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4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五卷目錄

 硯部彙考二

  宋洪景伯歙硯譜

  杜綰雲林石譜形石吉州石婺源石紫金石絳州石鞏石小湘

  石紅絲石建州石南銀石玉巖大陀石青州石 龍牙石分宜石

  朱輔溪蠻叢笑

  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硯辨端溪下巖舊坑端溪中巖舊新坑端溪上

  巖新坑他處石類端溪而非端溪者歙溪龍尾舊坑新坑歙溪羅紋刷絲金銀間刷眉

  子四品新舊坑金星舊坑新坑銀星舊坑新坑洮河綠石硯墨玉硯

  曹繼善歙硯說

  辨歙石說

  元陶宗儀輟耕錄硯山圖說

  雲煙過眼錄

字學典第一百五十五卷

硯部彙考二

《宋洪景伯歙硯譜》

《採發第一》

「婺源硯,在唐開元中,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里,見疊 石如城疊狀,瑩潔可愛,因㩦以歸,刊粗成硯,溫潤大 過端溪。後數世,葉氏諸孫持以與令,令愛之,訪得匠 手,斲為硯,由是山下始傳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 守又獻石,并蒸硯工李少微,國主嘉之,擢為硯官,令 石工周全師之」,爾後匠者增益頗多。今全最高年,能 道昔時事,并召少微孫明。今家濟源《訪偽誥》不獲,傳多如 此。今山下葉氏,繁息幾數百戶,乃獵者之孫。

《石坑第二》

羅紋山,亦曰芙蓉溪。硯坑十餘處,蔓延百餘里,皆山 前後沿溪所生,溪水中殊無石,好事者相傳多云水 中石。又見蘇易簡《硯譜》云:「歙州龍尾山石,亦端溪之 亞。訪於彼俗,雖有龍尾山,而山實無石。蓋好事者取 其美名,以咤於世。」今次其石品與他坑之名,如後: 眉子坑在羅紋山,開元中發屬程于地,從溪下至取 石處九丈五尺,其闊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坑皆無 土相雜。

羅紋裡山坑:在羅紋山後,李氏時發,今廢五十餘年, 名色未詳。

羅紋坑,在眉子坑之東,李氏時發。地向屬王仁高,今 絕籍,為硯戶戴義八人共請之,歲輸山稅二十金。自 山下至取石處,計七十五丈,闊十八丈,深十五丈三 尺。石藏土中,今土深三、四丈乃至石也。見石處謂之 「寨頭」也。

水舷坑:在眉子坑外臨溪。冬水涸時方可取,春夏不 可得,發地丈餘乃至石,率多金花眉子。

水嶡坑,在羅紋山西北,地屬王十五,景祐中發,今廢 四十年。自水舷至坑,五丈五尺,闊一丈三尺,穿籠取 之,久廢不可得。蓋石工不知攻取法,石裡如浪紋。 溪頭坑又曰「主持山」,在羅紋山金星坑之北,約二三 里,廢已二十年,不取其石,金星率多虛慢焉。

葉九山坑:在溪頭坑之西約一里,不取已三十年。有 眉子石,紋粗慢,與溪頭相次也。

羅紋金星坑:在羅紋山西北。自羅紋坑相去四十五 丈,今廢不取,蓋工用多,所得少也。

驢坑在縣之西北七十里,屬詹觀。景祐中,曹平為令 時取之,後王君玉為守,又取之。近嘉祐中,刁璆為尉, 又取之。其石有青綠暈也。

濟源坑在縣之正北,凡三坑並列:曰「碧裡坑」,在山上, 色理青瑩,及半里有水步石,大雨點白暈,次十里入 裡山,石青細,金紋花暈,厥狀不常。

洞靈岩,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連,石產「岩之 左右,無定處,材璞至少而瑕脈多,或有絕病瑩淨者 可擬端溪之品,而石理燥慢。」

浙石屬衢州開化縣,俗謂之「玳瑁石。」其紋正如玳瑁, 傍視則有波紋者,可為碑材、帛碪、柱礎之類,至易得。

《攻取第三》

凡取石,先具牲醪祝版,擇日齋戒,至山下,設神位十 餘於壇墠之上,祝訖發之。若稍褻慢,必有蜂蠆蟲蟒 毒物傷人之患立出。蓋山川神物所擁護祕惜,尤不 欲廣傳人間,所得不過百十枚即竭矣。又當再祝之, 前後被囓死者十餘人,今皆預祝饗也,冀其陰助,不 得不愛重之。

《品目第四》

眉子石其紋七種:

《金星》地眉子   ,對眉子 ,短眉子。

長眉子     。《簇眉子》。

闊眉子     。金眉子。

《外山羅紋》。其紋十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