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4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千,留情撫綏,遠近咸至。數年之內,有四萬家,每歲考 績,為天下最。太祖嘉之,賜書曰:「知卿蒞職近畿,留心 治術,彫敝之俗,禮教興行,厭亂之民,襁負而至。昔郭 伋政成并部,賈琮譽重冀方,以古方今,彼有慚德。于 是徵拜京兆尹。」

《隋書房彥謙傳》:「彥謙遷秦州總管錄事參軍,嘗因朝 集,時左僕射高熲定考課,彥謙謂熲曰:《書》稱『三載考 績,黜陟幽明』。唐虞以降,代有其法,黜陟合理,褒貶無 虧,便是進必得賢,退皆不肖。如或舛謬,法乃虛設。比 見諸州考校,執見不同,進退多少,參差不類,況復愛 憎肆意,致乖平坦。清介孤直,未必高名,卑諂巧官,飜 居上等,直為真偽混淆,是非瞀亂。宰貴既不精練,斟 酌取捨,曾經驅使者,多以蒙識獲成,未歷臺省者,皆 為不知被退。又四方懸遠,難可詳悉,唯量準人數,半 破半成,徒計官員之少多,莫顧善惡之眾寡,欲求允 當,其道無由。明公鑒達幽微,平心遇物,今所考校,心 無阿枉。脫有前件數事,未審何以裁之?唯願遠布耳 目,精加採訪,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非直有光至 治,亦足標獎賢能。」詞氣偘然,觀者屬目。熲為之動容, 深見嗟賞。因歷問河西、隴右官人,景行、彥謙對之如 響。熲顧謂諸州總管、刺史曰:「與公言,不如獨與秦州 考使語。」後數日,熲言於上,上弗能用。

《唐書盧承慶傳》:承慶典選,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 承慶以「失所載,考中下」,以示其人,無慍也。更曰:「非力 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 其能著人善類此。

《文獻通考》:太宗貞觀三年,尚書右僕射房元齡、侍中 王珪掌內外官考,治書侍御史權萬紀奏其不平,追 按勘問。王珪不伏舉按,上付侯君集推問,祕書監魏 徵奏稱:「必不可推鞫。且元齡、王珪國家重臣,俱以忠 直任使,其所考者既多,或一人兩人不當,終非有阿 私。若即推繩此事,便不可信任,何以堪當委重?假令 錯謬有實,未足虧損國家;窮鞫若虛,失委大臣之體。 且萬紀比來𢘆在考堂,必有乖違,足得論正。當時鑒 見,切無陳說。身不得考,方始糾彈。徒發在上瞋怒,非 是誠心為國。無益於上者,有損於下。所惜傷於理體, 不敢有所阿為。」遂釋不問。

《唐書劉祥道傳》:「顯慶中,祥道遷吏部黃門侍郎,知選 事,乃釐補敝闕,上疏陳六事,其五曰:『唐、虞三載考績, 黜陟幽明。二漢用人,亦久其職。今任官率四考罷,官 知秩滿,則懷去就,民知遷徙,則苟且。以去就之官,臨 苟且之民,欲移風振俗,烏可得乎?請四考進階,八考 聽選,以息迎新送故之弊』。」執政憚改作,遂格。

《冊府元龜》:上元二年,大理寺丞狄仁傑考中上考,使 尚書左僕射劉仁軌以新任不錄,大理卿張文瓘稱 獨知理司之要,仁軌大驚,問:「公斷幾何獄?」文瓘曰:「歲 竟。凡斷一萬七千八百人。」仁軌乃擢為上下考。 《文獻通考》:高宗時,滕王元嬰為全州刺史,頗縱驕逸, 動作無度。帝戒之,且曰:「朕以王骨肉至親,不能致於 理,今」書王下,下考以媿王心。

《冊府元龜》:「開元十四年,御史大夫崔隱甫充較外官 考事。舊例皆委參問,經春未定。隱甫召天下朝集使 一時集省中,一日較考便畢。時人服其敏斷。」

《唐書張說傳》:「說子均,累遷主爵郎中、中書舍人。開元 十七年,說授左丞相,校京官考。」注:「均考曰:『父教子忠, 古之善訓。王言帝載,尢難以任,庸以嫌疑,而撓紀綱。 考上下,當時亦不以為私』。」

《趙宗儒傳》:「貞元六年,宗儒領考功事。自至德後考績 失實,內外悉考中上,殿最混淆,至宗儒黜陟詳當,無 所回憚。右司郎中獨孤良器、殿中侍御史杜倫以過 黜考,左丞裴郁、御史中丞盧佋降考中中。凡入中上 者,纔五十人。帝聞善之,進考功郎中。」

《班宏傳》:宏擢刑部侍郎,京官考使,右僕射崔寧署兵 部侍郎劉迺為上下考,宏不從曰:今軍在節度,雖有 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夫上多虛美則下趨競,上阿 容則下朋黨。因削之。迺聞,謝曰:「敢掠一美以邀二罪 乎?」

《齊抗傳》:「初吏部歲考書言,以他官第上下,中書門下 遣官覆實以為常。抗以為尚書侍郎皆大臣選,今更 覆覈,非任人勿疑之道,奏罷之。」

《趙憬傳》:「憬獻《審官》六議,四議考課曰:今內庶僚,外刺 史,課最尢者,擢以不次,善矣。臣謂黜陟宜責歲限,若 任要重未當遷者,加爵或秩。其餘進退,宜示遲速之 常。若課在中考如限者,平轉而歷試之,即無苟且之 心,滯淹之慮。」帝然之,下詔褒答。

《鄭餘慶傳》:「餘慶拜太子少師時數赦,官多汎階。又帝 親郊,陪祠者授三品五品,不計考。使府賓吏,以軍功 借賜朱紫率十八。近臣謝,郎官出使,多所賜與。每朝 會,朱紫滿廷,而少衣綠者,品服大濫,人不以為貴。帝 亦惡之,始詔餘慶條奏懲革。」

《李渤傳》:「穆宗立,召渤拜考功員外郎,歲終當校考,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