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8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戶,同狡兔之三穴,匪王人之一心。或因官遷,數奇以 建。莊舄以班崇吟越,鍾儀以幽繫思楚,編彼樂土,歌 於歸來。蘭署以鄯州臨戎,人稀地曠,留實邊戶,公利 實多,割近甸之有餘,助遐陬之不足,依省為定,又何 可疑?若從訴端,詐道滋蔓。

《對》
王翰

淳維不虞,塞門多事,險其走集,雖稱有典,當其有衝, 安得無戰?或逃或死,家無康業。且人戶平分,文昌之 舊也;邊郡以實,先王之制也。甲無一德,遂編兩貫。禮 不忘本,延州密邇於京轂;武以戒嚴,鄯府遠鄰於河 縣。詳其動靜,徇欲茲深,違之則苦,從之則樂。國有大 事,在戎為急,邦之榮懷,阜人斯可益。其遠也,不亦 宜乎。

人則懷土,狐乃首丘,然蕩析離居,罔能定極。且甲義 殊三徙,編貫兩鄉,作可封之比屋,名標鄯部;尋本枝 之百代,籍掛延州。所以舊里馳誠,是混新豐之犬;故 鄉搖思,不食武昌之魚。想邑呻吟,深嗟變橘,瞻闕敬 止,實慕維桑,欲遣三緘,終無二見。仙臺制則,方闡長 途。匹夫之志,信難可奪。

《對》
庾光先

國正封略,甿編邑閭。定要荒之制,莫非王土;開版圖 之職,司於下人。甲惟常流跡齒編庶。居先零之地,早 及戎風;近燒當之俗,久覃弘化。既因流寓,終是播遷, 失延州之故鄉,隸鄯部之外郡。亦猶宰嚭辭宋,陶朱 去越。蓬飄萍轉,曾何足以少留?維桑及梓,固不忘於 祗載。省司既定,誠合三緘;甲且有詞,須分二里。至若 軍於關右,地闊流沙,總六部之兵馬,當三邊之要害, 戎羯時抄,邊人屢聳,事資捍禦,安可輒移?如或身列 榮班,苟非規免,情有深於懷土,人何繫於匏瓜?扣其 兩端,宜不然矣。

《移貫判》

乙移貫,所由以軍府州不許,訴云:「今不簡點。」

《對》
闕名

桑梓必敬,版圖是崇,先王所以制萬國,仲父所以居 四人。農商不遷,首尾相援。乙里親走集,貫實軍府,已 習金鼓之聲,誠堪晝夜之戰。何得不懷吾土,將樂他 鄉?雖四海為家,孰匪斯人之適。然《九章》作律,元止所 由之見。縱使飛塵既靜,裔土無虞,猶存晁錯之實邊, 有慮宣王之薄伐。訴無簡點,深覺詞游。

《戶絕判》

景身死戶絕,資財將沒官出嫁。女請除葬外悉收之。 叔復請分,所由不決,仰斷。

《對》
王說

景忝彼齊人,生此王土。逐什一之利,既富家財;服畎 畝之勤,方編戶籍。既而溘先朝露,遂卜佳城,遠日新 封,已供葬備。昔時餘業,可議官收;相彼薄言,將分厚 產。且「弟惟同氣,女有從人,鳳兆于飛,既歸他族,鴈行 以序,自合保家。繼絕請復於叔兮,論財難專於女也。」 以茲丕蔽,庶葉其宜。

《均戶口》
宋·蘇軾

「夫中國之地足以食,中國之民有餘也,而民常病於 不足,何哉?地無變遷而民有聚散,聚則爭於不足之 中,而散則棄於有餘之外,是故天下常有遺利,而民 用不足。昔者二代之制,度地以居民,民各以其夫家 之眾寡而受田於官。一夫而百畝,民不可以多得尺 寸之地,而地亦不可以多得一介之民,故其民均而」 地有餘。當周之時,四海之內,地方千里者九,而京師 居其一,有田百同而為九百萬夫之地;「山陵、林麓、川 澤、溝瀆、城郭、宮室、塗巷,三分去一,為六百萬夫之地。」 又以上中下田三等而通之,以再易為率,則王畿之 內,足以食三百萬之眾。以九州言之,則是二千七百 萬夫之地也。而計之以下農夫一夫之地而食五人, 則是萬有三千五百萬人可以仰給於其中。當成康 刑措之後,其民極盛之時,九州之籍,不過千三萬四 千有餘。夫地以十倍而民居其一,故穀常有餘而地 力不耗。何者?均之有術也。自井田廢,而天下之民轉 徙無常,惟其所樂,則聚以成市,側肩躡踵,以爭尋常, 挈妻負子,以分升合,「雖有豐年而民無餘蓄,一遇水 旱,則弱者轉於溝壑,而強者聚為盜賊,地非不足,而 民非加多也,蓋亦不得均民之術而已。夫民之不均, 其弊有二:上之人賤農而貴末,忽故而重新,則民不 均。夫民之為農者,莫不重遷其墳墓廬舍、桑麻果蔬、 牛羊耒耜,皆為子孫百年之計。惟其百工技藝、游手 游食之民,然後可以懷輕資而極其所往。是故上之 人賤農而貴末,則農夫釋其耒耜而游於四方,擇其 所利而居之,其弊一也。凡人之情,怠於久安而謹於 新集,水旱之後,盜賊之餘,則莫不輕刑罰,薄稅斂,省 力役,以懷逋逃之民;而其久安而無變者,則不肯無 故而加卹。是故上之人忽故而重新」,則其「民稍稍引 去,聚於其所重之地,以至於眾多而不能容,其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