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7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十九卷目錄

 銓衡總部藝文一

  置官選職疏        漢韋彪

  官才議        魏夏侯太初

  論魏九品官人疏      晉劉毅

  吏部尚書箴         傅元

  九品議           潘岳

  答諸求官人書       陳徐陵

  論停年格疏       北魏辛雄

  求賢審官疏        唐魏徵

  論選舉疏         魏元同

  論職官多濫疏       韋嗣立

  吏部革弊策        白居易

  審官策           前人

  大官乏人策         前人

  山公啟事賦        李子卿

  銓衡論           牛希

  論選部          宋呂誨

  任官惟賢材賦       范仲淹

  資格策           孫洙

  請復內外官司舉官法    王巖叟

  請復封駮          包拯

  請先用舉到官        前人

  請廣南添差職官二首   前人

  請不用苛虐之人充監司二首前人

  論縣令輕授         前人

  論包拯除三司使      歐陽修

  議官           李清臣

  正長各舉屬官詔       曾鞏

  吏部尚書制         前人

  論堂除之弊        劉安世

  論銓選之害         葉適

  選法論二首      楊萬里

  銓選資格策         陳亮

銓衡典第十九卷

銓衡總部藝文一

《置官選職疏》
漢·韋彪

章帝時,吏多以苛刻為能,又置官選職,不必以才,因盛夏多寒,乃上疏諫曰:

臣聞政化之本,必順陰陽。伏見立夏以來,當暑而寒, 殆以刑罰刻急,郡國不奉時令之所致也。農人急於 務,而苛吏奪其時;賦發充常調,而貪吏割其財,此其 巨患也。夫欲急人所務,當先除其所患。天下樞要,在 於《尚書》,尚書之選,豈可不重?而間者多從郎官,超升 此位。雖曉習文法,長於應對,然察察小慧,類無大能。 「宜簡嘗歷州宰,素有名者,雖進退舒遲,時有不逮,然 端心向公,奉職周密,宜鑒嗇夫捷急之對,深思絳侯 木訥之功也。」往時楚獄大起,故置令史,以助郎職,而 類多小人,好為姦利。今者務簡,皆可停省。又諫議之 職,應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補益於朝者,今或從 徵試,軰為大夫。又御史遷外,動據州郡,並宜清選其 任,責以言績。其二千石視事雖久,而為吏民所便安 者,宜增秩重賞,勿妄遷徙,惟留聖心。

《官才議》
魏·夏侯太初

「夫官才用人,國之柄也。故銓衡專於臺閣,上之分也; 孝行存乎閭巷,優劣任之鄉人,下之敘也。夫欲清教 審選,在明其分敘,不使相涉而已。何者?上過其分,則 恐所繇之不本,而干勢馳騖之路開;下踰其序,則恐 天爵之外通,而機權之門多矣。」夫天爵下通,是庶人 議柄也;機權多門,是紛亂之原也。自州郡中正品度 官才以來,有年載矣。緬緬紛紛,未聞整齊,豈非分敘 參錯,各失其要之所繇哉!若令中正但考行倫輩,倫 輩當行均,斯可官矣。何者?夫孝行著於家門,豈不忠 恪於在官乎?仁恕稱於九族,豈不達於為政乎?義斷 行於鄉黨,豈不堪於事任乎?三者之類,取於中正,雖 不處其官名,斯任官可知矣。行有大「小,比有高下,則 所任之流,亦煥然明別矣。奚必使中正干銓衡之機 於下,而執機柄者有所委仗於上,上下交侵,以生紛 錯哉?且臺閣臨下,考功校否,眾職之屬,各有官長,旦 夕相考,莫究於此。閭閻之議,以意裁處,而使匠宰失 位,眾人驅駭,欲風俗清靜,其可得乎?天臺縣遠,眾所 絕意,所得至者,更在側近,孰不修飾以要所求?」所求 有路,則修己家門者已不如自達於鄉黨矣;自達鄉 黨者已不如自求之於州邦矣。苟開之有路,而患其 飾真離本,雖復嚴責中正,督以刑罰,猶無益也。豈若 使各帥其分,官長則各以其屬能否獻之臺閣,臺閣 則據官長能否之第,參以鄉閭德行之次,擬其倫比, 勿使「偏頗。中正則唯考其行跡,別其高下,審定輩類, 勿使升降。臺閣總之,如其所簡,或有參錯,則其責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