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5 (1700-1725).djvu/11

此页尚未校对

方,歷世久遠,譜系不明,恐有冒濫之弊?」臣嘗考《春秋》 之時,莒人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然則曾子去 受姓之祖甚近也。後世凡曾姓者,孰非曾子之子孫 乎?又訪得正德年間,今都御史錢宏任山東按察司 僉事,巡歷至嘉祥,謁曾子祠墓。因令有司訪求附近 編氓中曾姓者,得一農夫於深山中,貌甚朴野,詢之, 果曾子之後也。不知錢宏當時,何不請於朝,而復使 之淪沒耶?必以其人鄙陋,不可廁於衣冠之列故耳。 臣愚以為先王興滅繼絕,崇德報功,其意甚廣,其道 甚遠,不當因其子孫無賢而遂已也。臣自入仕以來, 見三氏子孫來朝,輒有感於衷,耿耿不忘,幾三十年。 茲者恭遇皇上釐正孔廟祀典,一洗前代陋規,重勞 聖駕臨幸國學,躬身釋奠之禮。臣謬以章句之儒,得 預俎豆之事,欣榮鼓舞,不能自已,乃敢陳其愚見,仰 瀆宸嚴。夫亦數千載未備之典,必有待於今日。歟乞 敕內閣、禮部議擬,取自聖裁,准照弘治間顏、孟二氏 事例,訪求曾氏子孫相應者一人,授以翰林院「《五經》 博士,世世承襲,俾守曾子祠墓,以主祀事」,斯文幸甚!

為儒臣冒襲搆爭乞賜勘究以正恩典以杜僥

《倖疏           》李盛春。

「臣惟大聖大賢之後,國家特世廕其官,以祀守廟墓、 重儒先也。官必嫡襲,嫡絕而以次支及,大都必勘結 詳明,族屬平服,永無爭議,乃許襲之,防詐冒也。廕典 所關,法例具存,雖有大奸巨猾之徒,通賄營求,干權 鑽刺,誰得而紊冒其間者?乃今山東兗州府嘉祥縣 近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曾袞朦朧冒襲之弊,則大有」 可議者。臣待罪該科,職司糾駁,偶有睹聞,不得不為 皇上陳之。臣八月十七日進科,見有原任博士曾質 粹孫曾繼祖投揭一書,名曰《叫天錄》。至九月初一日, 袞亦投揭,次日接到繼祖一本,奏乞天恩懲冒襲,正 苗裔,以昭國法事。奉聖旨:「禮部知道。」臣參看得奏揭 情詞,竊謂曾參後裔,今是何嫡支,繼「祖應否承襲,自 有譜系可查,未敢妄擬。姑就各具揭帖,以理法質之, 則袞之襲有可議者。」五。揭稱「曾參原籍山東,至十五 世孫曾據挈家遷江西,居廬陵諸郡。嘉靖十三年,世 宗肅皇帝遍求天下質粹,始自江西保送承廕博士, 當是時,查袞業已為永豐縣學生員矣,果使係嫡,即 宜應訪告明本省衙」門起送。胡乃與伊親兄曾嵩於 提學副使考審時,俱稱生長南方,不樂北徙,具結送 質粹赴部,奏准顏、孟二氏例,世襲翰林博士。夫袞不 爭於質粹未受新廕之先,乃閱二十餘年而後搆爭 於其孫繼祖,則當時觀望憚遷之意,與近來乘機冒 襲之情,概略可見。此大可議者一也。袞揭質粹原係 支派「借襲,而繼祖則謂曾氏故無博士,自質粹始。臣 愚以為凡始受廕之人,即異日子孫世襲張本兄儒 廕美秩,誰肯安心借人使質粹以支派冒襲,就當於 其存日告爭?若今繼祖奏結事體然,何故嘿嘿至其 沒後而始爭襲之也?」又使袞果當襲,曩應貢具奏時, 該部何以參看得曾袞應貢來京,意圖爭「襲,似難馮 信」等語。夫該部之批參,想緣違例遲難而始襲,顯然 冒爭。此大可議者二也。儒廕熙朝重典,比別廕不同 而曾氏系在山東江西,必當取兩省勘結二氏合族 情詞,乃為無弊。據揭袞奏行江西不行山東,專取親 屬保結,而不同質粹一支對理則偏徇之情難憑朦 朧之弊莫掩。此大可議者「三也。廕襲之法,嫡絕次承, 兄終弟及,例也。繼祖揭袞,見有親兄曾嵩,而袞、揭不 辨,則嵩在可知,即袞支當襲,前此曾嵩應貢時,胡不 奏襲博士,而甘選永淳縣訓導。廕不先親兄而遽及 弟,弟反承宗廕,而顧違兄,兄弟之倫廢,嫡次之序淆。 此大可議者四也。廕必嫡且賢,袞之是嫡與否,未可 知也。若以」大義論之,臣讀曾子《誠意章》,以毋自欺為 訓,及論《齊家》,則曰:「一家讓,一國興,讓。」若袞非嫡冒襲, 則既欺其心,又欺其族,又欺其兄,悖祖參毋自欺之 訓矣。倡劫爭而寡恬退,悖祖參一家讓之訓矣。再考 曾參《易簀》一事,竊歎古大賢雖死猶不失其正,乃事 親貴於養志,其作法垂訓類如此。袞襲非其正,逆志 決不欲也以之祀守廟墓肯歆其祀而妥靈地下耶 此大可議者五也。袞儒先之後業儒者類多懷反烏 之情以故該部止據該省衙門勘結題覆袞幸得襲 今官臣何獨敢苛責為也但以襲廕必須正當恩典 豈容詐冒一有詐冒即再易之不為嫌要於其當使 不可爭若袞冒襲而不行參究恐將來覬覦之徒,未 必不比例奏擾之紛紛也。參照博士曾袞,系叨賢裔, 行埒市徒,安土憚遷。初已無追遠之念,乘機攘奪,繼 乃萌穿窬之心。越次以襲官,故為不弟。搆爭而冒襲, 似屬欺公;即其老猾以遍干,顯是僥倖而苟免。所當 參究,以儆許冒者也。伏乞敕下該部,即行山東、江西 撫按,復令所屬司府縣學衙門,虛心秉公,毋以近經 題袞為嫌。務查《曾氏族譜》,拘集合族對理,取具三氏 並各甘供結,實實應襲,嫡支送部另題請奪。庶世襲 永杜後爭,恩廕不致冒襲。雖所謂《愛禮法》即所以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