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2 (1700-1725).djvu/89

此页尚未校对

方用兵,則為節度使,時崇儒學則為大學士,時急財 用則為鹽鐵轉運使,又其甚則為延資庫使。至於國 史太清官之類,其名猥多,皆無足取。其後天下多難, 朝廷以官賞功,而節鎮盛強,皆得以僕射、侍中平章 事入,銜示崇寵,謂之「外宰相。」然原其弊,孰非太宗貽 謀之過歟?夫太宗但知責房杜日閱訟牒為非宜,不 知下兼他職之已失宜也。房杜但知遜諫臣直為得 大體,不知下行選部,參掌考功、監修國史、兼領學官 之皆非體也。相臣如此,又奚論他職之冗亂哉?若乃 《六典》,原其設意,實倣《周官》,如六部尚書,所以倣周之 六卿也;尚書之下有侍郎,所以倣周六官之貳「也。郎 中之制,所以倣六屬之下大夫也;員外之制,所以倣 六屬之上士也;中書令,所以倣周之內史也;史館史 官,所以倣周之太史、少史也;祕書省,所以倣周之外 史也。」不獨此也,侍中、黃門、給事、諫議,本秦漢之制。而 尚書六曹之名,蓋自漢而始盛;散騎常侍之名,蓋自 魏而始合。唐實踵而行之,則其所謂「法古」者,又豈獨 在周哉!然是時,天子亦既倦勤,而林甫獨當國,即三 省官未嘗一日得其職,而《六典》獨具文。於是姦佞繼 踵在位,廣言利以邀恩,多立使以示寵。李傑則為水 陸運使,宇文融則為租庸使,裴耀卿則為江淮轉運 使。論度支,則以李元祐為之使;論鑄錢,則以羅文信 為之使;以至木炭則有使,青苗則有使,修書則有使。 自群牧置使而太僕不得盡其職,自戶口置使而戶 部不得專其任,無非奪有司之事者。故百司之任,最 為侵紊。甚至如御史,彈擊之司也,知太府之出納者 有之;禮部,掌禮樂之司也,分吏部之十銓者有之。至 繁複之害,則既有三公,又有尚書省,是政出於二也。 「既有六尚書,又有九寺卿,是政出於三也。且一尚書 之分,為侍郎者二,為其屬者四,是為二十四司矣。然 則何所不統?」而外又有司農、少府,則戶部職也;太常、 宗正,則禮部職也;廷尉,則刑部之屬也;大鴻臚,則禮 部之主客也;光祿勳但供良醞,則禮部之膳部也;衛 尉掌軍器儀仗帳幕,則兵部之庫部也,太僕,則兵部 之駕部也,而其餘四監,隸之禮兵,無不可者。夫天下 之事,以古準今,雖曰條具增繁,而其綱要自不可易。 苟因其職位重而分之,合而總之,其屬愈多,而統自 有要,亦無害其為善法矣。且既為漢之九卿,則不可 復合為周之《六典》。猶之周之《六典》,亦不能復別為虞 之九官。總之也要,而「屬之也詳,趨於治辦而已。」今唐 之官品,卿監視尚書,少卿視侍郎,是一職而二任之 也。又多為之統,則其勢必至於虛授而多曠,是其繁 也,乃其所以為曠也與?抑又有異焉者,自盜起兵興, 府庫無畜積,諸將出征,皆給空名告身,自開府、特進、 列卿、大將軍下至中郎將,聽臨事注名,其後又聽以 信牒受人官爵,有至異姓王者,諸軍但以職任相統 攝,不復計官資高下。及清渠之敗,復以官爵收散卒, 由是官爵輕而貨重,大將軍告身一通僅易一醉。凡 應募入軍者,一切衣金紫,至有朝士、僮僕衣金紫,稱 大官而執賤役者,則名器之濫,至是而極。迨建中初, 河朔兵挐戰,民困,賦無所出,判度支杜佑以為「救弊 莫若省用,省用莫若省官。」議入不省。元和時,李吉甫 為相,疾吏員廣,由漢至隋,未有多於今者,乃奏省冗 官八百員,吏千四百員。會昌中,李德裕復奏減州縣 佐官,凡二千餘員,衣冠去者咸怨焉。噫亦少裁昔弊 矣。然大者未釐,樽節卑小,亦奚多益乎?且自至德姑 息方鎮以來,節度使封郡王,得兼觀察及度支、營田、 招討、經略等使,而各自置副屬如本使,則權畸於外 重,而方鎮之勢成。自貞元以來,內史得掌禁兵,扈從 立功,外制方藩,內與南衙爭重。而穆宗以後,擁立者 七君,則權畸於內重,而閹豎之禍酷。是豈非官制隳 哉?蓋嘗論之,有事則有職,有職則有官理也。古以事 任人,事省「則職省,故有二職而無官。後世以人任官, 人增則官增,故有二官而無職。」有職而無官,非廢事 也,或一官而兼數職;有官而無職,非增事也,或一職 而任數人。《周官》三百六十,總而計之,為六萬三千六 百有奇,非皆具員也。考之《周禮》,名存而實不備,職具 而官不除者蓋多也。今貞觀省內外官六百四十員, 非不甚美,然員外置已見於當時,將何以一流品杜 將來哉?其後宰相或至數人,平章事或與外任一官 而數人守之,員外官至二千餘人,其末流之弊,孰非 太宗啟之哉?魏鄭公嘗以《周典》為太宗獻,太宗以為 「不井田、封建、肉刑,而欲行周公之道不可得。」是《六典》 者,太宗且未之能行。其官制自因漢魏之舊本,不與 《周典》相侔。開元初,元宗手寫六條,命張說、陸堅修撰, 經歲無成,乃命毋煚、韋述輩參撰,始以唐之百官令 式象《周禮》六官為制,而蕭嵩、張九齡、李林甫相繼知 院,至開元二十六年乃成。然則唐制與《周官》本不相 侔,《六典》特象周為制耳,如其制同,則修書朝夕可就 也,何必更易數十人,綿延十六年哉?兄唐自高宗迄 於肅宗,官名屢有因革,而元宗一人之身,三變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