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臣甘坐謬舉之罰。

《奏舉趙崇度趙彥北徐簡三人狀》
前人

臣等伏見宣教郎、知桂陽軍趙崇度,「家法嚴正,吏事 詳明。推其惻怛忠誠之心,施於拊摩愛利之政。桂陽 為郡,地險而僻,民健以嚚。崇度臨之以至廉,行之以 不擾,人有感服,舉無異詞,即其操履,允自遠器。」文林 郎、知郴州宜章縣趙彥北,沉浸《詩》《書》,被服儒素。其父 公說,在孝宗朝為賢監司,遺愛去思,今滿蜀道。彥北 克濟前美,不墮家聲。今宰山邑,政有條理,申嚴舊制, 結集土丁,邑境有備,故峒寇之擾,止在旁邑,而獨不 犯其境,百姓以此感之。從事郎、邵州新化縣令徐簡, 出自儒家,邃於講學,文墨議論,能世其傳,故施於邑 政譪有循良豈弟之風。險俗頑民,安其政教,善恬惡 懼,百里知懷。是三人者,分處郡邑,皆能為陛下牧養 小民,培植國本。況崇度乃故忠定公汝愚之子,陛下 念其父之忠勳,諸子多蒙錄用,豈待臣等以為軒輊?寺 特以職守所在,不敢蔽賢,如彥北、如簡,則沉淪無援, 若不論薦,何由自達?伏望聖慈特賜擢用,則三人必 能有所植立,仰益明時。後不如所舉,甘坐謬舉之罰。

《奏舉黃學行劉用行李劉三人狀》
前人

「臣通班祕殿,分閫遐藩,圖報國恩。所當薦士,知賢不 舉,臣竊恥之。臣竊見從事郎、前全州州學教授黃學 行,識度高華,學業醇茂。蚤優舍選,復占儒科。分教清 湘,留意樂育,鄰境士類,從之如歸,餘日著書,進而未 已。守臣曾松、徐筠嘗薦其政績文學,近者提刑樂章、 提舉林行知亦薦其文行俱高。臣參酌公言,允有實 績。」從政郎永州零陵縣令劉用行,器資沉靜,趨向端 方,決科效官,尤精吏事。初任真州楊子縣尉,克舉其 職,備著公勤。制帥黃度、守臣潘友聞,皆嘗露章,薦其 才美。今為零陵令,勞心撫字,已著善聲,稽之輿論,允 謂通才。迪功郎、潭州寧鄉縣主簿李劉,學問深粹,器 識醇明。更化之初,於貢闈對策,論事剴切。知舉樓鑰 等得其文,以為「洋洋晁、董、公孫之對」,可為清朝得人 之賀。既而從臣曾㬇、何異、黃疇若,又以其學問淵源, 文詞秀發,可備古作,薦之於朝,今為寧鄉部領。臣每 試之以事,見其剖決詳明,議論平正,表裡無瑕,足為 遠器。已上三人,資歷雖淺,文學俱優,在臣部內,考察 頗審,況前後各有論「薦,欲望聖慈特賜甄擢,以為館 閣之儲設。他日不如所舉,臣敢辭謬舉之罰。」

《奏舉張聲道張履信廖視三人狀》
前人

「竊見朝請改權發遣永州軍州事張聲道,蚤擢儒科, 嘗丞冊府,文采學問,士論所推。自去班行,洊更麾節, 今為永州,留心郡政,剖決民訟,發擿吏姦,撙節浮泛 之費,罷去非義之取。如零陵舊有竹稅,久已無竹,而 稅額尚存。」聲道到任採訪,即為蠲放。客旅舊苦重征, 多不入城,市井蕭條。聲道寬其稅額,商旅遂通。又能 捐俸助學,勤身率下,豈弟之政,田里安之。識者謂其 「才堪臺閣,不當淹抑遠外。」朝請郎、通判潭州軍州事 張履信,賦資清謹,臨事強濟,昨宰嚴邑,已著能聲,帥 守監司,屢嘗論薦。通判本州,過滿三考,凡事任責,未 始辭難。起發經總制錢,數目浩澣,稱提新會,協贊為 多。其他關決,舉無淹滯,持身廉潔,始「終如一,試以內 外劇繁之任,必有可觀。朝奉郎、前通判衡州軍州事 廖視,器質端方,克守家法,嘗任理掾,以直去官,兩為 劇縣,治狀稱最。衡陽貳郡,備著賢勞。承攝永、道二州, 首尾年餘,剔除姦弊,愛惜財賦,一毫不以妄用,代者 賴之。近雖蒙朝廷差知房陵,然其才術操行,宜在激 濁揚清之選。」已上三「人,在本路守貳之內,不易多得。 欲望聖慈特賜甄擢,他日必能各以所長,見於世用。」

《奏舉游九言錢文子黃宜三人狀》
前人

臣伏睹通直郎、主管建昌軍仙都觀游九言,「資才剛 實,不專意於文藝。淳熙間,知靜江府張栻嘗露薦章 於孝廟,朝稱其臨事有斷,留意軍伍間事,今已三十 年。更嘗既多,其才益老。近任江東撫幹,贊畫帥閫,區 處事務,軍民至今思之。但其人過於自許,幾有亢訐 之累。如朝廷棄瑕錄用,置之幕府,或邊鎮任使,必能 盡瘁報國,有所植立。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觀錢文 子,器識弘毅,不以科目自居,頃由幕僚改秩宰邑,醴 陵不卑其官,刻意民事,撫摩良善,鋤治姦惡,盜賊為 之屏息,豪猾畏其風采。治民馭軍,寬猛得宜,偶嘗處 事少差,未免矯枉之失。如朝廷湔祓,處以繁劇州郡, 或經理財賦,必能彈壓斡旋,不至乏」事。承議郎、前通 判慶元軍府黃宜,世事精練,吏道敏強,嘗為劇縣,財 計不擾而辦獄訟咸得其平,吏畏民愛,前後少見其 比。嘉泰二年,有旨令宰執論薦邊郡守臣,謂宜才學 優長,邑牧有聲,足以充選。緣其資格未及,且俾實歷 通判,得倅四明郡政,多所裨補,海道利便,講之尤熟。 兼曾在淮郡守官諳「悉事體,議論可聽,儻蒙朝廷照 已降指揮擢用,或別有繁難職任,其才,蓋所優為。」臣 竊惟朝廷興舉事功,方錄才使過之時,此三人者皆 有可用之實,不宜置之閒地。今或嘗因廢黜,見處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