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太宗興於側微,民間事固無不知,所以然者,恐富 貴而忘之也,故每臨朝,無一日不言及稼穡。真宗皇 帝乳母秦國夫人劉氏,本農家也,喜言農家之事。真 宗皇帝自幼聞之,故為開封尹,以善政著聞。及踐大 位,咸平、景德之治,為有宋隆平之極。《景德農田敕》,至 今稱為精當。昔周公相成王,作《無逸》曰:「『先知稼穡之 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蓋以一盂之飯,一尺之帛, 莫不出於艱難者。人主既知之,則不肯用之於無益, 散之於無功,驕侈之心無自而生矣。」時范祖禹以經 筵進疏曰:「天下之人至勞苦而常困窮者,農民是也。 周公作《無逸》,戒王以先知稼穡之艱難。」又言:「商之逸 王,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苦,唯耽樂之從。」 夫稼穡之艱難與小人之勞,人君不可以不知。天生 時而地生財,自一粒一縷以上,皆出於民力,然後人 得而用。人臣之祿,受之於君,故不可不報君;人君之 奉,取之於民,故不可不愛民。天子者,合天下之力而 共尊之,凡宮室、車馬、服食、器用,無非取於天下,皆百 姓之膏血也。其作之也甚勞,其成之也甚難。安而享 之,不可不思其所從來。思其所從來,則愛之而有不 忍費財之心,憂之而有不忍勞民之意。以此之心,行 此之政,而天下不安者,未之有也。天下之大,生民之 眾,唯係於一人之心。君心靜則天下靜,君心不靜則 天下亦不靜。朝「廷唯恭儉節用,無所營為。常恐煩百 姓,則天下安息。先王豈能人人而食之,人人而衣之 哉?推其仁心,修其仁政,以及天下,則所被者廣矣。臣 願陛下當食則思天下有饑而不得食者,當衣則思 天下有寒而不得衣者,凡于每事,莫不皆然。唯推至 誠以召和氣,庶幾皇天報應,降豐年之祥」,使百姓皆 家給人足,則太平矣。昔漢昭帝耕《鉤盾》弄田,其事至 微,史臣書之,蓋以昭帝欲知稼穡之艱難,與周公戒 成王之意同也。周世宗留心農事,常刻木為耕夫蠶 婦,置之殿庭,欲見之而不忘。國朝祖宗以來,尤重農 穡。太宗嘗謂近臣曰:「耕耘之夫,最可矜憫。春蠶既登, 併功績紡,而繒帛不及其身,田禾大稔,充其腹者不 過疏糲,若風雨乖候,稼穡不登,將如之何?真宗於內 殿植稻麥,臨觀刈穫,欲知田畝之勞,至今遵之。惟陛 下深留意於農政,而常以保惠小民為先,則天下幸 甚。」初,熙寧六年立法,勸民栽桑,有不趨令,則倣屋粟、 里布為之罰。然長民之吏,不能究宣德意,民以為病。 至是,楚丘民胡昌言其不便,詔罷之,且蠲所負罰金。 興平縣抑民田為牧地,民亦自言,詔悉還之。元祐四 年,詔「瀕河州縣積水冒田,在任官能為民經畫疏導 溝畎,退出良田,自百頃至千頃第賞。」崇寧中,廣南東 路轉運判官王覺以開闢荒田幾及萬頃,詔遷一官。 其後,知州、部使者以能課民種桑棗者,率優其第秩 焉。宣和二年,臣僚上言:「監司、守令官帶勸農,莫副人 意」,欲立四證驗之:按田萊荒治之跡,較戶產登降之 籍,驗米穀貴賤之價,考租賦盈虧之數,四證具,則其 實著矣。南渡之初,急於招撫,命有司誘農民歸業,官 賑貸之,而蠲其租欠,免耕牛稅,意至慇矣。紹興五年, 立《守令墾田殿最格》,又令縣具歸業民數及墾田多 寡,月上之州,州季上轉運,轉運歲上戶部,戶部置籍 以考之。七月,都督行府言:「歸業之民,其田以佃者,以 附近閑田與之,免三年租稅;無產願受閑田者,亦與 之。」上諭輔臣曰:「淮北之民,襁負而至,亦可給田,以廣 招徠之意。」六年,減江東諸路逃田稅額。二十年,詔兩 淮沃壤宜穀,置《力田科》,募民就耕,以廣官莊。孝宗隆 興六年,詔曰:「朕深惟治不加進,思有以正其本者。今 欲均役法,嚴限田,抑遊手,務農桑。凡是數者,卿等二 三大臣為朕任之。」七年,知揚州晁公武奏:「朝廷以沿 淮荒殘之久,未行租稅。民復業與創戶者雖阡陌相 望,然聞之官者十纔二三,咸懼後來稅重者。晚唐民 務稼穡,則增其租,故播種少。吳、越民墾荒田而不加 稅,故無曠土。望詔兩淮更不加賦,庶民知勸。」詔可。八 年,提舉顏師魯奏:「設勸課之法,欲重農桑、廣種植也。 今鄉民於己田連接閑曠磽确之地墾成田園,殫力 勤苦,或以未陳起稅,為人所訟,即以盜耕罪之,何以 勸力田哉?止宜實田起稅,非特可戢告訐之風,亦見 盛世重農之意。」詔可。九年,著作郎袁樞振兩淮還,奏: 「民占田不知其數,二稅既免,止輸穀帛之課,力不能 墾,則廢為荒地,他人請佃,則以疆界為詞,官無務考。 是以野不加闢,戶不加多,而郡縣之計益窘。望詔州 縣畫疆立券,占田多而輸課少者,隨畝增之,其餘閑 田,給與佃人。庶幾流民有可耕」之地,而田萊不至多 荒。時葉適論曰:「為國之要,在於得民。民多則田墾而 稅增,役眾而兵強。田墾稅增,役眾兵強則所為而必 從,所欲而必遂。是故昔者戰國相傾,莫急於致民,商 鞅所以壞井田、開阡陌者,誘三晉願耕之民以實秦 地。漢末天下殫殘而三國爭利,孫權搜取山越之眾 以為民,至於帆」海絕徼,俘執島居之夷而用之。諸葛 亮行師,號為「秉義」,不妄虜獲,亦拔壟上家屬以還漢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9 (1700-1725).djvu/113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