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二十卷目錄

 銓衡總部藝文二

  吏部箴          明宣宗

  銓選           何喬新

  久任銓曹以敘庶官疏    胡叔廉

  議久任          夏良勝

  閣員宜推疏        陸光祖

  用士議          張爾公

  駮科臣專任科貢疏      前人

  保舉議           前人

  上論特用書         前人

 銓衡總部藝文三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 唐盧僎

  送崔員外黔中監選     綦毋潛

  送楊少府赴選        李白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贊府赴選 岑參

  送孟十二倉曹赴東京選    杜甫

  送田濟之揚州赴選     皇甫冉

  送李庚先輩赴選      劉禹錫

  送陶少府赴選       李群玉

  銓試後徵山別業寄源侍御   殷寅

 銓衡總部紀事一

銓衡典第二十卷

銓衡總部藝文二

《吏部箴》
明·宣宗

《周官》六卿,其長太宰,統治百寮,以熙功載。漢設選部, 官置尚書,有佐有屬,代襲弗渝。致治之本,實資用賢, 甄拔簡任,爾持衡銓,爾惟敬之,務公戒私,善爾勿蔽, 才爾勿遺,必黜憸邪,必進忠貞,用舍適宜,治由汝興。 苟或貿貿,弗博詢采,謀面而用,弗究其內,玉石不分, 臧否莫明,治之弗興,亦由汝成。度德定位,乃稱任使, 小知大受,官罔或弛。精爾識鑒,勵爾正直。相予于治, 夙夜無斁。

《銓選》
何喬新

「致治之要必資於賢才,得賢之道必由於銓選。蓋賢 才用則上無廢事矣,銓選精則下無遺才矣,為治之 道,孰有外於此哉?成周之世,卿大夫舉賢能而賓其 禮,司徒教三物而興諸學,司馬辨官材以定其論,太 宰詔廢置而持其柄,內史贊予奪而貳其中,司士掌 其版而知其數,此皆古之法也。」漢以郡縣守相之高 「第者,然後為二千石,二千石有治行者,然後為九卿, 九卿之稱職者,然後為御史大夫。」然張釋之十年不 得調,揚雄三世不徙官,賈誼歲中超遷至大中大夫, 公孫弘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未始有資格之拘也。 成帝時,置常侍曹尚書一人,主公卿;二千石曹尚書 一人,主郡國,而銓曹之名始於此焉。光武改常侍曹 尚書為吏部尚書,而專主選舉,所用者必以歲月先 後之次,尚書從而簡試之。魏文帝時,陳群立九品官 人之法,州縣皆置中正以定其選。行修或以五升四, 以六升五,行虧則降者亦然。及其弊也,惟知閥閱,不 辨賢愚。隋制,尚書舉其大者,侍郎舉其小者,六品以 下咸吏部所選。《唐文》選,吏部掌之,武選兵部掌之,皆 為三銓之法。在尚書則典其一,在侍郎則分其二,其 綱維所係,不過二端:一曰試法,二曰「集法。」試以訂其 實,集以限其來。已集而試,察其書判,既試而銓察其 身言,此試法也。期以十月,畢以三月,此集法也。其後 裴光庭作《循資格》,以矯試法之弊,陸宣公立《計闕例》, 以救集法之偏。然躡級限年,賢愚一概,於是有四十 而從仕、六十而未離一尉者矣。宋朝典選之職有四: 文選曰審官東院、曰流內銓;武選曰審官西院、曰流 外銓。元豐定制,合東西審官之院而歸之左右尚書, 合流內三班之事而歸之左右侍郎,於是吏部有四 選之法焉。嗟夫!馬有騏驥駑駘,惟伯樂為能識「玉有 瓊玖」碔玞,惟卞和為能辨銓衡者誠能澄其慮如冰 鑑,平其心如權衡,如毛玠在魏而典選清正,如山濤 在晉而甄拔人物,則何患不得賢才以為用哉!

《久任銓曹以敘庶官疏》
胡叔廉

伏睹聖諭有曰:「為政在愛民,愛民必選賢守令。」今選 之者每不盡心,以致官非其人,民受其害。欽此。夫陛 下所謂選賢守令者,非今之銓曹乎?曹中之最要者, 一以進賢,一以退不肖,為冢宰耳目手足之寄之助, 則文選、考功二司郎中是也。夫人才在下,賢否若是 其不一,知人之道,古今所難。奈何任選人之責者,當 事不過一年,迨其事方熟而遷已及。縱使能竭精盡 力而欲調停,一歲之間可盡週乎?無何而新者以繼, 則又是一番意見矣。此守令之選,每不得人而上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