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遇精等五母下第四為切。韻逢諸母第三,仍切第 四,法類憑切,而又名為《振究》者,振,舉也;究,推尋也。蓋 以三四等中之字同出一韻,為舉其綱,而能推尋精 等第四之位,故曰「振究。」如:〈疾之〉切「慈。」〈詳里〉切似。〈息據〉切絮。〈即玉〉 切「足」字之類是也。
《正韻憑切門》
「照」等第一為切。〈照等第一即四等中第二是也〉《韻逢》諸母,三四並切, 照一為正齒音中憑切也。如〈楚居〉切初。〈側呂〉切阻。〈床據〉切「助。」 〈所六〉切縮之類是也。
《精照互用門》
精等第一為切,韻逢諸母第二,只切照一字。 照等 第一為切,韻逢諸母,上等第一,便切精一字。蓋出「精」 「照」兩等之字,聲韻各出而音不同,則取切之法,不得 憑切而憑韻也。故曰「精照互用。」如:〈士垢〉切《鯫》。〈則滅〉切「斬」字 之類是也。
《寄韻憑切門》
「照」等第二為「切。」〈照等第二即等中第三也〉「《韻逢》一四仍切照」,二言 雖寄於別韻,只憑為切之等,故曰「寄韻憑切。」如:〈昌來〉切。 〈昌給〉切「茝」字之類是也。
《喻下憑切門》
謂單喻母下三、四之等,同出一韻,蓋不問韻之所至, 只憑為「切」之等,故曰「喻下憑切。」如:〈余招〉切「遙。」〈于聿〉切「䫻」字 之類是也。
《日寄憑切門》
此謂單日母下,只第三等「有」字,餘等俱無,但遇日母 下為切。雖韻行一、二、四,並切第三,如〈汝來〉切《荋》。〈如延〉切「然」 字之類是也。
《通廣門》
「止」臻二攝為通門。山蟹梗效四攝為廣門。凡此六攝 遇唇牙喉下為切韻。逢來日知照第三並切第四。蓋 以《通廣門》中字多。而第三等字之音聲通及第四。故 曰「通廣。」如〈符真〉切「頻。」〈芳連〉切篇之類是也。舊有詩云: 「脂韻真諄是名通, 仙祭清宵號《廣門》。」
《韻三》「來日連知照, 《通廣》門中四上存。」
《侷狹門》
《通》《宕》「遇」「曾」四攝為侷門,《流》《咸》「深」「假」四攝為狹門。凡此 八攝,若遇唇牙喉下,為切韻「逢」「精」等影喻第四,並切 第三。蓋以此門中第四等字少,故名之曰「侷狹。」如〈去羊〉 切羌。〈許由〉「切休」之類是也。舊有詩云:
鍾陽魚拯名為侷, 尤鹽侵麻狹中依。
《韻》逢「精」等喻,下四 侷狹,三上莫生疑。
《內外門》
內者,謂牙舌唇喉四音,更無第二等字,唯齒音方具 足,故名內八轉。外者,謂五音四等字皆具足,故名外 八轉。凡遇牙舌唇喉來日下為《切韻逢照》一,內轉切 三、外轉切二,故曰「內外如。」〈古雙〉切《江》。〈矣〉切。熊之類是也。
《辨開合不倫》
諸韻切法,皆有定式,唯「開」「合」一門,似無憑據。然愬流 窮源,則知其音聲本同一韻,但呼有開口、合口之異, 而分為兩圖耳。若遇此等切腳,直須於「開」「合」兩處韻 中校訂,始見分明。如:〈永兵〉切《榮》。〈雨方〉切王。〈蒲千〉切「槃。」〈下沒〉切《紇》。 〈俱萬〉切「建」之類是也。
《明雙聲》
謂如:〈回會〉二字為切,同歸一母,只是「會」字,更無切也,故 曰「雙聲。」如〈章灼〉切「灼。」〈良略〉切略之類是也。
《明疊韻》
謂如:〈商量〉二字為切,同出一韻,只是「商」字,亦更無切,故 曰「疊韻。」如〈灼略〉切「灼。」〈章良〉《切章》之類是也。舊有詩云: 「雙聲同韻是雙聲, 疊切還從切上停。」
《舉例》「丁當」「當」上住, 卻將子以「子」相應。
《辨呼吸》
凡字之音聲出者為呼,不出者為吸,略如「東」、「通」、「刀」、「叨」 四字,其「東」字與「刀」字屬「吸」,「通」字與「叨」字屬呼也。
《明四聲》〈此下歌訣文仍其舊〉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內八轉》
通止遇果, 宕曾流深。
《外八轉》
江「蟹臻山, 效假梗咸。」
《內轉歌訣》
通攝東冬韻繼鍾, 止攝脂微次第窮。
《遇》《攝》《模》《魚》《虞》三位 果,《攝》《歌》《戈》二韻從。
宕攝唐陽君記取, 曾攝登蒸兩韻宗。
流攝侯尤無他用, 深攝孤侵在後宮。
《外攝歌訣》
《江攝》孤江只是江, 《蟹攝》齊皆灰咍強。
《臻攝真魂》六韻「正」, 《山攝仙元》五韻「昌。」
效攝宵肴豪三位, 假攝孤麻鎮一方。
梗攝庚清青色字, 「咸攝覃鹽」凡四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