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2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名。其奉天取中四名,宣化府取中三名,無庸加增。至江南、浙江、湖廣三省原取中八十三名,今增十六名;福建省原取中七十一名,今增十四名;江西省原取中七十五名,今增十五名;山東省原取中六十名,今增十二名;山西、陝西兩省原取中五十三名,今增十名;河南省原取中六十二名,今增十二名;廣東省原取中五十七名。今增十一名四川省原取中五十六名。今增十一名廣西省原取中四十名。今增八名雲南省原取中四十七名。今增九名貴州省原取中三十名。今增六名其副榜」 并分經取中之處、俱照例計筭取中俟

命下之日,臣部通行各直省,「自今科為始,永為定例。」

載入《科場條例》,一體遵行可也。康熙五十年四月初十日奉。

旨:「依議。」

康熙五十一年

《禮部則例》。禮部議得:「湖撫劉疏稱湖廣省原額併節次奉」

旨加增及額外《五經》,共取中一百三名。臣即恭繕題:

名錄進呈

御覽在案。茲接閱江南、浙江二省《題名錄》,俱取中一。

「百一十三名,湖廣省少中十名,相應檢舉,聽候部議」 等因前來。查湖廣省原額八十三名,

恩詔、加增十名。又奉

特旨廣額一十六名。又《五經》四名、共應中舉人一百

一十三名,今止中一百三名,少中十名。查《康熙十二年順天鄉試》少中副榜五名。將正副主考官俱各降一級調用。但湖廣省少中正榜舉人十名不便照此例議處。布政司張聖猷身係提調料理場內一應事務不行詳查少移送十名之處殊屬不合,相應將《張聖猷所有加級不准抵銷降三級調用。監臨巡撫劉》正考官大理寺少卿張《德桂》、副考官翰林院檢討馬汝為,亦不行確查中額,止憑布政司《移文》少中十名之處。亦殊屬不合。相應將巡撫劉,正考官張,副考官馬,所有加級不准抵銷,俱各降二級調用。其少中舉人十名,應於下科補中可也。奉

旨:「張聖猷著降三級調用,劉殿衡著降二級留任。」張

德桂、馬汝為、俱著降二級調用。餘依議。

禮部等為科場之條例等事,會議得陝撫永疏稱,寧夏甘肅十四學生監何又蕭等呈稱,邊地讀書之人漸多,大臣子弟日眾,懇請將大臣子弟編入通省「官」 字號內,庶邊地之大臣子弟得以共沾

「皇上之恩,而邊地之孤寒亦得免侵占之嗟」等語,伏

皇上俯念邊方士子讀書日盛,人才日多,一視《同仁》

將《丁聿》二號之文武大臣子弟與通省之文武大臣子弟一體同編官卷,憑文取中,不致有不均之訴。等因具題前來。查康熙三十九年,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寧夏「丁」 字號甘肅「聿」 字號額少不另編官卷等因具題奉

旨:「依議」,欽遵在案。今該撫既稱「邊地讀書之人日多」,

文武大臣子弟日眾《丁聿》二號之文武大臣子弟與通省之文武大臣子弟一體同編官卷憑文取中等語。應如該撫所請。嗣後將甘肅寧夏之文武大臣子弟不必編入「丁聿」 字號竟彙入通省之文武大臣子弟全編官卷憑文取中永為定例可也。奉、

旨:「依議。」

康熙五十二年

《萬壽盛典》。五十二年二月初九日順天及各省布政

萬壽科鄉試,禮部先期按道里遠近,請差主考。 上以次遣官分典試事。

五十一年十月十二日,禮部密題《請雲貴主考官》。本月十六日

欽點翰林院編修周彝、內閣中書查布《札納》,為《雲南》

主考官翰林院編修潘體震、通政使司知事常住為貴州主考官。「雲南於三月初三日放榜,取中孫士鶴等六十名。貴州於二月二十八日放榜,取中柴大用等四十名。」

十一月十二日,禮部密題「請四川、廣西、廣東、福建四省主考官。」 本月二十日

欽點「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裘君弼禮部精膳清吏。」

司主事趙守易為四川主考官,吏部稽勳清吏司郎中郭晉熙、內閣中書舍人盧弘熹為廣西主考官,翰林院編修查嗣瑮、禮部儀制清吏司主事鄒琯為廣東主考官,翰林院檢討謝履忠、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董之燧為福建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