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政以禦之,思患而防之。建皇極之首,詳庶徵之用。 《詩》曰:『敬之敬之,天惟顯思』。天聰明自我人聰明,是以 人主祖承天命,日慎一日也。故能應受多福,而永世 克祚,此先王之所以退災消眚也。」又問經化之務,對 曰:「夫王道之本,經國之務,必先之以禮義而致人於 廉恥。禮義立則君子軌道而讓於善,廉恥立則小人 謹行而不淫於制度。賞以勸其能,威以懲其廢,此先 王所以保乂定功,化洽𥟖元,而勳業長世也。故上有 克讓之風,則下有不爭之俗;朝有矜節之士,則野無 貪冒之人。」夫廉恥之於政,猶樹藝之有豐壤,良歲之 有膏澤,其生物必油然茂矣。若廉恥不存,而惟刑是 御,則風俗彫弊,人失其性,錐刀之末,皆有爭心,雖峻 刑嚴辟,猶不勝矣。其於政也,如農者之殖磽野,旱年 之望豐穡,必不幾矣。此三代所以享德長久,風俗醇 美,皆數百年保天之祿,而秦二「世而弊者,蓋其所由 之塗殊也。」又問:「將使武成七德,文濟九功,何路而臻 於茲?凡厥庶事,曷後曷先?」對曰:「夫文武經德,所以成 功丕業,咸熙庶績者,莫先於選建明哲,授方任能,令 才當其官而功稱其職,則萬機咸理,庶寮不曠。《書》曰: 『天工,人其代之』。然則繼天理物,寧國安家,非賢無以 成也。夫賢才之」畜於國,猶良工之須利器,巧匠之待 繩墨也。器用利則斲削易而材不病,繩墨設則曲直 正而眾形得矣。是以人主必勤求賢而佚以任之也。 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潔志,營職不 干私義,出心必由公塗,明度量以呈其能,審經制以 效其功,此昔之聖王所以恭己南面而化於陶鈞之 「上者,以其所任之賢與所賢之信也。方今海內之士, 皆傾望休光,希心紫極,唯明主之所趨舍。若開四聰 之聽,廣疇咨之求,抽群英,延俊乂,考工授職,呈能制 官,朝無素餐之士。如此化流罔極,樹功不朽矣。」時种 與郤詵及東平王康俱居上第,即除尚書郎。然毀譽 之徒,或言對者因緣假託,帝乃更延群士,廷以問之。 詔曰:「前者對策,各指答所問,未盡子大夫所欲言,故 復延見,其具陳所懷。又比年連有水旱災眚,雖戰戰 兢兢,未能究天人之理,當何修以應其變?人遇水旱 饑饉者,何以救之?中間多事,未得寧靜,思以省息煩 務,令百姓不失其所。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損益,使 公私兩濟者,委曲陳之。又,政在得人,而知之至難,唯 有因人視聽耳。若有文武隱逸之士,各舉所知,雖幽 賤負俗,勿有所限。故虛心思聞事實,勿務華辭,莫有 所諱也。」种對曰:「伏惟陛下以聖哲元覽,降卹黎蒸,將 濟元元,同之三代,旁求俊乂,以輔至化,此誠堯、舜之 用心也。臣猥以頑魯之質,應清明之舉,前者對策,不 足以」疇塞,聖詔所陳不究,臣誠蒙昧,所以為罪。臣聞 天生蒸庶,樹君以司牧之,人君道洽,則彝倫攸敘,五 福來備。若政有愆失,刑理頗僻,則庶徵不應,而淫亢 為災,此則天人之理,而興廢之由也。昔之聖王,政道 備而制先具,軌人以務,致之於本,是以雖有水旱之 眚,而無饑饉之患也。自頃陰陽隔并,水旱為災,亦猶 期運之致。不然,則亦有司之不帥,不能宣承聖德,以 贊揚大化,故和氣未降,而人事未敘也。方今百姓凋 弊,公私無儲,誠在於休役靜人,勸嗇務分,此其救也。 人之所患,由於役煩網密而信道未孚也。役煩則百 姓失業,網密則下背其誠,信道未孚則人無固志,此 則損益之至務,安危之大端也。《傳》曰:「始與善,善進,則 不善蔑由至。」孔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人焉廋哉! 若夫文武隱逸之士,幽賤負俗之才,故非愚臣之所 能識,謹竭愚以對。」策奏,帝親覽焉,乃擢為第一,轉中 書郎。
《索靖傳》:「靖該博經史,兼通內緯,舉賢良方正,對策高 第。」
《南齊書謝超宗傳》:「泰始初,為建安王司徒參軍事,尚 書殿中郎。三年,都令史駱宰議策秀才考格,五問並 得為上,四三為中,二為下,一不合與第。超宗議,以為 片辭折獄,寸言挫眾,魯史褒貶,孔論興替,皆無俟繁 而後秉裁。夫表事之淵,析理之會,豈必委牘方切治 道?非患對不盡問,患以恆文弗奇。必使一通峻正,寧」 劣五通,而常與其俱奇?必使一亦宜採。詔從宰議。 《梁書顧協傳》,「協起家揚州議曹從事史,兼太學博士, 舉秀才,尚書令沈約覽其策而歎曰:『江左以來,未有 此作』。」
《北齊書樊遜傳》:「遜天保元年,本州召舉秀才。二年春, 會朝堂對策罷,中書郎張子融奏入。至四年五月,遜 與定州秀才李子宣等,以對策三年不調,被付外,上 書請從聞罷,詔不報。梁州重表舉遜為秀才。五年正 月,制詔問升中紀號,遜對曰:臣聞巡嶽之禮,勒在虞 書;省方之義,著於《易》象。往帝前王,匪唯一姓。封金刊」 玉,億有餘人。仲尼之觀梁甫,不能盡識;夷吾之對齊 桓,所存未幾。然盛德之事,必待太平,苟非其人,更貽 靈譴。秦皇無道,致風雨之災;漢武奢淫,有奉車之害。 及文叔受命,炎精更輝,四海安流,天下輯睦。劍賜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