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3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以聖賢自負。著為《日曆》,晝之所為,夜必書之。崇禎癸 未,登進士。釋褐後,寄弟偉恭書曰:『吾廷試傳臚時,鼎 甲先上殿,人皆嘖嘖稱美。吾此時嘆息天地間自有 為數千年一人、數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為數千 年之一人,而必欲為三年之一人,觀此可以知其自 命矣』。」

殿試部雜錄

聞見《前錄》本朝祖宗以來,進士過省赴殿試,尚有被 黜者。遠方寒士,殿試下,貧不能歸,多至失所,有赴河 而死者。仁宗聞之惻然,自此殿試不黜落,雖雜犯亦 收之末,名為定制,可以謂之仁矣。

《石林燕語》:「集英殿,舊大明殿也,明道中改今名。每春 秋大燕皆在此。太祖嘗御策制科舉人,故後為進士 殿試之所。」

《容齋隨筆》:唐穆宗長慶元年,禮部侍郎錢徽知舉,放 進士鄭朗等三十三人。後以段文昌言其不公,詔中 書舍人王起、知制誥白居易重試駮放盧公亮等十 人,貶徽江州刺史。《白公集》有奏狀論此事,大略云:「伏 料自欲重試進士以來,論奏者甚眾。蓋以禮部試進 士,例許用書冊,兼得通宵,得通宵則思慮必周,用書 冊則文字不錯。昨重試之日,書冊不容一字,木燭只 許兩條,迫促驚忙,幸皆成就,若比禮部所試,事校不 同。」及駮放公亮等敕文,以為《孤竹管賦》出於《周禮》正 經,閱其程試之文,多是不知本末,乃知唐試進士許 挾書及見燭如此。國朝淳化三年,太宗試進士,出《巵 言》《日出賦》題,孫何等不知所出,相率扣殿檻,乞上指 示之,上為陳大義。景德二年,御試《天道猶張弓賦》。後 禮部貢院言:「近年進士,惟抄略古今文賦,懷挾入試。 昨者御試,以正經命題,多懵所出,則知題目不示以 出處也。」大中祥符元年,試禮部進士,內出《清明象天 賦》等題,仍錄題解,摹印以示之。至景祐元年,始詔御 藥院御試日進士題目、具經史所出、摹印給之、更不 許上請

《螢雪叢談》:嘗見閩中一士人方領鄉舉,叨冒過省,廷 對有「蒙被教育」之說。又見浙中一先生四舉了當,廷 對有「僻在一隅」之說,皆不欲言其名,也都是套籠說 話,怕落第五甲,也欲媒試官,把做大學。川中人看得 數較優,果是使得,驗其狡猾如此。後進之士當自奮 勵,取高第而躐巍科,決在萬人頭上立,不可效此曹 為碌碌計也。千萬勉旃。

燕翼《貽謀錄》:「自唐以來,進士皆為知舉門生,恩出私 自,不復知有人主。開寶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撾登聞 鼓,言久困場屋,乃詔入策進士,終場、經學並試殿庭。 三月庚午,御講武殿,覆試新進士宋準以下一百二 十七人。是歲,禮部所放進士十一人而已,五經止二 十二人。藝祖皇帝以初御試特優,與取放,以示異恩」, 而御試進士。不許稱「門生」於私門一洗故習。大哉宏 模,可謂知所先務矣。

唐末,進士不第,如王仙芝輩唱亂,而敬翔、李振之徒, 皆進士之不得志者也。蓋四海九州之廣,而歲上第 者僅一二十人,苟非才學超出倫輩,必自絕意於功 名之塗,無復顧藉。故聖朝廣開科舉之門,俾人人皆 有覬覦之心,不忍自棄於盜賊奸宄。開寶二年正月 壬寅朔,詔「禮部進貢士十五舉以上曾經終場者,具」 名以聞。庚戌,詔曰:「貢士司馬浦等一百六人,困頓風 塵,潦倒場屋,學固不講,業亦難專,非有特恩,終成遐 棄,宜各賜本科出身。」此特奏所由始也。自是,士之潦 倒不第者,皆覬覦一官,老死不止。至景德二年三月 丁巳,因賜李迪等進士第,賜特奏名五舉以上,本科 六十四人,三傳十八人,同學究二十「二人,《三禮》四十 四人,年老授將作監主簿三十一人」,此特奏之名所 由立也。至景祐元年正月癸未,詔進士、諸科十取其 二,進士三經殿試,諸科五經殿試,或進士五舉年五 十,諸科六舉年六十,雖不合格特奏名,此特奏名所 以漸多也。至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丙子,則命進士六 舉、諸科九舉、特奏名並赴殿試,則又以人多而裁抑 之也。況進士入官,十倍舊數,多至二十倍,而特奏之 多,自是亦如之。英雄豪傑,皆汨沒消靡其中而不自 覺。故亂不起於中國,而起於邊裔,豈非得御天下之 要術歟?蘇子云:「縱百萬虎狼於山林,而饑渴之,不知 其將噬人。」藝祖皇帝深知此理者也,豈漢、唐所可仰 望哉?

《揮麈前錄》:國初每歲放榜,取士極少,如安德裕作魁 日,九人而已,蓋天下未混一也。至太宗朝浸多,所得, 率江南之秀。其後又別立分數,考校五路舉子,以北 人拙於詞令,故優取。熙寧三年,廷試罷三題,專以策 取士,非雜犯不復黜。然五路舉人尤為疏略。黃道夫 榜,傳臚至第四甲,党鎛卷子,神宗大笑曰:「此人何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