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4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六卷目錄

 硯部彙考三

  明高濂遵生八牋論硯滌藏硯法高似孫硯箋諸式續硯式硯匣

   硯山天成七星硯圖圖說玉兔朝元硯圖圖說子石硯圖圖說三角子石

  硯圖圖說天成風字硯圖圖說碧玉圭硯圖圖說古瓦鸎硯圖圖說天然

  龍尾石塊硯圖圖說八稜澄泥硯圖圖說石渠閣瓦硯圖圖說德壽殿犀紋石

  硯圖圖說天潢硯圖圖說豆斑石硯圖圖說洮河綠石硯圖圖說靈壁山

  石硯圖圖說龍尾石筒瓦硯圖圖說未央宮磚頭硯圖圖說 綠端石硯圖圖

  說興和磚硯圖圖說銀絲石硯圖圖說

  顧元慶十友圖贊默友圖圖說

  屠隆考槃餘事論硯養硯滌硯藏硯朱硯墨繡

  徐炬明事物原始

字學典第一百五十六卷

硯部彙考三

《明高濂遵生八牋》

《論硯》

高子曰:硯為文房最要之具,古人以端硯為首,端溪 有新舊坑之分,舊坑石色青黑,溫潤如玉,上生石眼, 有青綠五六暈,而中心微黃,中有黑點,形似鴝鵒之 眼,故以鴝鵒名研。眼分三種,暈多晶瑩者,謂之活眼; 有眼朦朧暈光昏滯者,謂之淚眼;雖具眼形,內外焦 黃無暈者,謂之死眼,故有「淚不如活,死不如淚」之評。 又以眼在池上者名曰高眼為佳,生下者為低眼次 之。惟北岩之石有眼,餘坑有無相間,或有七眼、三五 眼,如星斗排聯者;或十數錯落,上下四旁生者;或有 白點如粟,貯水方見,隱隱扣之無聲,磨墨亦無聲,為 下岩之石。今則絕無,有則希世之珍也。上岩、中岩之 石皆灰色而紫如豬肝,總有一眼暈「少,形大如雄雞 眼,扣之摩之俱有聲,質亦麤礪」,即今之端石是也。歐 陽公以端之子石為佳,以子石生大石中,為石之精, 發墨光潤,貯水不耗,為可貴耳。古有端石,貢研無眼, 其細膩發墨,色青光潤,此必下岩石也。想貢硯在宋 官司取多,不暇剪裁,取眼故耳。貴在發墨,何取於眼? 無眼者但不入於俗眼鑒家何礙?歙石出龍尾溪者, 其石堅勁發墨,故前人多用之,以金星為貴。石理微 粗,以手磨之,索索有鋒鋩者尤佳。歙溪羅紋如羅之 紋,細潤如玉,刷絲如髮之密,金銀間刷絲亦細密,眉 子如甲痕,為舊坑四種石也,色俱青黑。其新坑者,羅 紋如羅,菔紋、刷絲每條相去一二分,眉子或長一二 寸,金星新舊坑石色雖淡青,質並粗燥。「銀星」新舊坑 同,故歙石有龍尾、金星、蛾眉、角浪、松文等名。有種湖 廣沅州出石深黑,亦有小眼,廣人取歸作硯,名曰「黑 端。」沅人取作犀牛魚、龜、荷葉、八角等式。黎溪石淡青 色,內深紫而帶紅,極細潤,用久光甚有黃脈相間,俗 號「紫袍金帶。」有偽造者,以藥鑿嵌成之,自有痕跡。洮 河綠石,色綠微藍,其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出 陝西,河深甚難得也。今名「洮」者,俱黎石之皮,乃長沙 山谷中石光不發墨。廣東萬州懸崖金星石,色黑如 漆,光潤如玉,以水潤之,則金星自見,乾則無跡,極能 發墨,用久不退。在歙之上,端之下,岩石可並也。浙之 衢石,黑者亦佳,多不發墨。他如墨角硯、紅絲硯、黃玉 硯、褐色硯、紫金硯、鵲金墨、玉石硯,皆出山東。「水晶硯 發墨如歙。蔡州白石硯、浮蓋山仙石硯、丹石硯、唐州 唐石硯、宿州宿石硯、吉州紫石硯、淄州黃金硯、金雀 石硯、青州石末硯、熟鐵硯、紫金石硯,用不發墨。」青石 硯、蘊玉石硯、戎石絳石硯、淮石硯、寧石硯、宣石硯、吉 石硯、夔石「硯,如漆發墨,明石硯。萬州磁洞石硯。相州 銅雀瓦硯,未央宮瓦頭硯。柳州柳石硯,出龍壁下。成 州成石硯,出栗亭瀘硯、濰硯。南劍州魯水硯。宿州樂 石硯。虢州澄泥硯。登州駝基島石硯。歸州大陀石硯。」 江西寧府陶硯、高麗硯、梁公硯、銀硯、銅硯、磚硯、漆硯、 蚌硯、磁硯。硯之出處不可勝紀。眾硯中龍尾發墨,池 水積入不乾。端溪美惡,俱能發墨,中有受水燥濕之 別,羅紋過於龍尾。銅雀硯,沈水千年,原質亦細,故易 發墨而不甚燥,然不壞筆,他則無足議也。唐之澄泥 硯,品為第一,惜乎傳少而今人罕見。古之名硯,如陳 省躬仙翁硯,陶穀有兩池圓硯,名曰璧友;和魯公有 雪方池硯,周彬公友人有金稜玉海硯,徐闡之有小 金成硯。宣城有四環鼓硯。李後主有生水硯,內有黃 石子,子在則水,無子則涸。孫之翰有呵水硯,一呵水 流。丁晉公有水硯,一泓墨水,盛暑不乾。劉羲叟造瓦 硯,丁寶臣綠石硯,謂之玉堂新製,送王介甫,故介甫 詩有「玉堂新製世爭傳,況是蠻溪綠石鐫」之句。蘇長 公《硯銘》曰:「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鎚,以致斯珍。」 此言下岩端石,在宋亦難採取如此,況後數百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