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齊似鑿。」故伯英之筆,窮神盡意,子雲稱之漢末。一 筆之匣,雕以黃金,飾以和玉,綴以隋珠,文以弱翠。非 文犀之楨,必象之管。豐狐之柱,秋兔之翰,則古人重 筆之意慇矣。
余取杭人舊製筍尖筆樣最佳,後因湖州紮縛筆頭 為細腰葫蘆樣製,杭亦效之,最為可恨。初寫似細,宜 作小書,用後腰散,便成水筆,即為棄物。杭筆不如湖 筆得法,湖筆又以張天錫為最,惜乎近無傳其妙者。 然畫筆向以杭之張文貴首稱,而張亦不妄傳人。今 則分而為三,美惡無准,世業不修,似亦可惜。揚州之 中管鼠心畫筆,用以落墨,白描佳絕,水筆亦妙。古之 王者以金管、銀管、斑管為筆紀功,其重筆如此。向有 牙管、玳瑁管、玻璃管、鏤金管、綠沈漆管,及棕竹花梨 紫檀等管,此何意也?以其為可貴耳。如持用何?惟取 竹之薄標者為管,筆之妙用盡矣,又何尚焉?
《徐炬明事物原始》
《筆》
《說文》云:「楚稱筆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 之筆。」張華《博物志》云:「秦蒙恬造筆。」《千字文》亦云:「恬筆 倫紙。」《古今注》曰:「牛亨問于顏師古曰:『古有書契,即當 有筆,皆稱蒙恬造筆,而恬乃秦人耳,其故何也』?」師古 曰:「蒙恬但能為秦筆耳。古筆以枯木為管,以鹿毛為 柱,羊毛為被,非兔毛竹管也。由此觀之,蒙恬所造者」, 今之羊毛筆耳。蒙恬載毛穎以歸始皇,封諸管城,累 拜中書。後人呼筆為管城子,為中書君,即此。因筆頭 之尖,又呼為尖頭奴。按《毛穎傳》:或謂古無筆,以鉛畫 木記字,故曰鉛槧。至楚以芒梗為之,蒙恬以竹為管, 以毛為毫。王右軍曰:「紙者,陣也。筆者,刀楯也。墨者,兵 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
筆部藝文一
《筆銘》周武王
《毫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可活。
《筆銘》後漢·李尤
筆之強志,庶事分別,七術雖眾,猶可解說。「投足擇言, 駟不及舌。」筆之過誤,愆尤不滅。
《筆賦》蔡邕
「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慓悍,體遄 迅以騁步。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形調摶以 直端,染元墨以定色。畫乾坤之陰陽,讚宓皇之洪勳。 敘五帝之休德,揚蕩蕩之明文。紀三王之功伐兮,表 八百之肆覲。傳《六經》而綴百氏兮,建皇極而序彝倫。 綜人事於晻昧兮,贊幽冥于明神。象類多喻,靡施不」 協,「上剛下柔」,《乾坤》位也。「新故代謝」,四時序也。「圓和正 直」,規矩極也。「元首黃管」,天地色也。
《棄故筆賦》〈有序〉晉·成公綏
「治世之功,莫尚於筆。能舉萬物之形,序自然之情」 ,即聖人之志,非筆不能宣,實天地之偉器也。
「有倉頡之奇生,列四目而兼明,慕羲氏之畫卦,載萬 物於五行,乃發慮於書契」,採秋毫之穎芒,加膠漆之 綢繆,結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屬象齒於纖鋒, 染青松之微煙,著不泯之永蹤,則象神仙,人皇九頭, 式範群生,異體怪軀,注玉度於《七經》,訓河洛之讖緯, 書日月之所躔,別列宿之舍次,乃皆是筆之勛,人日 用而不寤。仡盡力於萬機,卒見棄於行路。
《筆銘》傅元
韡韡彤管。冉冉輕翰。正色元墨。銘心寫言。
《筆賦》前人
簡修毫之奇兔,選珍皮之上翰。濯之以清水,芬之以 幽蘭。嘉竹翠色,彤管含丹。於是班匠竭巧,名工逞術。 纏以素枲,納以元漆,豐約得中,不文不質。爾乃染芳 松之淳煙,寫文象於紈素。動應手而從心,煥光流而 星布。
《筆贊》郭璞
上古結繩,《易》以書契,經緯天地,錯綜群藝,日用不知, 功蓋萬世。
《謝東宮賜白牙鏤管筆啟》元·帝
春坊漆管,曲降深恩;北宮象牙,猥蒙霑逮。雕鐫精巧, 似遼東之仙物;圖寫奇麗,笑蜀郡之儒生。故知稽賦 非工,王銘未善。昔伯喈致贈,纔屬友人;葛龔所酬,止 聞通識。豈若遠降鴻慈,曲覃庸陋?方覺瑠璃無當,隋 珠過侈。但有羨卜商,無因則削;徒懷曹植,恆願執鞭。
《毛穎傳》唐·韓愈
毛穎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視,佐禹理東方土,養萬物 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為十二神。嘗曰:「吾子孫神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