侯君集》初同署。犯法後揩印

中書令、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

左衛大將軍、武陽縣開國公、《臣李大亮》。

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河間王臣孝恭

光祿大夫、民部尚書、莒國公、臣《唐儉》

兼太常卿、扶陽縣開國男、《臣韋挺》。

從十三年書更不出,外人莫見,直至大足中,則天太 后賞納言狄仁傑能書。仁傑云:「臣自幼以來,不見好 本,只率愚性,何由得能?」則天乃內出《二王真跡》二十 卷,遣五品中使示諸宰相。看訖表謝,登時將入。至中 宗時,中書令宗楚客奏事承恩,乃乞大小二王真跡, 敕賜二十卷,大小各十軸。楚客遂裝作十二扇屏風, 以褚遂良《閒居賦》《枯樹賦》為腳,因大人貴要,張以示 之。時薛稷、崔湜、盧藏用廢食歎美,不復宴樂。安樂公 主婚,武延秀在坐,歸以告。公主曰:「主言承恩,未為富 貴。」適過宗令別得賜書,一席觀之,輟餐忘食。及明謁 見,頗有怨言。帝令開緘,傾庫悉與之。延秀復會賓客, 舉櫃令看,分散朝廷,無復寶惜。太平公主取五帙五 十卷,別造番書四字印縫,宰相各三十卷,將軍駙馬 各十卷。自此內庫真蹟,散落諸家。太平公主愛《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