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配之而無媿,則今有欲景慕楚「公者,又何不可 及哉?是在人之立志也。」
《繁昌縣學進士題名記》吳琛
窮經以致用,登科以揚名,此古今之盛事,而士君子 之至願也。獲斯榮者,豈不艷羨於當時,流芳於後世 哉!粵考吾邑,漢為春穀,自典午氏為縣,始名繁昌。歷 南唐、宋、元代建學校,先正陳祐論繁昌為邑,視當塗、 蕪湖差小,而士風不下於二邑。故宋之時有狀元焦 蹈、周震炎,又有薛斗祥及經魁滕巖瞻,其餘取科第 而躋膴仕者,歷歷有人,皆鍾山川之秀,而以時輩出 者也。洪惟聖朝混一海宇,首先文教,郡縣皆立學校, 擇其人之秀者學乎其中,精簡師儒以任教事,而郡 守縣令時加飭勵,務有以成其德,達其才。每三歲,則 興夫賢者、能者,名之薦書,而升之禮闈,以奏之天子, 俾對揚乎大廷,然後謂之「進士。」其與斯選者亦榮矣。 吾邑自洪武中設科迄今,由之而升者二十餘人,皆 本之德行,發之文章,學足以博古,才足以濟時。其間 若都憲嚴公之冰蘗清操,御史汪公之諫諍風節,其 他或輔藩王而學行著聞,或典郡邑而治行超異,或 司教鐸而文風丕振,籍籍名重於世。若琛不學,亦得 叨官六察,再丞棘寺,繼總臺憲,皆由乎學校教養之 功所致也。邑庠舊無《進士題名碑》,成化戊子,縣尹劉 君之著始立焉。石多損紋,不堪持久。石康鄭君汝諧 以名進士來知縣事,視學宮卑隘,不稱士習,徙建於 縣治之西,視舊規有加,而重立題名碑,請予記之。予 聞先儒有言曰:「科目所以得人,豪傑之士由之而進。」 夫立學以造士,而以科目進之,使得濟時而行道,可 謂非常之幸矣。然前乎此者既如彼繼自今英俊接 武而起者,當顧名思義,務使著聲當時,流芳後世,以 無忝於科目,無愧於斯石題名,庶其可矣。此琛之願 也,亦諸君子之分也。琛雖陋而年尚未髦,與諸君子 共勉焉。
《書進士登科錄後》何喬新
《國朝故事》:「進士釋褐之後,禮部錄讀卷執事之臣氏 名,與諸進士家狀,并及第三人之對策,刻之為《登科 錄》。」既進御,乃頒在朝群臣及諸進士,以布於天下。先 公以永樂戊戌登進士第,所受《登科錄》藏於弟喬壽 之書樓久矣,不幸燬於火,極力訪求不可得。近乃得 此卷於同邑陳氏家,而首尾頗殘缺,亟命從孫豐補 綴藏於家。嗚呼!昔人於《平泉樹石》,猶切切焉戒子孫 以保之,況此《錄》國家之令典,先世家狀存焉。子孫覽 之,可以知先世交游之多,賢家學相傳之有自也,豈 平泉樹石之比哉?以《平泉樹石》與人者,猶曰:「非吾子 孫」,則以此錄與人者,真豚犬耳。凡我子弟,尚念之哉! 弘治壬子秋七月,不肖孤喬新識。
《初第家書》李春芳
二月二十八日揭曉,孫叨中會試第十名。此賴吾先 曾祖及吾祖、吾父世積善良,皇天眷祐所致,孫豈敢 以當此也。竊念朝廷名器,天所慎重,苟德不足以承 藉之,雖得必失。且吾興十數年來,始發孫一人。天所 以與之者如此其難,人所以望之者如彼其切。而一 旦𢌿之於孫,用是益增警懼,午夜靜思,必上不負朝 廷,下不負生民,內不負父祖教育之心,外不負鄉黨 屬望之意,庶或可以無愧於此心。使因此遂驕奢縱 侈,誤國害民,馮藉威勢,陵轢鄉里,天必厭之。災及其 身,殃及其子孫,是祖宗百餘年積累之功,反以此而 墜也,則孫豈敢孫?以為今日急務,莫先於不苟取、不 囑託二者。其修身全名之大者。近而居鄉,遠而臨民, 自一介一文以上,苟義所不當得者,決不可取,然後 於心無愧。至於囑託一節,尢關行止。孫自鄉薦以來, 居家十餘年,凡親戚朋友相愛者,亦常效力,可以報 數年相與之情。凡我親交,又皆守理畏法之人,必無 意外之患。況有賢邑侯父母在上,如不違理,可保無 虞;如其違理,亦非孫「之所能庇也。親交愛我者,諒能 體悉以成孫名。至於族人及我子弟,下至奴僕,決不 可傍勢欺人。我先祖以來,每受人欺,致有今日,卻又 欺人,必將仍為人欺也。」且吾鄉先達如高公、胡公、楊 公,皆以清謹方正馳名海內,至今表表。孫固不敢望 其萬一,然亦當勉強師法,以求無愧前聞,庶不為天 下笑。此皆吾祖吾父平素所以教孫者。孫特提醒一 番,以自警悟。且以告我族類及我子弟親友,交相規 勉,以無負天心,無伐世澤,則孫拳拳之至意也。特著 《李祈》馳報,廷對後有便再報。繫名仕籍,定省日疏,南 望淮雲,可勝瞻慕之至。
《進士題名記》蕭肇
餘干饒屬縣,舊稱富羨,其民俗喜儒,不鄙歸於大明, 垂百年,詩書禮樂之習度越前代。士由科目入官者, 彬彬輩作,獨未有記載。縣令桐廬邵崑懼其久而泯 滅,無以激勸後學,令之明年,政洽人和,廢興墜舉。凡 貢於鄉對於大廷者,具書其姓名刻之石,樹之學宮, 篆其額曰:《餘干縣學進士題名碑》,舉所重也。緘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