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並許應詔。其逐處 州府,依每歲貢舉人試例,差官別考試,解送尚書吏 部。仍量試策論三道,共三千字以上,當日內成。取文 理俱優,人物爽秀者,方得解送。取來年十月集上都。 其登朝官亦許上表自舉。」時兵部尚書張昭上言,請 興制舉,故有是命。
顯德六年,見貢舉人於萬春殿。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六年正 月壬子,對諸道貢舉人石熙載等三百餘人於萬春 殿。舊例,每歲舉人皆見於閣門外,上以優待儒者,故 允其入見。」
遼
《遼代進士接見賜等甲章服等儀》。
按《遼史禮志》:「進士接見儀:其日,舉人從時相至御帳 側,通名牓子與時相牓子同。奏訖,時相朝見如常儀 畢,揖進士第一名以下,丹墀內面殿鞠躬,通名四拜, 贊各祗候,皆退。若有進文字者,不退,奉卷平立。閤門 奏受,跪左膝授訖,直起退。」禮畢進士賜等甲敕儀:臣 僚起居畢,讀卷官奏訖,於左方依等甲唱姓名序立, 閤使交收敕牒,閤使奏引至丹墀,依等甲序立。閤使 稱「有敕」,再拜,鞠躬。舍人宣敕:「各依等甲,賜卿敕牒一 道,想宜知悉。」揖拜,各跪左膝,受敕訖,鞠躬,皆再拜。各 祗候,分引左右相向侍立,候奏事畢,引兩階上殿,就 位,齊聲喏,賜坐,酒三行,起聲喏如初,退揖出。禮畢,牌 印郎君行酒,閤使勸飲。《進士賜章服儀》:皇帝御殿,臣 僚公服,引進士入東方,面西,再拜,揖。就丹墀位,面殿, 鞠躬。閤使稱「有敕」,再拜,鞠躬。舍人宣敕各依等甲。賜 卿敕牒一道,兼賜章服,想宜知悉。揖,再拜跪受敕訖, 再拜退。引至章服所,更衣訖,揖復丹墀位,鞠躬。贊謝 恩,舞蹈,五拜。各祗候殿東亭內,序立,聲喏,坐,賜宴,簪 花。宣閤使一員,閤門三人或二人勸飲,終日禮畢。
聖宗統和二十七年御試舉人
按《遼史聖宗本紀》:「統和二十七年,御前引試劉二宜 等三人。」
統和二十九年,御試舉人。
按《遼史聖宗本紀》:「二十九年御試放高承顏等二人 及第。」
太平五年幸內果園宴命進士賦詩第其工拙
按《遼史聖宗本紀》:「太平五年十一月庚子,幸內果園 宴,京民聚觀。求進士得七十二人,命賦詩,第其工拙。 以張昱等一十四人為太子校書郎,韓欒等五十八 人為崇文館校書郎。」
太平十一年,興宗即位,放進士劉貞等。
按《遼史興宗本紀》:「太平十一年六月,即皇帝位,御宣 政殿,放進士劉貞等五十七人。」
興宗重熙五年始御試進士
按《遼史興宗本紀》:「重熙五年冬十月壬子,御元和殿, 以日射三十六熊賦、《幸燕詩》試進士于廷,賜馮立、趙 徽四十九人進士第,以馮立為右補闕,趙徽以下皆 為太子中舍,賜緋衣銀魚,遂大宴。」御試進士自此始。 重熙七年,御試進士
按《遼史興宗本紀》:七年六月「乙亥,御清涼殿,試進士, 賜邢彭年以下五十五人第。」
重熙十一年,御含涼殿放進士。
按《遼史興宗本紀》:「十一年六月壬午,御含涼殿,放進 士王實等六十四人。」
重熙十五年,御清涼殿放進士。
按《遼史興宗本紀》:十五年六月「戊辰,御清涼殿,放進 士王棠等六十八人。」
重熙十九年,御金鑾殿試進士。
按《遼史興宗本紀》云云。
道宗清寧元年御清涼殿放進士
按《遼史道宗本紀》:「清寧元年,御清涼殿,放進士張孝 傑等四十四人。」
清寧五年,御百福殿,放進士。
按《遼史道宗本紀》:「五年,上御百福殿,放進士梁援等 百一十五人。」
清寧八年,御清涼殿,放進士。
按《遼史道宗本紀》:「八年六月,御清涼殿,放進士王鼎 等九十三人。」
咸雍二年御永安殿放進士
按《遼史道宗本紀》:「咸雍二年,御永安殿,放進士張臻 等百一人。」
咸雍六年御永安殿放進士。
按《遼史道宗本紀》:「六年六月,御永安殿,放進士趙廷 睦等百三十八人。」
咸雍十年,御試進士,策賢良。
按《遼史道宗本紀》:十年六月「戊辰,親出題試進士,丙 子,御永安殿策賢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