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4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油無聲,久用不退乏,非歙比也。今萬崖亦已取盡,如 得之不減端溪下岩。

《銀星舊坑新坑》

銀星新舊坑並粗燥,淡青黑色,有銀星處不堪磨墨, 工人多側取之。置其星於外,謂之「銀星」牆壁拒墨如 鋸,久用退乏,如鏡而大者盈尺。

《洮河綠石硯》

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 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臨洮大河深水之 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耆舊相傳,雖知有 洮硯,然目所未睹。今或有綠石硯名為「洮」者,多是潻 石之表,或長沙谷山石,潻石潤而光不發墨,堪作砥 礪耳。

《墨玉硯》

荊襄鄂渚之間,有團塊墨玉璞,並與端溪下岩黑卵 石同,而堅縝過之,正堪作硯。雖不如玉器出光,留其 鋒耳,但黑中有白玉相間,甚者闊寸許,玉石謂之「間 玉瑪瑙」,其白處又極堅硬拒墨。若用純黑處為硯,當 在端溪下岩之次,龍尾舊坑之上。

《曹繼善歙硯說》

《硯》

唐侍讀《硯譜》云:「二十年前,頗見人用龍尾石硯,求之 江南故老云:『昔李後主留意翰墨,用澄心堂紙、李廷 珪墨、龍尾硯,三者為天下冠,當時貴之。自李氏亡而 石不出,亦有傳至今者。景祐中,校理錢仙芝守歙,始 得李氏取石故處。其地本大溪也,常患水深,工不可 入。仙芝改其流,使由別道行,自是方能得之。其後縣』」 人病其須索,復溪流如初,石乃中絕。後邑官復改溪 流遵錢公故道,而後所得盡佳石也,遂與端石並行。 按《圖經》,龍尾山在婺源縣長城里。唐開元中,葉氏得 其地,嘗取石為硯,不見稱於世,故無聞焉。蘇易簡《硯 譜》云:「龍尾山石亞於端溪,今雖多故坑,無有石出,環 縣皆山也。而石雖出他山,實龍尾之」肢脈俱得,謂之 「龍尾。」

自州「一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谷,林莽盤屈鳥道。 又三十里自縣三十里過溪,大嶺重複九十里,並至 羅紋山下。」

自州一百九十里,自縣八十里,並至「濟口入山,又七 十里至濟源。」

龍尾山亦名「羅紋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延蔓百 餘里,取之不絕。

眉子坑,在羅紋山之西,從溪下至坑十餘丈,坑中無 土,深丈餘,闊二三尺許。

羅紋裡山:在羅紋山後。

羅紋舊坑地名「寨頭」,即錢云所訪南唐採石故坑也。 「水絃坑」,在眉子坑外,臨溪,至冬水涸,方能取之。入地 丈餘,石多金花。

《水厥坦》坑:在羅紋山西北,其理若浪。

溪頭坑:在金星坑之北五里。

葉九坑:在溪頭之西百里。亦有眉子,其理粗慢,與溪 頭坑石相上下。

金星坑在羅紋山西北,相去四十五丈。

驢坑在縣西北七十里。景祐中,曹平為令,後王君玉 為守。嘉祐中刁璆為尉,皆取之。其石青中綠暈。 濟源坑在縣之正北,三坑相連。

碧裡坑在濟山上,色理青瑩,相去半里有「水步石」、 「雨點石。」十里外有「裡山石」,青細,有金紋花暈,其狀奇 怪不常。

洞靈岩,在縣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連,石產於岩之 左右,無定所,色擬端溪,粗而燥,復多瑕璺。

淛石,出衢州開化縣界,斑若玳瑁然。

麻石三尺,中隱硯材數寸而已,猶玉之在璞也。坑往 往在溪澗中,全冬水涸,合三二十人方可與工。每打 發一坑,不三數日必雨,雨即坑壟皆湮塞,較其工力 倍。《金銀》坑中取礦者,此其所以貴也。往時必先祠以 中牢,方免諸患。

大抵攻琢貴精,治之不盡工,雖有佳石,亦常硯而已。 每得一石,以鐵鑿擊之,候其聲清圓,乃可攻治。度其 所宜,然後制樣,須令人捧。「不然內諸稻穀中,欲其不 實也。」

蘇易簡云:「硯有薄如紙者,蓋以薄為利用云。」

龍尾石多生於水中,故極溫潤。性本堅密,扣之其聲 清越,宛若玉振,與他石不同。色多蒼黑,亦有青碧者。 採人日增,石亦漸少。有得之岩崖中者,色白而燥,殊 不入用。

眉子色青或紫,短者、簇者如臥蠶,而犀紋立理;長者、 闊者如虎紋,而松紋從理。其曰「雁湖攢」,與「對眉」字,最 為精絕。

大抵石頑則光滑,而磨墨不快;石粗則黏墨,而滲漬 難滌。唯粗羅紋理不疏,細羅紋石不嫩者為佳。 粗羅紋稍細者,易為磨墨,細羅紋稍堅者,最能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