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4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軍需緊急,勢難離任者,許委各道代覲,預行奏明,臨期不准題請。無事地方,不得援以為例。凡《八法處分》舊例,貪酷并在逃者,革職提問;罷軟無為,素行不謹者,革職;年老有病者,勒令休致。才力不及浮躁者,照事跡輕重,酌量降調。雖有加級紀薦,不准抵銷。順治九年題准,大計處分,官員不准還職。

順治十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年題准卓異官先行紀錄,以備優」

擢 。又題准、官員必才守俱優,督撫方會疏特舉 在京官員。六年考察之外,間行甄別。係奉

特旨舉行。順治十年、

諭在京官員、除吏禮二部侍郎、學士詹事等官、親加

「考試區別外,其六部等衙門,有年老疾病不能任事,及素行不孚眾論,或才力可外任者,俱令本衙門堂官詳察嚴核,彙送吏部、都察院,同吏科、河南道議奏。其通政司、大理寺、太僕寺等衙門堂官,開送吏部、都察院、吏科、河南道察核。其六科各道御史,吏部、都察院察核具奏。各衙門務秉公開列,俱限五日內即為」 分別。不得遲延推諉。以滋賄託 。《又》

諭「總督巡撫亦行甄別。」 又議准、考核督撫。應察其

蒞任以來、入告章奏。所行事實。奉過

諭旨與舉劾當否、吏部詳錄一冊、至

欽件,「完欠封疆功罪,河漕利弊,賊盜曾否勦除逃人。」

「曾否嚴察錢糧,果否清核刑名有無冤滯。戶、禮、兵、刑工各部俱按職掌詳錄一冊,移送部院,虛公察核,參詳輿論,以定去留 。」 《考察通例》,順治十年

諭「科道糾拾官員,照《大詳》」例議處。如科道官挾私妄

奏聽吏部都察院題參 。又題准、科道糾拾官員、

下部覆核,按八法處分。其贓私有據者,提問追擬。或有冤抑者,於督撫按處辨理,果係虛罔,准其還職。其原糾拾科道,查無挾私情弊,亦免處分 。凡申辨冤抑,順治十年議准:「考察處分官,果冤抑情真,許督撫按據實代奏,吏部、都察院覆核無異,即為昭雪還職。如督撫按明知誣罔,不為申理,并行議處。」 至本無冤抑,妄行反噬者,從重治罪 。武職考察,每六年京察一次。三品官自陳,四品官以下及所屬五城兵馬司、京衛經歷、武學教授、會同館、遞運所大使等官,兵部定其優劣,填註考語,咨送吏部。

順治十一年

《大清會典》。凡軍政八法,順治十一年題准龍鍾衰邁。

「者,照老疾例勒令休致。輕稚率妄者,照浮躁例,庸怯無能者,照不及罷軟例俱降級調用。」 若贓私狼籍者,照貪例革職追擬。恣雎虐下者,照酷例罷職不敘。至敗倫傷化,行止有虧者,照不謹例革職。如有縱寇殃民,殺良冒功,淫擄焚劫,事干重大者,該督撫特疏列款糾參,另請處分。題准:每遇甲己之年,舉行軍政,在內鑾儀衛堂上二品官,令自陳,餘聽該衙門堂官註考語。在外衛所等官,聽各該管官註考語。開造履歷,四柱賢否清冊,送部科考核。屆期閱冊,各官寓所各貼「迴避」 字樣。宿衙門閱冊完,會同兵科、河南道參訂賢否,以定去留 。軍政考選之法,除內外衛所分屬武選司外,其京營及直省提鎮以下各官,本司掌行。順治十一年題准《軍政例》。一,軍政考選,定於甲己之年,永為成例。

「一、直省提督及總兵官賢否,令總督開報。其餘副將以下、千總以上,凡係經制員缺,令各布按及守、巡兩道博採賢否、實蹟,各官履歷,清造五花文冊,照《文職大計》」 例填註考語,擬定去留,送該督撫嚴加考核,確定官評,另註考語,造冊密送兵部。其賢不肖之尢者,開具事實,另揭密送各省,俱定限十月內送到。如踰限不到、及考語含糊參差者、兵部指名題參

一在內及各直省、填造「《四柱文冊》一樣五本、三本送兵部、一送兵科、一送河南道、以備考核。」 其冊開各官除兵部覆核奏請出榜曉諭外如有遺漏、仍聽科道官糾參

一、開造《四柱履歷文冊》。一曰操守或廉或平或貪。一曰才能或長或平或短。一曰功績或多或平或少。一曰年貌或壯或平或老。總括考語,須詳列事實,不得朦混影嚮。

一、遇軍政考選年,凡應考官員敢有營求囑托及羅織生事,或親自出名,或主使刁徒投詞告害,匿名造揭,暗圖誣陷者,在外聽該督撫參奏,在內兵部行五城御史并巡捕營緝拿參處。一、總兵、副將帶府銜者,俱令該督撫詳列賢否,一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