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1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按:《金石文字記》:「僧彥修草書,乾化時書。」今碑在西安 府儒學。

按《書史會要》:「釋彥修,梁乾化中人,能草書。」

按:《石墨鐫華》僧彥修《草字詩》,李丕緒刻之於石,曰:「筆 力遒勁,得張旭法。」

按《王氏法書苑》:「僧彥修與亞栖、𧦬光齊名,書法如淮 陰惡少年,風狂跳浪,俱非本色。」

後唐

豆盧革

按《五代史》本傳:「豆盧革父瓚,唐舒州刺史,避地中山。 莊宗建國,以革名家子,召為行臺左丞相,即帝位,拜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宣和書譜》:豆盧革作正書,雖有隱者態度,然要之 不出五季人物風氣,其點畫同為一律,非若楊凝式 之書。在季世翰墨中如景星鳳凰之傑出,宜革輩皆 不以書得名也。今御府所藏一十正書:《開講帖》,《友公 大德帖》,「《鄭長官帖》,《王郎君帖》,行書《大德帖》」,《吾師帖》,《寒 食帖》,《買花帖》,「《頂辭帖》,《田園帖》。」

李從曮

按《五代史李茂貞傳》:「茂貞子從曮,為人柔而善書畫, 拜鳳翔節度使,歷鎮宣武、太平。」

盧汝弼

按《宣和書譜》:「盧汝弼,字子詰。祖綸,唐貞元中有詩名。 父簡求,為河東節度使。汝弼少力學,不喜為世冑,篤 意科舉,登進士第,文采秀麗,一時士大夫稱之。復留 意書翰,作正書,取法有歸。當五季士風凋弊,以字畫 名家者尤少,汝弼能力振所學,誠不易得。官至祠部 郎中,知制誥,贈兵部尚書。」今御府所藏正書一:贈𧦬 光詩:

烏震

按《五代史》本傳:「烏震,冀州信都人。唐莊宗以功拜刺 史,歷深、趙二州。少好學,通《左氏春秋》,喜作詩,善書,明 宗擢拜河北道副招討使,領寧國軍節度使。」

李元輔

按:《山谷集跋繆篆後》云:「同光二年李元輔書。」元輔不 甚知名,蓋翰林書藝之流。

李鶚

按《歐陽文忠公集》,五代時以揮翰馳名於當世者,王 文秉之小篆,李鶚、郭忠恕之楷法,楊凝式之行草。 按《金石錄》,李鶚五代時仕為國子丞,《九經》印板,多其 所書,筆法蓋出歐陽率更,然窘於法度,而韻不能高, 非名書也。 又後唐《汾陽王真堂記》:「清泰三年,李悅 撰,李鶚書。」

李夫人

按《書史會要》:「李夫人,西蜀名家,後唐郭崇韜伐蜀得 之。夫人以崇韜武弁,常鬱悒不樂,善屬文,尤工書畫。」

後晉

成知訓

按:《金石文字記:建雄節度使相里金碑》,李象撰,成知 訓正書,天福五年十月。

閻光遠

按《金石表》:「《駙馬都尉史匡翰碑》,陶穀撰,閻光遠行書, 天福八年立,在太原。」

蘇曉

按《金石表》:「《開化寺瑤嚴閣記》,蘇禹珪撰,蘇曉行書,開 運二年立,在太原縣。」

後漢

楊邠

按《宣和書譜》:「楊邠,魏州冠氏人也。少為州掌籍吏,事 漢高祖,官至樞密使。隱帝即位,加中書侍郎平章事。 邠長於吏事,末年留意縉紳,延客門下,知經史有用, 乃課吏傳寫。至其作正書,雖不能造鍾、王之藩翰,然 氣格超邁,粗有可觀。」今御府所藏正書一、「清潭」等帖。

王仁裕

按《五代史》本傳:「王仁裕,字德輦,天水人。事蜀為翰林 學士。唐莊宗平蜀,仁裕事唐,漢高祖時為兵部尚書、 太子少保。喜為詩,少嘗夢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滌之, 顧見江中沙石,皆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進。」 按《宣和書譜》:仁裕翰墨,雖無聞於時,觀其《送張禹偁 詩》,正書清勁,自成一家。今御府所藏正書一:《送張禹 偁詩》。

後周

馮吉

按《宋史》本傳:「馮吉,字惟一,河南洛陽人。周顯德中,太 常寺少卿,嗜屬文,工草隸。」

郭嵠

按《容齋續筆》:予家有舊監本《周禮》,其末云:「大周廣順 三年癸丑五月,雕造《九經》書畢,前鄉貢《三禮》郭嵠書。」

朱延熙

按《容齋續筆》:予家有舊監本《經典釋文》,末云:「顯德六 年己未三月,太廟室長朱延熙書。」此書字畫端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