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8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按《金石錄》,「元和十五年段文昌撰,王元同正書。」

張中丞許使君南特進廟碑

按《金石錄》,「元和十五年韋臧撰,趙晏正書。」

檢校太子少保田公碑

按《金石錄》:「元和十五年李宗閔撰碑」,為篆字,題為「嵩 山布衣書」,而名姓磨滅不可識,其筆蹟頗佳。

洪州東湖亭記

按:《金石略》,「元和十五年,崔璹書。」

張天師靈廟碑

按:《輿地碑目》:「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

江陵府一聖金剛神碑

按:「《金石略》,元和中瞿參書。」

高崇文鹿頭山碑

按《舊唐書高崇文傳》,「崇文為東川節度使。成都北有 鹿頭山,扼兩川之要,劉闢築城以守,又連八柵以拒 王師。崇文遣高霞寓、酈定進倍道追之,闢自投岷江, 擒於湧湍之中。西蜀平,詔刻石紀功於鹿頭山下。」

于敻神道碑

按《集古錄》,「元和中盧景亮撰。」

王處士引瀑泉記

按《金石錄》,「元和中武少儀撰。正書,無姓名。」

杜亭碑

按:《輿地碑目》在鍾離縣,元和中杜牧作。

湖州紀功記

按:《輿地碑目》,在甲仗庫。「元和中,紀刺史辛泌平李琦 也。」

靈皎城山寺碑

按:《輿地碑目》「在長興縣慈氏院,元和中撰。」

明禪師塔銘

按《輿地碑目》:「靈皎撰在長興縣空隱院。」

元和碑

按:《輿地碑目》在永豐之寶積院。蔣穎叔詩云:「舊碑聊 一讀,唯有記元和。」

丘公夫人虞氏石表碑

按《金石錄》,「梁肅撰,黎燧正書。」

石鐙臺讚并序

按:《蜀中方物記富順監碑目》,有「唐元和進士元銳撰, 莊伯良書,富義令孟公才刻。」

李白青山詩碑

按《唐書李白傳》:白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 葬東麓。元和末,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祭其冢,禁樵采, 訪後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 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改葬,立二碑焉。

李晟為國修寺碑

按《金石略》,「僧潛瑾書,在鳳翔府。」

靈巖院石刻

按:《輿地碑目》:在平泉縣西南二十五里,院中石刻字 乃「元和長慶間。」

奉先縣令李渭遺愛頌

按《墨池編》,「王禹八分書。」

唐禹穴碑

按《會稽志》,「鄭昉撰,元稹銘,韓梓材行書,陸洿篆額。」

禮部侍郎鄭府君神道碑

按:《輿地碑目》,「裴度撰,在溧水縣。」

江州南湖隄銘

按:《輿地碑目》,「李翱撰。」

三茅下泊宮記

按《墨池編》,盧士年書。

新修虞舜廟碣文

按:《輿地碑目》:「嶺南東道節度推官謝楚撰,長慶元年 立。」

宗城令衛知全德政碑

按《金石略》,「長慶二年,在北京。」

資福院記

按:《輿地碑目》:「長慶二年立,李德裕撰。」

冷泉亭記

按:《輿地碑目》:「長慶二年,白居易文。」

瞿相亭記

按:《輿地碑目》:「長慶二年刺史溫造,刻在辰州。」

盧舍那佛二菩薩記

按:《輿地碑目》在石照縣三北巖,「長慶二年刺史劉溫 作。」

太保李良臣碑

按《金石表》,「長慶二年,李宗閔撰,楊正楷書。」

張誠碑

按《金石錄》:「長慶二年,姪孫磻篆。」

張九齡碑

按《集古錄》,「長慶三年。」

胡良公碑

按《集古錄》,「長慶三年韓愈撰。」良公者名珦,韓之門人, 張籍妻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