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7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樂就簡易而憚改作之難故歟?」天順二年,劉君珣器 為同安丞,始至,祗謁文廟,退視學宮,慨其弊陋,即欲 興修,而力未能為。會以公務往藩府,見海賈所市多 良材,乃貸金錢貿載以歸。復勸邑義士捐資佐之,遂 庀工赴役。先構明倫堂,次東西齋,次大成櫺星門,以 及諸生退休之舍,廩庫庖湢之所,靡不改為。惟禮殿 仍舊,而飾像備器亦無不至。已乃經營購民地建閣 堂後,貯《經史》暨奉累朝頒降書籍于其中。適僉憲牟 公按臨,尤嘉劉君之志。會其工役,經始于庚辰之冬, 而訖於辛巳之秋,民不知勞焉。逾年,珣器以事赴京, 學門大成,戟門庖廚、垣牆,盡為霖潦摧毀。既還官,乃 謀重加飭治。於時僉憲豐城游公明奉璽書督學政, 以珣器不待程,督而有為,亟加獎勵,因規畫材用畀 之。於是自殿堂門廡以及垣牆,煥然一新,而規模壯 觀,視他學為盛矣。《學訓》安成、顏真具書本末,以紀成 績。嗟夫!為政而必崇飭乎學校者,非徒侈觀美,實欲 寧士心而作其怠也。士之安居於是,其可不知自勉 耶?夫自勉者必務進其學,而進學者舍先聖賢其何 法焉?先聖賢遠矣,當自近者始。近莫如朱子,朱子之 道學,即洙、泗、濂、洛相傳之正也。幸其嘗簿同安,兼治 學事,流風餘韻之在人,與格言大訓之具于《書》者尚 未泯。學者居其地,思其人,循其言,而實用其力,毋惑 於利欲,毋怠于近功,而安小成,務體道成德于科舉 詞藝之外,則聖賢之域可造矣。然後居則可以厚風 俗,出則可以輔治理,豈不有光于學校,無負諸君作 興也哉!學者勉之。珣器世家,吉之、永新,始以才德舉 其職貳令,而能盡其心于學校如此,其政之善可知 已。尤當特書為有司勸云。

《重修臨桂縣學記》
周紀

孔子之道,天地之道也。國家生民,不可一日無者,伏 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行斯道於上,孔子明斯 道於下,所謂「繼往聖、開來學」者,孔子也。我朝聖聖相 承,尊信孔子之道,內而京師,外而郡邑,皆崇廟祀,冕 旒而南面一視王者,《春秋》有事,與社稷等,甚盛典也。 正統甲子冬,予奉命巡歷廣右,拜謁孔子于臨桂縣 「學宮。顧瞻廟庭,石碑具存。稽之始末,蓋縣學初建於 城東南,再遷於城南舊縣治之旁,逮國朝始移置於 此,實宋宣成書院之故基也。洪武乙亥,重加修葺,距 今餘五十載,梁棟牆壁日就毀壞。」予慨欲新之,然未 敢妄作勞民。會有司修飭祀典祠宇,於是布政旴江 揭公稽、富川孫公曰良、按察使金華章公聰,參政上 虞謝公澤,雲中武公達,憲副會稽胡公智,參議新昌 甄公完,天台侯公臣,僉憲五羊湯公性方,文江王公 驥,玉山王公受,潮陽蕭公鑾,毗陵鄭公觀,湘鄉江公 玉琳,偕郡守姑蘇吳公惠,僉謀合志,各捐己俸為之 倡。于時同寅安成萬公節按節繼至,睹而喜曰:「吾輩 讀聖賢書,敢忘所自哉?」迺相與襄其成。縣令陳鼒又 勸邑之好義者出資補其缺,市材募工,綽有餘饒。經 始於己丑仲夏,落成於是歲仲冬。工善材良,既堅且 美,巍然煥然,不浮於度。廟之制,高二十五尺,廣四丈 有奇,袤五丈有半,視舊蓋增焉。再逾月而櫺星戟門 之仆者以立,欹者以正,腐者以更,規模宏遠矣。先是, 御史、三司朔望行禮,皆止府學。至是定議,朔日從府 學,望日從縣學。已而眾心懽悅,咸以為當。教諭三山 劉和、訓導番禺吳貞、仙城陳遺請曰:「是廟更修,式稱 瞻仰矣,宜有記以示於後。」予惟孔子後天地而生,知 天地之所以為始;先天地而沒,知天地之所以為終。 默運於冥冥之中,而有以裁成;輔相於昭昭之際,謂 其「道非天地之道」可乎?諸生游泳於斯,涵養於斯,瞻 拜起跪於斯,宛然聖人之在心目。宜其於家為孝子, 於國為忠臣。庶幾上不負朝廷建學育才之意,下不 負藩臬董事之勤。斯廟之修,豈小補哉!書以記之,使 後為賢有司者皆知所先務云。

《陽朔縣儒學記》
吳惠

古帝王之治,一本於道。所謂道者,人倫日用之理,初 非有待於外。《孟子》曰:「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 也。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蓋以此歟。我國家稽古崇文, 內設國子監,有彝倫堂;外設州、府、縣學,有明倫堂,無 非明君臣、父子、夫婦、朋友、長幼之倫。為是道計,學者 不可一日不謹,而治天下必本於此者也。所以絃誦 洋溢,士習丕變,前古弗能及矣。明倫之設,豈小補哉? 陽朔有學,其來已遠。歷年滋敝,衿佩咨嗟。正統元年, 安成萬君來令是邑,首謁宣聖,顧瞻徘徊,乃曰:「學校 不飾,何以興教化?」於是協謀,計其經費,遂鳩工集材, 修孔殿,建兩廡以及櫺星門。黝堊丹漆,視故有加。既 而遷舊學門,作後堂、會饌堂,又作讀書樓、觀德亭、神 廚膳房,靡不具備。惟明倫堂舊隘弗稱,乃廣厥址,撤 而新之。經始于正統十年乙丑夏五月,落成於是年 八月。高二丈三尺,廣三丈九尺,深視高加九尺,左右 翊以祭器書籍之房,規制宏敞,敻加疇昔。教諭蕭文 郁以為不可無紀,請予記之。按《郡志》,「陽朔為桂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