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甚非朝廷求治之本意也。兼訪聞所闕職官祇二十 餘州,每州各置一員,事理至便。所貴關掌郡務,以安 異俗。伏望聖慈令檢會臣先進劄子,速賜施行。

《請不用苛虐之人充監司》
前人

「臣竊見諸道轉運司自兼按察及置判官以來,并提 點刑獄等體量部下官吏,章疏相繼,頗傷煩碎。兼聞 審刑院、大理寺近日奏案尢多倍於往年,況無大段 罪名,並是掎摭微累,不辨虛實,一例論奏。孤弱無援 者則按以深文;權勢豪猾者則縱而不顧。內則徇一 身之利以殖其私,外則竊振職之名以圖其進。效尢」 無恥,惟恐不及。至有公清守節之人,或不曲事左右, 為眾所嫉者,即被加誣,搆成其罪。遂使守己之士或 負終身之玷,可不痛惜哉!且治平之世,明盛之君必 務德澤,罕用刑法。故《董仲舒》曰:「陽為德,為春夏,當和 煦發生之時;陰為刑,為秋冬,在虛空不用之處。」以此 見天任德不任刑也。王者亦當上體天道,下為民極, 故不宜過用重典,以傷德化。昔暴世法網嚴密,動罹 酷害,不恤民命,卒致潰亂。《老子》曰:「其政察察,其民缺 缺;其政悶悶,其民淳淳。」臣願聖明鑒於此言而無忽 焉。方今民力凋殘,國用窘迫,乃若專用刻薄好進之 吏,則民不聊生,竊恐非國家之福也。雖朝廷累降詔 命約束,罕或遵稟,此「弊不去,為患寖深。欲望聖慈宣 諭執政大臣,應轉運、提刑等,並令精選廉幹中正之 人,以充其職,苛細矯激之輩,屏而不用,天下幸甚。」

臣先曾上言,「以諸道轉運使自兼按察及置判官以 來,并提點刑獄等體量部下官吏,頗傷煩碎。兼審刑 院、大理寺奏案尤多倍於往年,況無大段罪名,並是 掎摭微累,不辨虛實,一例論奏。此蓋苟圖振舉之名, 以希進用之速爾。遂使天下官吏,各抱危懼。其廉慎 自守者,則以為不才;酷暴非法者,則以為幹事。人人 相效,惟恐不逮,民罹其患,無所訴告,殆非陛下委任 之本意也。其被體量之事,或智慮所不及,或人情偶 不免,若非切害,亦可矜憫,雖欲改過,其路亡繇,豈不 痛惜哉!兼訪聞天下茶鹽酒稅,逐處長吏曲徇轉運 使之意,以求課額羨溢,民則例遭配買,商旅則倍行 誅剝,為國斂怨,無甚於此。且朝廷設按察提刑之職, 蓋欲去貪殘之吏,撫疲瘵之俗,今乃務為苛細,人不 聊生,竊恐未為國家之福也。比者幸屬郊禋盛禮,大 霈慶澤,欲乞於赦書特行約束,凡官吏先被體量者, 情非重犯,咸許自新,後或不悛,必置於法,庶使悔過 之人,免負終身之累。其諸處茶、鹽、酒稅,亦乞除元額 外,不得擅增課利,騷擾人戶。應係自來諸般調率,且 乞權罷,以安海內生靈之心。伏望聖慈少賜省察。」

《論縣令輕授》
前人

臣聞「古之所重,為民父母者,縣令耳。今之所賤,而不 能振起風教者,亦縣令耳。蓋擢用之際,未精其選,凡 有清流素望,或稍挾權勢之人,即苟謀他官,恥為縣 令。但庸人下品,甘於其職,雖郡吏隸卒,皆能訶制,苟 免罪戾之不暇,欲振起風教,為民父母,其可得乎?且 今朝廷仕進清選,大臣子弟偶緣文墨,或希辟命,即 自下僚擢陞館職。不然,才出外任,列為銓判,不繇為 縣,便作通判。知州,洎為長吏,昧於民情,懵然其間,不 知治道之出。況四方多務,令長,尢在得人。欲乞今後 貼職并僉判及京朝官,凡歷仕中不曾任縣令、親民 官者,不得便為長吏按察之官,且令知縣方得入通 判、知州。如此,則宰邑得其人,長吏亦不能倖求而至。」

《論包拯除三司使》
歐陽修

臣聞「治天下者,在知用人之先後而已。用人之法各 有所宜。軍旅之事先材能,朝廷之士先名節。軍旅主 成功,惟恐其不趨賞而爭利;其先材能而後名節者, 亦勢使之然也。朝廷主教化,風俗之厚薄,治道之汙 隆,在乎用人,而教化之行於下也,不能家至而諄諄 諭之,故常務尊名節之士,以風動天下,而聳勵其偷 薄。夫所謂名節之士者,知廉恥,修禮讓,不利於苟得, 不牽於苟隨,而惟義之所處。白刃之威有所不避,《折 枝之易》有所不為,而惟義之所守。」其立於朝廷,進退 舉止,皆可以為天下法也。其人至難得也,至可重也。 故為士者當貴名節以自重其身,而君人者亦當全 名節以養成善士。《伏見陛下近除前》「御史中丞包拯 為三司使,命下之日,中外喧然,以為朝廷貪拯之材, 而不為拯惜名節,然猶冀拯能執節守義,堅讓嫌疑, 而為朝廷惜事體。數日之間,遽聞拯已受命,是可惜 也,亦可嗟也。拯性好剛,天姿峭直,然素少學問,朝廷 事體或有不思。至如逐其人而代其位,雖初無是心, 然見得不能思義,此皆不足怪。若乃嫌疑之跡,常人 皆知可避,而拯豈獨不思哉!昨聞拯在臺日,嘗自至 中書詬責宰相,指陳前三司使張方平過失,怒宰相 不早罷之,既而臺中寮屬,相繼論列,方平由此罷去, 而以宋祁代之。又聞拯亦曾彈奏宋祁過失,自其命 出,臺中寮屬又交章力言,而祁亦因此而罷,而拯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