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二十七卷目錄
學校部紀事三
學校部雜錄
選舉典第二十七卷
學校部紀事三
《庚己編》:高皇帝時初起太學,上臨視之,顧學制宏麗, 聖情甚悅。行至廣業堂前,偶云:「天下有福,兒郎應得 居此。」迄今學生居此堂者,往往占魁選,躋位通貴,他 所不及也。又上來時,見蛛布網屋隅,曰:「我纔建屋,爾 輒據之耶?」顧呵之出,語訖而蛛遯,從茲遂絕。
《明寶訓》:「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戊子,通政使茹瑺引奏: 潮州府學生陳質言其父戍大寧已死,今有司取其 補伍。自念從幼至今,荷蒙國恩教育,願賜卒業,以圖 上報。太祖謂兵部尚書沈溍曰:『國家得一卒易,得一 材難。此生既有志於學,可削其兵籍,遣歸進學』。」溍對 曰:「此生學未見成效,若遽削其兵籍,則缺軍伍。」太祖 曰:「國家於人材,必養之於未用之先,而用之於既成 之後。譬之稼必預耕則有穫,若刈不待熟則無用。且 事有輕重,難拘一律。苟軍士缺伍,不過失一力士耳。 若獎成一賢材,以資任用,其係豈不重乎?」
《初政記》:上令有司造成均,多蜈蚣,築土峰以鎮之,號 雞鳴山。自是蜈蚣頓息。又造士人肄業案,座以獨木 堅厚,曰:「秀才頑,毋敗吾案。」
《續文獻通考》:「北雍規制,成祖初,改北平郡學為國子 監,正堂七間曰彝倫堂。中一間,列聖幸學,俱設座於 此,上懸敕諭五通。東一間,祭酒公座。面南,司業座面 西。堂前為露臺,臺南中為甬路,前至太學門長四十 三丈,聖駕臨幸由之。東西為墀,諸生列班于此。後堂 三間,東講堂三間,西講堂三間,藥房三間。折而東為」 繩愆廳三間,鼓房一間,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各十 一間,博士廳三間,鐘房一間,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 悉如率性堂。六堂乃諸生肄業之所。東折而南,為廊 房九間,門一間,西亦如之。太學門三間,門東《敕諭碑》 一通,洪武十五年「申明學制碑」一通,洪武三年定《學 規碑》一通,洪武初年欽定永樂三年《申明學規碑》一 通,洪武十六年并三十年《欽定廟學圖碑》一通,廟學 規制,地界、四至丈尺盡勒焉。正統十二年十一月初 四日立。外西、東井亭一,又東為持敬門以入廟。自中 少北為儲門,以通啟聖祠、土地祠及典簿、典籍、掌饌 廳倉庫之路。祭酒東廂亦由此入。西井亭一,又西為 退省號門,自西少北為廣居門,以為司業入廂及諸 生入號之路。墀內雜植槐柏共二十一株,前為集賢 門三間,門前為通衢,東西牌坊各一,題曰「國子監盡 衢。」東西牌坊各一,題曰「成賢街。」彝倫堂。後齋明所九 間,格致誠正號。每號計三十七間。嘉靖七年作敬一 亭,御製《聖諭》共碑七座,前為大門,題曰「敬一之門。」祭 酒廂房在亭東,司業廂房在亭西。會饌堂一所在監 東北。土地祠五間,在饌堂門之右。典籍廳五間,在饌 堂門之左。典簿廳三間,掌饌廳五間,退省號及廣居 門之西,為天地、人、智、仁、勇、文、行、忠信、規矩準繩、紀綱 法度,凡十八號,并退省房三,連混堂、淨房各一所。《勳 戚入學事例》,「太學初設大本堂,即命功臣」子弟徐允 恭等入從東宮親王講讀。尋又令公、侯、伯初承襲年 幼者鄭國公常茂、蘄春侯康鐸等入大本堂讀書。 《大政紀》:永樂三年二月辛巳,巡按福建御史洪湛上 言:「福建自漢以來始通中國,民不知學。至唐常衮為 觀察使,始興學校,人文日起,宜立廟以祀。」從之。 永樂十七年十一月己丑,詔:「為善《陰騭》《孝順事實》二 書,賜諸王群臣及兩京國子監、天下學校。」
《仰山叢錄》:侍御張公鐸以進士巡閩,宣德初,督銀場 於寧德,崇學校,禮師儒。嘗堂試諸生,作詩曰:「一鳥不 鳴學舍幽,東風簷外彩雲流。銜枚多士胸襟壯,織錦 何人手段優。應有長公當避舍,縱非釋子也低頭。六 經仁義如周道,分付諸君莫浪求。」既試,品高下,優獎 賞,士皆爭奮。政暇,與士夫觴詠往來,不計勢分。嘗拓 學地,築池架亭曰《觀瀾》。又建閣、修齋廡、鑄鐘鼎、造祭 器,百度一新。時年甫二十四,少年有為,寧人至今頌 其功。
《大政紀》:宣德五年八月,上與學士楊溥論得人才,在 崇學校,慎選師儒,以責成之。上謂溥曰:「『民之休戚,係 庶官之賢否,何術可盡得其人』?溥對曰:『嚴薦舉,精考 課,不患不得』。上曰:『此恐非探本之論,若不素教預養, 則人才已壞。徒嚴薦舉,精考課,譬猶濁其源而求其 流之清,此豈可得』?」
《春明夢餘錄》:宣德後以師道著者,北為李忠文時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