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4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唐語林》:正觀中,蜀人李義甫八歲,以神童至京師。太 宗在上林苑便對,有得烏者,上賜義甫。義甫登時進 詩曰:「日裡揚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多許樹,不借一 枝棲。」上笑曰:「『朕今以全樹借汝』。後相高宗。」

《唐書王丘傳》:「丘十一擢童子科,他童皆專經,而丘獨 屬文,由是知名。」

陸游《南唐書蕭儼傳》:「儼,廬陵人,幼舉童子,中其科。稍 長,命為祕書省正字。」

《宋史趙上交傳》:「上交拜禮部侍郎,再知舉,時樞密使 王峻用事,嘗薦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選士失 實,改太子詹事。」

《郭忠恕傳》:「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陽人。七歲能誦書屬 文,舉童子及第,尤工篆籀。弱冠,漢湘陰公召之,忠恕 拂衣遽辭去。」

《王濟傳》:「濟父恕,後唐時童子及第。開寶中知秀州。會 盜起,城陷,為盜所殺。」

《李若谷傳》:「若谷子淑,年十二,真宗幸亳,獻文行在所。 真宗奇之,命賦詩,賜童子出身,試祕書省校書郎,寇 準薦之,授校書郎、館閣校勘。」

兒《世說》:楊億十歲,太宗召見,謂曰:「卿久離鄉里,得無 念父母乎?」曰:「臣見陛下,如臣父母。」

《聞見前錄》:賈黃中,唐相耽四世孫也。年七歲以童子 舉及第,李文公昉贈之詩曰:「七歲神童古所難,賈家 門戶有衣冠。十人科第排頭上,五部經書誦舌端。見 榜不知名字貴,登筵未識管絃歡。從今穩上青雲去, 萬里誰能測羽翰。」至太平興國中,遂參大政。

《宋史賈黃中傳》:「黃中幼聰悟,方五歲,父每旦令正立 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六歲,舉童子科』。」 《避暑錄話》:「晏元獻、楊文公皆神童,元獻十四歲,文公 十一歲,真宗皆親試以九經,不遺一字。此豈人力可 至哉?」神童不試文字。二公既警絕,乃復命試以詩賦。 元獻題出,適其素嘗習者,自陳請易。文公初試一賦 立成。繼又請,至五賦乃已。皆古所未聞也。

《夢溪筆談》:晏元獻公為童子時,張文節薦之於朝廷, 召至闕下,適值御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 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賦,有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 愛其不隱。

《揮麈後錄》。《真宗實錄》召試神童蔡伯俙,授官之後,寂 無所傳。明清因於故書中得其奏狀一紙,今錄於此: 司農少卿、管勾江州太平觀蔡伯俙奏:「臣輒陳愚懇, 仰瀆睿聰,退省𠎝尤,甘俟竄殛。臣見係知州資任,乞 管勾宮觀,奉敕授前件差遣,於舒州居住。自熙寧八 年八月三日到任。伏念臣先於大中祥符八年真宗」 皇帝遣內臣毛昌達宣召賜對,試誦真宗皇帝御製 歌詩,即日蒙恩釋褐授守祕書省正字。臣遭遇之年, 方始三歲。及賜臣御詩云:「七閩山水多才俊,三歲奇 童出盛時。」終篇後批:「閏六月十五日敕賜,見刊刻在 本家收祕。續蒙宣赴東宮,侍仁宗皇帝讀書,朝夕親 近,頗歷歲年。以臣父龜從進士及第」,臣幼小,難以住 京,因乞將帶出外,又蒙恩賚優渥。其後臣年一十七 歲,以家貧陳乞差遣,仁宗皇帝聖念矜憐,特依所乞, 仍有旨,「餘人不得援例。」自茲累歷任使,今來本任至 來年二月當滿,切念臣幼稚,幸會效官從事,勉勵愚 拙,今已白首。重念臣生事蕭條,累族重大,又無得力 兒男可以供侍,一日「捨祿無以為生。幸遇皇帝陛下 至仁至治,無一物失所,其於老者,惠卹尤深。臣以祥 符八年三歲甲子庚申節,未至衰老。欲望聖慈特賜 許臣再任管勾江州太平觀一任,覬仍廩稍,得養單 貧,祗飭閨門,相傳忠孝,庶幾補報,以盡餘齡。候敕旨。」 蓋元豐初計其年尚未七十。司農少卿,今之朝議大 夫也。碌碌無所聞,豈非聰明不及於前時耶?御詩《明 清偶記》其全篇:「七閩山水多才俊,三歲奇童出盛時。 家世應傳清白訓,嬰兒自得老成姿。初當移步來朝 謁,方及能言便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青雲千里看 前期。」後閱朱興仲《續歸田錄》云:伯俙字景蕃,與晏元 獻俱五六歲以神童侍仁宗於東宮。元獻自初梗介, 蔡最柔媚,每太子過門蘭高者,蔡伏地令太子履其 背而登。既踐祚,元獻被知遇,至宰相。蔡竟不大用,以 舊恩常領郡,頗不循法令,或被劾取旨,上識其姓名, 必曰:「藩邸舊臣,且令轉官。」凡更四朝,元符初致仕,已 八十歲矣。監司薦之,乞落致仕與宮祠,其辭略云:「蔡 伯俙年八十歲,食祿七十五年。」余謂人生名位固可 得,罕得綿長如此者。以上《朱錄》中語,因併載之。 《宋史何正臣傳》:正臣,字君表,臨江新淦人。九歲舉童 子,賜出身。

《胡穎傳》:穎字叔獻,潭州湘潭人。父𤩰,娶趙方弟雍之 女。穎自幼風神秀異,機警不常,趙氏諸舅以其類己, 每加賞鑒。成童即能背誦諸經,中童子科。復從兄學 弓馬,母不許,曰:「汝家世儒業,不可復爾也。」遂感勵苦 學。尢長於春秋,紹定五年登進士第。

《李伯玉傳》:「伯玉歷官權禮部尚書兼侍讀。嘗請罷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