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也因天地之和,順陰陽之理,利其器用,精厥法式, 行之而不倦,動之而不勞。四海靡而風行,百姓迷其 日用,弘我政本,實惟農書。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 德茂生成,道光慈儉,捐金而寶穀,菲食而粒人。考《堯 典》以授時,稽《禹貢》而任土,潔粢盛而大事在祀,銷劍 戟而盡力為農,豐年屢薦於郊歌,嘉瑞繼書於國史。 而乃不自滿假,惟懷永圖,每至獻歲載陽,仲春初吉, 俯察土膏之候,仰觀晨正之祥,經始歲功,導揚生德。 徵有司之舊典,奉先后之遺文。深居穆清,親覽奧妙。 匪崇朝而盡更田畝,不出戶而遍洽人情。見《捽草》坯 土之艱,知寒耕熱耘之苦。宸心感念,甽畝昭蘇。一歎 而時雨先飛,三復而春雷自起。臣某等業慚學稼,祿 過代耕。親承務本之風,日奉在勤之訓。三時不害,觀 玉燭於氤氳;九扈孔修,賀生靈於富庶。謹繕寫「前件 書,凡二十篇,共成三卷,謹詣東上閤門奉表陳獻以 聞。」
《問衣食之源》〈禮部試第一道貞元十六年〉
問:《周禮》「庶人不畜者祭無牲,不耕者祭無盛,不蠶者 不帛,不績者不縗」,皆所以恥不勉,抑游惰,欲人務衣 食之源也。然為政之道,當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 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由是農工商賈,咸遂 生業。若驅彼齊人,彊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無 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而匱神廢禮,誰曰非闕?且使 日中為市,懋遷有無者,更何事焉。
《對》白居易
對:利用厚生,教之本也;從宜隨俗,政之要也。《周禮》云: 「不畜無牲,不田無盛,不蠶不帛,不績不縗」,蓋勸厚生 之道也。《論語》云:「因人所利而利之。」蓋明從宜之議也。 夫田、畜、蠶、績,四者之所宜者多,土人之所務者眾,故 《周禮》舉而為條目,且使居之者無游情,無惰業焉。其 餘非四者,雖不具學,則隨其土物生業而勸導之可 知矣,非謂使物易業,土易宜也。夫先王酌教本,提政 要,莫先乎任土辨物,簡能易從,然後立為《大中》,垂之 不朽者也。若謂其驅天下之人,責其所無,強其所不 能,則何異夫求靡萍於中陵,植橘柚於江北?反地利, 違物性,孰甚焉?豈直易俗失宜,匱神廢禮而已?且聖 人辨九土之宜,別四人之業,使各利其利焉。各適其 適焉,猶懼生生之物不均也。故日中為市,交易而退, 所以通貨食,遷有無,而後各得其所矣。由是言之,則 《大易》「致人之利」,《周官》「勸人之典」,《論語》「利人之道」,三科 具舉,有條而不紊。謹對。
《耕弄田賦》〈以宮裏為田勸率耕事為韻〉王棨
漢昭帝之御乾,時猶眇年。能首率於農務,遂躬耕乎 弄田。理葉生知,蚤識邦家之本;事殊兒戲,斯為教化 之先。當其天駟既端,土膏初起,命開鉤盾之側,將幸 上林之裡。有司於是整溝塍,修耒耜,別置膏腴之所, 取法百廛;旁觀齷齪之間,如方千里。帝乃駕雕輦,出 深宮,展三推而不異,藉千畝以攸同。且曰:「朕位極元 首,身慚幼沖。每訪皇王之業無先,播殖之功未遂。躬 親於彼,神皋之內;聊將樹藝於茲,禁苑之中,然後俯 天顏,擁農器,向畎澮以懋力,對鋤耰而多思。豈無宴 樂,不如敬順於天時;亦有遊畋,莫若勤勞於農事。是 則非同學稼,粗表親耕,既留心於東作,寧無望於秋 成。環衛近臣,盡起西疇之興;宮闈侍」女,微生南畝之 情。於時稼政既修,稻人是率,千牛之列有序,九扈之 官咸秩。神農舊務,嘗廢於他年;后稷餘風,復興於此 日。嘉夫戲或,是戲為勝不為審殷阜之由此,知艱難 之在斯。自昔庸君,多昧三時之務;惟茲少主,能分五 地之宜。故得教化下敷,皇猷上建,人忘荷鍤之苦,俗 有帶牛之願。因知翦桐葉以命封,未若「耕斯田而天 下勸。」
《多稼如雲賦》〈以遍野連山如雲委積為韻〉前人
暇日閒,望,秋田遠分。彼盈疇之多稼,乃極目以如雲。 墾隴畝以青連,乍疑散漫;疊菑畬而綠合,長帶氤氳。 豈不以膏澤調勻,薰風順適,致南畝以豐稔,若西郊 之重積。芒既抽而散紫,花已飛而帶白。幾多嘉穗,高 低稍類於垂天;無限芳田,遠近有同於抱石。傍觀夫 曼衍平川,綿延大田。接層阜而如從岫出,極低空而 若與天連。農夫既愜於望歲,野老咸欣其有年。滿原 隰以蒼蒼,遙迷曉霧;被溝塍而彧彧,常混晴煙。有地 皆勻,無川不遍。何秋成之色可羨,疑暮斂之容斯見。 似能扶日,帝堯之日上臨;如欲隨風,后稷之風傍扇。 故得邨落心泰,田家景閒。競秀發於郊坰之外,同垂 陰於疆理之間。生因桀溺之耕,寧由觸石;起自樊遲 之學,豈肯思山。匝高下以鮮若,羃東西而波委。苟含 穎以斯在,諒無心而若此。不稂不莠,同玉葉以紛敷; 彌阜彌岡,異奇峰之邐迤。是知黍翼翼以相雜,麥芃 芃而不如。誠匪揠苗之後,猶疑荷鍤之初。若昧躬親, 奚百畝以斯盛;將其刈穫,獲千箱而有餘。且君之寶, 以穀而為;人之寶,惟「食是假。觀稼盛於五地,若雲凝 乎四野。」若不屬此以「歌謠,終慮取嗤於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