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4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有云:「槁曾稽之竹,囊,括蒼之簡」止謂此也。又其後括 蒼為軒樣,紙小而多,其層數至十餘疊者,凡所言要 切則用之,貴其卷還,以泯其跡。然既入貴人達官家, 則竟留不遣,或別以他槧答之。往者御批至政府從 官皆用蠲紙,自理宗朝亦用黃封簡版,或以象牙為 之,而近臣密奏亦或用之,謂之御槧,亦古所無也。 《齊東野語》:坡翁嘗醉中為河陽鄭倅書,明日視之,紙 乃絹也,遂自題於後云:「古者本謂絹紙,近世失之云。」 蓋古人多以絹為紙,烏絲欄乃織成為卷而書之。所 謂繭紙者,亦以繭為紙也。按《蔡倫傳》云:「用縑帛者,謂 之紙縑貴簡重,不便於人,乃用木膚麻皮等。」《隋修文 殿御覽》載:晉人藏書數,有白絹草書、白絹行書、白鍛 絹楷書之目。又魏太和間,博士張楫上《古今字帖》,其 巾部辨紙字云:「今世其字從巾。蓋古之素帛,依舊長 短,隨事截絹,枚數重疊,即名蟠紙,故字從糸,此形聲 也。蔡倫以布擣剉作紙,故字從巾。」是其聲雖同,而糸、 巾則殊也。盧仝《茶歌》有「白絹斜封三道印」之句,豈以 絹書之耶?

《野客叢談》:敕舊用白紙,唐高宗上元間以施行之制, 既為永式,白紙多蠹,遂改用黃。除拜將相制書用黃 麻紙。其或學士制不自中書出,故獨用白麻紙,所以 有黃麻、白麻之異也。詔,晉時多用青紙,見楚王倫、太 子遹等傳。故劉禹錫詩曰:「優詔發青紙,表亦用黃紙。」 觀《前燕錄》載岷山公黃紙上表,《北史》:邢卲為人作表, 自買黃紙寫送之。因知古者上下所書之紙,不拘如 此。李肇《翰林志》曰:「凡賜予、徵召、宣索、處分曰詔,用白 藤紙。撫軍旅曰書,用黃麻紙。道觀薦告詞文用青藤 紙,謂之青詞。凡諸陵薦告上表,用白麻紙。」《石林燕語》 曰:「唐中書制詔有四畫:旨而施行者曰發敕,用黃麻 紙;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黃藤紙;赦」書用絹黃紙,或 曰:取其不蠹也。《東齋雜記》:治平間,以館中書多蠹,更 以黃紙寫。又知易白以黃者,往往以避蠹之故,非專 為君命而然。

《劉馮事》始古者削竹木以書姓名,故謂之「刺。」後以紙 書,謂之「名紙。」

《御史》故事,按彈奏白紙為重,黃紙為輕,今一例白紙 無差降矣。

《牧豎閒談》:「蜀中松花紙、金紗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 粉龍鳳紙,近年皆廢,惟十餘年綾紋紙尚存。」

山家清供,一日,許判司執中遠以葵牋分惠,綠色而 澤,入墨覺有精采。詢其法,乃得之。北司劉廉靖蹲采 帶露葵葉研汁,用布擦竹紙上,候少乾,用溫火熨之。 許嘗有詩云:「不取傾陽色,那知懸主心。」此法不獨便 於山家,且知二公俱有葵藿向陽之意,又豈不愈於 《題芭蕉》、書柿葉。

《研北雜志》:「竹簡之法,絕而不傳。米元章得古簡,始更 制法。」

《丹鉛總錄》:謝康樂《山居賦》:「剝芨巖椒。」自注言:芨皮可 以為紙。顧文薦《負暄雜錄》云:「扶桑國出芨皮紙。」 蜀牋,自唐已名天下。予修《蜀藝文》,有《蜀牋譜》一篇。近 觀《龍川集》,陳同甫與朱元晦書云:「川筆十枝,川墨一 挺,蜀人以為絕品。」則蜀人之筆墨,在宋以為絕品,不 知何時降為眉州大邑之濫惡耳。

唐世有蠲紙,一名《衍波牋》,蓋紙文如水文也。

韓浦詩云:「十樣鸞牋出益州。」《成都古今紀載》其目,曰 深紅,曰粉紅,曰杏紅,曰明黃,曰深青,曰淺青,曰深綠, 曰淺綠,曰銅綠,曰淺雲,凡十樣。又有松花、金沙、流沙、 彩霞、金粉、桃花、冷金之別,即其異名。又《蜀志》載王衍 以霞光牋五百幅賜金堂令張蠙,霞光即深紅牋也。 又有百韻牋,以其幅長可寫百韻詩為名。其次學士 牋,則短於百韻焉。

《唐六典》有「裝潢匠」,注:「音光,上聲」,謂裝成而以蠟潢紙 也。今製牋法猶有「潢裝」之說,人多不解,作平音讀,又 改為「裝池」,自謂奇語,其謬甚矣。

《歷代名畫記》:「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 摹寫。」

《方輿勝覽》:「歙績溪界有地名龍鬚」,出佳紙,有「麥光白 滑、冰翼凝霜」之目。

《群碎錄》:「鉛槧槧版長三尺。」謂以鉛刻於槧而書之,木 可修削,故簡版稱教削。

《閩部疏》:粉竹舂絲為佳紙料者,美於江東。白苧 《清暑筆談》:「捶粉牋雜色者,僅華美。然粉疏則澀,筆滑 則不能燥。墨藏久則粉渝,而墨脫,不便收摺,摺久恆 裂,近稍用緊白純淨者。」夫物古質而今媚,近來俗好 多媚,惟所用縑素,稍還古質。故余詩云:「餘情寄縑素, 反樸還其淳。」

《賢奕》:古人寫書盡用黃紙,故謂之黃卷。顏之推曰:「讀 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雌黃與紙色類,故用之 以滅誤。今人用白紙,而好事者多用雌黃滅誤,殊不 相類。

書蕉:上古結繩而治,二帝以來始有簡策,以竹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