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0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劉昌傳》:「昌授京西行營節度使,改四鎮北廷行營兼 涇原節度,在邊凡十五年,身率士墾田,三年而軍有 羨食。」

《孟元陽傳》:「元陽,史失其何所人。起陳許軍中為大將, 使董作西華屯,盛夏屩而立於塗,役休乃就舍。故田 輒歲稔,而軍食常足。」

《盧坦傳》:「坦遷戶部侍郎,判度支,表韓重華為代北水 運使,開廢田。」

《韋丹傳》:「丹為容州刺史,教民耕織,始城州周十三里, 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茶麥,仁化大行。」

柳宗元《龍城錄》:「余南遷度高鄉,道逢老叟,帥年少於 路次,講明種藝。其言深耕穊種,時耘時耔,卻牛馬之 踐履,去螟螣之戕害,勤以朝夕,滋之糞土,而有秋之 利,蓋富有年矣。若夫堯湯之水旱霜雹之不時,則在 夫天也。」

《唐書李寶臣傳》:「寶臣子惟簡為鳳翔節度使,市耕牛 佃具給農,歲增墾數十萬畝。」

《楊憑傳》:「憑弟凝,董晉表為判官。亳州刺史缺,晉以凝 行州事,增墾田,決汙堰,築隄防,水患訖息。」

《劉蕡傳》:「蕡擢進士第,遷神策中尉。大和二年,舉賢良 方正,能直言極諫。蕡對曰:『臣願斥游惰之人,以篤耕 殖』。」

《冊府元龜》:開成元年十二月壬子,御紫宸殿,謂宰臣 曰:「深以宿麥為憂,今日東風,應即有雪。」鄭覃對曰:「正 月得之,亦未為晚。」

《唐書韋丹傳》:「丹子宙為永州刺史,民貧無牛以力耕, 宙為置社二十家,月會錢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 是為準,久之,牛不乏。」

《陸龜蒙傳》:「龜蒙少高放,通六經大義。居松江甫里,有 田數百畝,屋三十楹,身畚鍤茠刺無休時。」

《十國春秋?前蜀高祖紀》:武成三年六月,下詔勸農桑 曰:「昔劉先主入蜀,武侯勸其閉關養民,十年而後舉 兵,震搖關內。朕以猥眇,托居人上,爰念蒸民,久罹干 戈之苦,而不暇力於農桑之業。今國家漸寧,民用休 息,其郡守縣令務在惠綏,無侵無擾,使我赤子樂於 南畝,而有《豳風》《七月》之詠焉。」

《五代史韓建傳》:「建為華州刺史。華州數經大兵,戶口 流散。建少賤,習農事,乃披荊棘,督民耕植,出入閭里, 問其疾苦。」

《冊府元龜》:「後唐張全義,唐末為河南尹。雒都自黃巢 大亂之後,繼之以蔡賊,十餘年間,寇盜往來,都城灰 燼,無寸椽尺梠,滿目荊榛。李罕之尹正也,唯部下聚 居坊市,窮民不滿百戶。加以罕之貪殘,治民無術,流 人來者,尋復散去。及全義為尹,鉏萊披榛,招復流庸, 待之如子。每歲農務勸耕之始,全義必自立畎畝間」 諭其耕者,賞以酒食,政寬事簡,吏不敢犯。由是數年 之間,京畿無閑田,民戶數十萬,

周知裕明宗朝歷絳州淄州刺史宿州團練使知裕 老於軍旅勤於稼穡凡為郡勸課皆有政聲朝廷嘉 之。

《記纂淵海》:後唐明宗時,大有年,唐主與馮道從容問 曰:「今歲雖豐,百姓贍足否?」道曰:「農家歲凶則死於流 殍,歲豐則傷於穀賤,豐凶皆病,惟農夫為然。」臣記聶 夷中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 心頭肉。」語雖鄙俚,曲盡田家之情狀。上命錄其詩,嘗 諷誦之。

《遼史·太祖紀贊》:「遼之德祖,即太祖之父。德祖弟述瀾, 北征於厥室韋,南略易、定奚、霫,始興板築,置城邑,教 民種桑麻,習織組。」

《五代史劉審交傳》:「審交遷陳州防禦史,出視民田,見 民耕器薄陋,乃取河北耕器為範,為民更鑄。」

《十國春秋·後蜀後主紀》:廣政十五年「春正月,下詔勸 農。」

《宋史陶穀傳》:「穀仕周為翰林學士。顯德三年,遷兵部 侍郎,加承旨。世宗留心稼穡,命工刻木為耕夫、織婦、 蠶女之狀,置於禁中,思廣勸課之道,穀為贊辭以進。」 《玉海》:「太宗興於側微,民事固無不知,恐富貴而忘之 也。每臨朝,無一日不言及稼穡。」

太宗遊金明池,召田婦數十人於殿上,賜席使坐,問 以民間疾苦,田婦愚戇,無所隱避,賜帛遣之。

真宗乳母秦國夫人劉氏,本農家也,喜言農事,真宗 自幼聞之,故為開封尹,以善政著聞。及踐大位,咸平、 景德之治,為有宋隆平之極。《景德農田敕》,至今稱為 精當。

《宋史呂夷簡傳》:「夷簡知濱州,代還,奏農器有算,非所 以勸力本也。」遂詔天下農器皆勿算。

《玉海》:「真宗遇風雨稍甚,密遣人擷桑枝禾穗觀之,或 無傷,則喜形於色。又於內殿植稻麥,暇日臨觀刈穫, 欲知田畝之勞。」

真宗幸太乙宮,大雪,帝謂宰相曰:「雪固豐稔之兆,苐 民力未充,慮失播種。卿等其務振勸,毋遺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