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准:「江南、浙江、湖廣、江西、福建、廣東、陝西七省州縣錢糧難清,令督撫將所屬州縣官員內選擇循良慈惠、徵糧有法者,保題調補。三年內果能經徵、帶徵,錢糧全完、興利除弊者,督撫據實具題,准其即陞。」 《八旗官員陞除凡滿洲都統》員缺,康熙二十三年題准,滿洲補授漢軍旗分都統、副都統,亦得一併開列具題。《凡蒙古都統、〈漢軍都統〉》員缺,康熙二十三年議定,將本旗《前鋒統領》《護軍統領》《滿洲蒙古副都統》《漢軍副都統》、提督職名開列具題。凡前鋒統領員缺,「康熙二十三年議定將本翼護軍統領職名開列具題。」 凡護軍統領員缺,「康熙二十三年題准,滿洲補授漢軍旗分副都統,亦得一併開列具題。」 凡前鋒參領、護軍參領、《滿洲蒙古驍》騎參領、漢軍參領員缺,康熙二十三年議定,將滿洲漢軍應陞官員擬補。凡漢軍副都統員缺,康熙二十三年議定,將滿洲長史、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論俸擬八員,漢軍參領論俸擬二員,并總兵官職名開列。凡佐領員缺,康熙二十三年題准,佐領因軍務革職,雖係世承佐領,亦不令伊子孫管理,仍令伊兄弟及兄弟之子孫管理。如無其人,方令伊子孫管理。又令若係世承佐領內因增丁分編之佐領,即於佐領兄弟內不拘職官甲兵補授。如兄弟內無堪管之人,乃於本旗內別選人員補授。其舊管世承之佐領有不稱職者,聽該都統不時糾參黜革。至湊編佐領、仍於本旗內選擇賢能官員補授。凡守陵國戚,康熙二十三年議定、國戚子孫內有堪任用者、遇

京城

盛京等處驍騎校《撥什庫》缺出,酌量錄用。都司

衛所《通例》凡陞員離任。康熙二十三年議准武官交代時有前官任內那移,後官交代後始行查報或上司逼勒新官交代等項情弊,俱照文官例處分。

康熙二十四年

《大清會典》滿缺陞補、除授,凡內閣中書。康熙二十四

「年題准內閣會同吏部考取。凡翰林院筆帖式員缺,康熙二十四年題准,吏部會同翰林院考試。」 凡漢軍官員,舊例有補授漢缺者,康熙二十四年議准,外官缺仍照常錄用,京官漢缺停其陞補。《漢缺選法》,凡內閣中書舍人,康熙二十四年議准,中書照京官例驗到候補,若驗到後有願回籍者,准其給假,俟到京日,仍以前驗到次序擬補。如驗到後私自回籍,補官一月以上不到任者,照赴任遲延例議處。凡翰林院待詔、孔目員缺,舊例將教職論俸陞補。康熙二十四年議准,待詔缺,將候補國子監學正等項官員。孔目缺,將候選官員內應陞孔目者考試能文善書之人擬補,漢缺推陞。凡各道官。康熙二十四年議准:直隸守道缺出,將應陞及現任鹽運司運使、按察司副使、僉事開列具題。巡道缺出,將布政司參議、知府、五部郎中開列具題。又議准:保舉薦舉各官,照例開列實蹟。第一條,必註明「不加泒火耗。第二條,必註明實心奉行。」

上諭、「每月吉、聚眾講解、方准列薦。凡官員迴避舊」

「例。在外推陞者,該督撫咨送印結;在京補授者,取同鄉京官印結,旗下取該都統等印結,到部具題,准其迴避。」 康熙二十四年議准:選補京缺應行迴避官員,停其取印結具題,即於掣籤時將迴避情由呈明,有應得別缺,許其掣籤改補。若無可改之缺,亦即准其迴避,將原缺歸於下月。於掣籤後隨即移咨該衙門「查明。倘有規避等情,從重議處。」 迴避之員,如係雙月,仍歸雙月;如係單月,仍歸單月。至掣補外缺官員,仍遵舊制。凡海上投誠官舊例迴避浙江、福建、廣東全省及直隸江南、山東所屬沿海地方,直隸通薊道所屬寶坻縣、豐潤縣、武清縣、梁城所軍糧城,天津道所屬滄州、慶雲縣、鹽山縣、靜海縣、天津「衛,永平道所屬山海關,灤州,撫寧縣,昌黎縣,樂亭縣,山海衛,江南蘇州、松江全府,常州府及所屬武進縣,無錫縣,江陰縣,靖江縣,鎮江府及所屬丹徒縣、丹陽縣;淮安府及所屬海州,山陽縣,安東縣,鹽城縣、沐陽縣,贛榆縣;揚州府及所屬江都縣,儀真縣,泰興縣,泰州,通州,興化縣,如皋縣,海門縣,蘇州衛,太倉衛,鎮海衛,金山衛,鎮江衛,揚州衛,儀真衛,通州守禦所,泰州守禦所,興化守禦所,淮安衛,大河衛,山東濟南府屬海豐縣,利津縣,霑化縣,青州府屬樂安縣,壽光縣,諸城縣,日照縣,安東衛,萊州府與巡海道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