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下費廟堂之議,勢甚急而事至,要於此有懷而不 吐焉,則「生有愧色,死有餘辜矣。故寧言之而取譟妄 僭冒之愆;毋寧不言而坐緘默玩視之罪也。」伏惟陛 下大天地之量,廓日月之明,萬分一「有可以補裨者, 死且不朽矣。」臣聞議者欲發內帑之藏、外郡之積以 濟之者,臣竊以為過矣。夫「內外之藏,所以防倉卒之 需,城守之具,水旱之備,故常見其不足,未見其有餘。 且天下之事,每每出於意料之外,設有不虞,曷以備 之?況州郡之吏,間有乘此以射利者,人士騰喧,街巷 聚議,耳聞目擊,所不敢言,是何異剜心頭之肉,以醫 眼下之瘡,竊為陛下不取也。至於內帑之藏,數亦有 限;鹽鐵之議,蓋亦末務。他如權宜措置,間可施行,要 亦巧取於民,終非久安長治之策也。且財之生於天 地者無窮,而出於人力者有限。先王之政,亦惟用天 之道,因地之利,裁成輔相,以左右民耳。今之地即古 之地;今之民亦古之民也。昔也,軍國之需,仰於西北 而有餘;今也軍國之需,益以東南而不足。其必有故 矣。」臣愚以為地有遺利,應墾而不墾;民有餘力,宜務 而不務。此其本之失也。夫濟、兗之地,非古井田之區, 三代所倚以給軍國者乎?臣嘗榜舟過之,荒沙漠漠, 彌望丘墟,間有樹藝,亦多鹵莽而不精,緩「怠而不時。 至於京畿之間,亦復如是。往往為之傷心飲泣,撫掌 深嘆。計此度之,雖邊郡應屯之地,目所不擊,足所不 到之處,夫亦是耳。大抵官非其人,理非其要。膏腴之 區,貪併於巨室;磽确之地,荒失於小民,而屯田壞矣; 務貪多者,失於鹵莽;困賦稅者,一切拋荒,而農業隳 矣。所謂地有遺利,民有餘力,此之謂也。」臣聞國猶家 也,理家猶理國也。理家之道,力農者安,專商者危,入 不逮所出者貧,剝人以肥己者亡。有人於此千金之 產,置棄不理,顧乃逐商賈之微贏,漁閭閻以取息,日 出其筐篋以禦外侮,不待知者,亦決知其不可矣。是 故政本之說,力農之謂也;鹽鐵之說,專商之謂也;發 帑藏之說,「入不足而日出之之謂也;巧取之說,剝人 以肥己之謂也。即此論之,得失利害,固有不較而自 明者。今日之事,臣愚以為莫若取一於農,務力其本, 大為一勞永逸之圖。沿邊諸郡,則倣趙充國屯田故 事,兼以晁錯募民耕塞下之議,參酌損益,選大臣通 兵農之務、兼軍民之情者總專其事,選京官之」識見 明達、幹理精密者,分督其事。段界坵畫,區析畝分,閱 其強壯,優其食給,隨地所宜,務力於農。乘所餘閒,課 以騎射,而又教以禮義忠信之道。兼之坐作擊刺之 法,視攻農之勤怠,校藝習之工拙,會歲收之贏縮,以 為刑賞。仍於要害之處,列屯之外,高築墉垣,負墉為 廬,往來之所。狹通甬道,夾道植「樹。夫負墉為廬則內 得以安居而外難於卒攻;夾道植樹則人便於往來 而騎難於馳突。又於墉外廣植榆棘,稍有烽警,列營 以俟,隨方禦之,虜亦無自而入矣。」借曰失利而入,則 合各屯之卒守於外,發邊郡之卒攻於內,內外受擊, 彼亦安得而善其出哉?臣嘗攷之韓重華之在唐,釋 罪吏耕邊田,歲償官逋四十萬斛。又募人為屯田,歲 省度支千三百萬,軍不病饑,寇不為害。韓愈稱之,以 為兵農兼事,務一而兩得。厥後大臣持其議,中國遂 坐耗。俄頃之間,暫作暫止,灼有明驗,夫亦在乎人耳。 至於腹內西北諸路,所係甚大,井田之法,雖難卒行, 宜以東南之法權宜治之,必得。如漢之趙過、召信臣, 「國初之陳修。其人者,分方經理,相原隰之宜,立旱澇 之備,定肥瘠之區,寬稅賦之額。居止而作者,使循其 舊;流亡而復者,各歸之田。湖蕩之間,可以水耕者,則 引水鑿渠,募水耕者耕之;高衍之地,可以陸種者,則 分疆定界,募陸種者種之。貧民則給以食力之直;田 成之後,依官田以起科,富民則計以傭食之費,田成 之後,依民田以出稅,務使人各歸農,農各力田,地各 樹藝,藝各得利。如是則東南之賦如故,而西北之利 當日興矣。至於京畿之地,尤在當急,白茅黃葦,悉皆 沃壤。昔者虞集嘗議瀕海之地築堤募耕,十年之後, 可省海運數百萬。此則直沽一帶瀕海之地,悉可耕 也。脫脫嘗於近畿之地募人耕藝,一歲之收,可得芻 糧百餘萬,此則西山四面,近畿之地悉可耕也。是宜 依倣井田之制、畿甸之法,經緯區畫,精密整齊,計畝 為區,計區為屯,度之以里,繚之以垣,環屯星列,周廬 棋布,使天下曉然知皇都之尊,根本之固,守之以恭 儉,明之以賞罰。」十年之後,國用漸贏,於是寬賦稅以 舒民困,厚祿秩以禮賢士,興學校以明禮義,如此而 國勢不尊,天下不治,未之有也。若夫措置之方,規為 之密,則必實求其人,親履其地,酌古準今,隨宜而變 通之,乃為可耳。夫食者,民之天也,一日不再食,強者 亦憊矣。是以聖賢論政,每以理財足食為首。又況天 下之事,未有積久而不變者,倚之重者,禍「或伏焉;利 之大者,害亦如之。」然則今日之事,固未可專委之東 南也,甚者必解而更張之,此亦其時矣。伏望陛下博 參群議,獨斷宸衷,請舉一隅之地,小小試之,或要而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0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