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善,廢褒貶之義,任愛「憎之斷,清濁同流,以植其私,故 反違前品,大其形勢,以驅動眾人,使必歸己。進者無 功以表勸,退者無惡以成懲,懲勸不明,則風俗污濁, 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銳人事?損政」八也。由此論 之,選中正而非其人,授權勢而無賞罰,或缺中正而 無禁檢,故邪黨得肆,枉濫縱橫。雖職名中正,實為奸 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損。或恨結於親親,猜生於骨肉, 當身困於敵讎,子孫離其殃咎。斯乃歷世之患,非徒 當今之害也。」是以時主觀時立法,防姦消亂,靡有常 制。故周因於殷,有所損益;至於中正九品,上聖古賢, 皆所不為。豈蔽於此事而有不周哉?將以政化之宜, 無取於此也。自魏立以來,未見其得人之「功,而生讎 薄之累。毀風敗俗,無益於化。古今之失,莫大於此。」愚 臣以為宜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 美制。

《吏部尚書箴》
傅元

明明王軌,制為九秩。君執常道,臣有定職,各有攸司, 乂用不忒。貴無常尊,賤不恆卑,不明厥德,國用顛危。 昔舜舉禹咎繇,而俊乂在官;湯舉阿衡,而不仁流屏。 且表正而象平,日夕而景側。處喉舌者,患銓衡之無 常,不患於不明。故曰「無謂隱微。」廢公任私;無好自專, 違眾取怨。是以古之君子,無親無疏,縱心大倫,修己 「以道,弘道以身。《易》貴好爵,《書》慎官人。官不可妄授,職 不可闇受。能者養之致福,不能者弊之招咎。」衡臣司 書,敢告左右。

《九品議》
潘岳

天生烝民而樹之君,使司牧之,勿失其性。君不獨治, 於是乎建牧立監,陳其輔佐,故曰:「天工人其代之。」然 則高官厚祿,非明崇賢所以興治;卑位下役,非為鄙 愚所以供職。雖或開榮辱之門,有爭競之弊,而百王 莫之能易者,此道不可以二故也。方今天下隆平,四 海攸同,薦賢達善,各以類進。夫觀民宣化,為治之本, 雖實小邑,猶須其人。又中正之身,優劣懸殊,苟知人 者智,則不知者謬矣。莫如達官,各舉其屬。方嶽九列, 朝所取信,郡守雖輕,有刺司存,舉之當否,實司其事。 考績累名,施黜陟焉。進賢受賞,不進賢甘戮。沮勸既 明,則人自為謀,庶公道大行,而私謁息矣。

《答諸求官人書》
陳徐陵

天康元年,陵遷吏部尚書,領大著作。陵以梁末以來,選授多失其所,於是提舉綱維,綜覈名實。時有冒進求官,諠競不已者,陵乃為書宣示,自是眾咸服焉。時人比之「毛玠。」 其《書》曰:

自古有吏部尚書者,品藻人倫,簡其才能,尋其門冑, 逐其少多,量其官爵。但古來數千年,非無明時也,非 無明主也。自有才用雖美,階級不通;門戶雖高,官資 殊屈。若斯人者,其例甚多。請問諸君,此是何義?夫一 千錢一斛米之多少,猶關相祿,況復皇朝官爵,理係 元天,《內典》謂之為業,《外書》稱之「為命。」五行有驛馬之 言,六甲有官鬼之說。必令驛馬時發,官鬼剋身,所望 偕榮,便當果遂。如其不爾,決是難諧,豈可改《尚書》作 官鬼,驅老僕為驛馬耶?若見問尚書,何不分判用與 不用,許與不許?僕答云:「君非屈滯,豈可相期,決言應 果?」若今驛馬差爽,便是乖信。此關君命,僕何以相答 耶?若朝散之流,行止之屬,門戶相似,人才不殊,選家 斟酌,無能為爾。若陟大位,清官悉由元命。夫人君賓 用,並是前緣。故宋文帝云:「人豈無運命,每有好官缺, 輒憶羊元保。」梁武帝云:「世聞人言有目色,我特不目 色范悌。」自此而論,豈非前業?且世諺云:「圖官在亂世, 覓富在荒年。」梁孝元帝承侯景之凶荒,王太尉接荊 州之禍敗,爾時喪亂,無復典章,故使官方窮此紛雜。 自紹泰太平及永定中,聖朝草創,爾時州州自帝,郡 郡稱王,天下干戈,尚無條序。兼以府庫空虛,賞賜懸 乏,白銀之寶難得,黃紙之板易營。假以官榮,代於錢 絹,義在撫綏,無計多少。又有非舊非勳,非地非才,託 節將而求官,因時人以買位。賣官既賤,皆為清顯,故 員外「常侍,路上比肩;諮議參軍,市中無數。四軍五校, 車載斗量」,豈是朝章,應其如此?今衣冠禮樂,日富年 華,主上體成王之風,太傅弘周公之德,東西南朔,畏 我王威。時既清矣,世既平矣,何可猶作亂世意,而覓 非分之官耶?凡人所以稱屈滯者,身已不無寸能,官 又不及父祖。既是明時,可以於邑,所見諸君,多踰本 分,猶言太屈,未喻高懷。若問梁朝朱領軍等,並為卿 相,此不踰其本分耶?此天子所用,非關選序舊章。秦 有車府令趙高,直為丞相,漢有高廟令田千秋,亦為 丞相,此復可為例耶?僕七十之歲,朝思夕計,並願與 諸賢為真善知識,曾無嫌隙,差可周旋,非欲令君作 此怨訴。但既忝衡流,應須粉墨,庶其允當,無負朝寄 耳。去年疾患,亦餘氣息,不能相答,通作此書,所望諸 賢深明鄙意。徐君白。

《論停年格疏》
北魏·辛雄

「帝王之道,莫尚於安民;安民之本,莫加於禮律。禮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