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其彼此顧盼,不失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 亦然。
《應接》
字之點畫,欲其互相應接。兩點者如《小》自相應 接三點者。如《系》則左朝右,中朝上、右朝左,四點如然。 無二字則兩旁二點相應,中間相接。又作亦相應 接。至於《丿》。《水木州》無之類亦然。
已上皆言其大略,又在「學者能以意消詳,觸類而長之可也。」
《張彥遠法書要錄》
《梁武帝觀鍾繇書法十二意》
「平」 謂橫也, 「直」 謂縱也, 「均」 謂閒也, 「密」 謂際也, 「鋒」 謂端也, 「力」 謂體也, 「輕」 謂屈也, 「決」 謂牽掣也, 「補」 謂不足也, 「損」 謂有餘也, 「巧」 謂布置也, 「稱」 謂大小也。 字外之奇,文所不書。世之學者宗二王、元常逸跡,曾 不睥睨。羲之有過人之論,後生遂爾雷同。元常謂之 古肥,子敬謂之今瘦,今古既殊,肥瘦頗反,如自省覽, 有異眾說,張芝、鍾「繇,巧趣精細,殆同機神,肥瘦古今, 豈易致意?真蹟雖少,可得而推。」逸少至學鍾書,勢巧 形密,及其獨運,意疏字緩,譬猶楚音習夏,不能無楚, 過言不悒,未為篤論。又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 不迨元常。學子敬者如畫虎也,學元常者如畫龍也。 余雖不習,偶見其理,不習而言必慕之,歟聊自記,以 補其闕。非欲明解,強以示物也。儻有均思,思盈半矣。
《竇蒙注述書賦語例字格》
吾弟尚輦君,字靈長,翰墨廁張王,文章凌班、馬,詞藻 雄贍,草隸精深。平生著碑誌詩篇賦頌章表,凡十餘 萬言。較其巨麗者,有天寶所獻《大同賦》《三殿蹴踘賦》, 以諷興諫諍為宗,匡君救時為本。帝乃咨爾,可編筴 書中,使王人榮耀戚里,龍章鳳篆,寵錫儒門。及乎晚 年,又撰《述書賦》,總七千六百四十言,精窮旨要,詳辨 「祕義,無深不討,無細不聞,徵五典《三墳》,考九丘八索, 《詩》《騷》《禮》《易》《文選》、詞林,猶不盡所知,故別結語立言,曲 申幽奧,一字一句,數義傍通。尚輦君學究天人,才通 詁訓,注解分析,皆憑史傳。注有未盡,在此例中,意有 未窮,出此格上。凡古今名哲,正文呼字,尊貴長老,各 言其親,或取便引官,或因言稱爵,句」則兩字、三字、五 言、四言,而於「其以」之間,或六或八,改時革命之際,舉 一相從,慮學者致疑,仍施朱點發此語之理例別有 《字格》存焉。凡一百二十言,并注二百四十句。且褒且 貶,還同諡法。披文感切,撫己崩摧。手蹟宛然,如向來 之放筆;天才卓爾,成千載之分襟。考義銘心,言笑在 目。一枝先折,痛貫肝「腸;兩眼既枯,哀纏骨髓。」
忘情 鵬鴞向,風自成騫翥。
天然 《鴛鴻出水》,更好容儀。
《質朴》 「天仙」,玉女粉黛何施。
《礱斲》 「錯綵鵰文,方申巧妙。」
「體裁。」 一舉一錯。盡有憑據。
意態 迴翔動靜,厥趣相隨。
不倫。 前濃後薄。半敗半成。
「枯槁」 「欲北還南」,氣脈斷絕。
《專成》 「直師一家」,今古不雜。
《有意》 志,立乃就,非工不精。
正 衣冠踏拖。若行若止曰「正。」
行 劍履趨鏘,如步如驟曰「行。」
草 電掣雷奔,龍蛇出沒曰「草。」
章 草中隸,古蹴踏。打曰「章。」 神 非意所到,可以識知曰「神。」
聖 理絕名言,潛心意得,曰「聖。」
文 經天緯地、可大可久曰「文。」
《武》: 迴戈挽戟,拉虎挐豹,曰「武。」
能 千種風流曰「能。」
妙 百般滋味曰「妙。」
精 功業雙極曰「精。」
《古》 除去常情曰「古。」
逸 縱任無方曰「逸。」
高 超然出眾曰「高。」
偉 精采照射曰「偉。」
老 無心自達曰「老。」
「喇」 超能越妙曰「喇。」
嫩 力不副心曰「嫩。」
薄 闕於圓備曰「薄。」
強 筋力露見曰「強。」
穩: 結構平正曰「穩。」
快 興趣不停曰「快。」
「沈 深而意遠」曰「沈。」
緊 團合密緻曰「緊。」
慢 舉止閑詳曰「慢。」
浮 若無所歸曰「浮。」
密 間不容髮曰「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