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Template:GJTSJCKZlink選殘人盧怡、裴敦復等十數人,無何皆入臺省,眾以 為知人。」

《國史補》:開元中,薛據自恃才名,於吏部參選,請授萬 年錄事。諸流外官共見宰執,訴云:「錄事是某等清要 官,今被進士欲奪,則某等色人無措手足矣。」遂罷黜。 自開元二十年吏部置南院,始懸長名,以定留放。時 李林甫知選,寧王私謁林甫曰:「就中乞一人。」林甫責 之。於是榜云:「據其書判,自合得留。」緣屬寧王,且放《冬 集》。

《冊府元龜》:李義府為中書令,賣官鬻爵,有占候。人言 義府宅有獄氣,積錢二千萬可壓勝。遣其子津召長 孫無忌之孫延,謂曰:「相為得一官。」數日詔書當出。五 日果拜司監,乃取延錢七百貫。

《舊唐書元宗本紀》:「天寶十二載,楊國忠於尚書省注 官。注訖,於都堂對左相與諸司長官唱名。選人鄭懟 等二十餘人,以國忠銓注無滯,設齋於勤政殿下,立 碑於尚書省門。」

《文獻通考》:楊國忠以右相兼吏部尚書,建議選人視 官資書判,狀跡功優,宜對眾定留放。乃先遣吏密定 員闕。一日會左相及諸司長官於都堂注唱,以誇神 速。或於宅中引注虢國姊妹,垂簾觀之,或有老醜者, 指名以為笑,士大夫遭詬恥。故事,兵、吏部注官訖,於 門下過,侍中給事中不過者,謂之「退量。」國忠注官,呼 左相陳希烈於坐隅,給事中列於前曰:「既對注擬,即 是過門下了。」侍郎韋見素、張倚皆衣紫,與本曹郎官 藩屏外排比案牘,趨走諮事。國忠顧謂簾中曰:「兩箇 紫袍主事何如?」楊氏大噱。

肅宗即位於靈武,以崔渙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京 師未復,選舉不至,詔渙為江淮宣諭選補使,收采遺 逸,不以親故自嫌。常曰:「抑才虞謗,吾不忍為。」然聽受 不甚精,以不職罷。

《冊府元龜》:「庾準,常州人。以門廕入仕。肅宗末,昵於宰 相王縉,縉驟引至中書舍人。準素寡文學,以柔媚自 進,既非儒流,甚為儒論所薄。」

《大唐新語》:姜晦為吏部侍郎,性聰悟,識理體。舊制,吏 曹舍宇悉布棘,以防令史為與選人交通。及晦領選 事,盡除之,大開銓門,示無所禁。私引置者,晦輒知之, 召問,莫不首伏。初,朝廷以晦改革前規,咸以為不可。 竟銓綜得所,賄賂不行,舉朝歎伏。

國初因隋制,以吏部典選,主者將視其人,覈之吏事, 始取州縣府寺疑獄,課其斷決,而觀其能否,此判之 始焉。後日月淹久,選人滋多,案牘淺近,不足為準,乃 採經籍古義,以為問目。其後官員不充,選人益眾,乃 徵僻書隱義以試之,唯懼選人之能知也。遒麗者號 為「高等」,拙弱者號為「藍羅」,至今以為故事。

《唐書趙憬傳》:「憬獻審官六議,三議京司闕官,曰,今要 官闕多,閑官員多,要官以材行,閑官以恩澤,是選拔 少,優容眾也。宜補缺員,以育人材。」帝然之。

《楊於陵傳》:於陵授吏部侍郎。初,吏部程判,別詔官參 考,齊抗當國,罷之。至是尚書鄭餘慶移疾,乃循舊制。 於陵建言:「他官但第判能否,不知限員。有司計員為 留遣之格,事不相謀,莫如勿置。」於是有詔,三考官止 較科目,選至常調,悉還吏部。又請修甲曆,南曹置別 簿,相檢實,吏不能為姦。始奏選者納直給符告。居四 年,凡調三千員,時謂為「適。」

《冊府元龜》:李德裕,憲宗時為太原府司錄參軍,謂監 軍李國澄曰:「何不以近貴取事,而日滯于外閫乎?」國 澄曰:「豈所不欲,其如貧何!」乃許借錢十萬。澄初未信, 及至闕,咸如其諾。尋除中尉,遂為中人所稱。

《唐國史補》:「元和末,有敕申明,父子兄弟無同省之嫌。」 自是楊於陵任尚書,其子嗣復歷郎署,兄弟分曹者 亦數家。

裴僕射遵慶罷相知選,朝廷優其年德,令就第注官, 自宣平坊牓引仕子以及東市西街,時人以為盛事。 長慶初,吏部尚書李絳議置郎官十人,分判南曹,吏 人不便,旬日出為東都留守。自是選曹成狀常速畢。 李建為吏部郎中,常曰:「方今秀茂,皆在進士。使僕得 志,當令登第之歲,集於吏部,使尉緊縣;既罷,復集稍」 尉;望縣既罷,乃尉畿縣而升於朝。大凡中人,三十成 名,四十乃至清列,速遲為宜。既登第,遂食祿;既食祿, 必登朝,誰不欲也?無淹翔以守常限,無紛競以來奔 捷,下曹得其循舉,上位得其更歷。就而言之,其利甚 溥,議者多之。

《盧氏雜說》:崔安潛東洛掌選時,選人中不能顯其名 姓,竊顧雲:「啟事投獻者。」崔公不之知,大賞歎,召之與 語,便注一超資縣令。後有人白,崔公方悔。

《孔帖》:優人李可及擢威衛將軍。曹確曰:「太宗著令,文 武官六百四十三。謂房元齡曰:『朕設此待天下之賢 人』。文宗欲以樂工尉遲璋為主府率,竇洵直固爭,卒 授光州長史。今位將軍,不可。」帝不聽。

《東觀奏記》:「宣宗推重詞學之臣,於翰林學士恩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