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0 (1700-1725).djvu/51

此頁尚未校對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四十二卷目錄

 田制部彙考二

  漢武帝元光三則 太始一則 征和二則 昭帝一則 宣帝一則 宣帝地節二則

  神爵一則 元帝初元二則 成帝綏和一則 平帝元始一則 孺子嬰初始二則

  後漢光武帝建武五則 明帝永平四則 章帝建初二則 元和二則 和帝永元一

  則 元興一則 安帝永初二則 延光一則 順帝永建二則 建康一則 沖帝永嘉一

  則 質帝本初一則 獻帝建安一則

  魏齊王芳正始一則

  晉武帝一則 武帝泰始二則 咸寧一則 惠帝元康一則 元帝一則 元帝太興一

  則 穆帝升平一則 安帝義熙一則

  宋孝武帝孝建一則 大明一則

  梁武帝大同一則

  北魏太武帝一則 太武帝太平真君一則 孝文帝太和五則 恭帝一則

食貨典第四十二卷

田制部彙考二

武帝元光六年穿渭渠溉渠下民田

按《漢書武帝本紀》,「元光六年春,穿漕渠通渭。」 按《溝 洫志》,孝武元光中,河決於瓠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淮 泗。上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輒復壞。是時武安 侯田蚡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決而南,則 鄃無水災,邑收入多。蚡言於上曰:「江河之決皆天事, 未易以人力彊塞,彊塞之未必應天,而望氣用數者 亦」以為然,是以久不復塞也。時鄭當時為大司農,言: 「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上,度六月罷;而渭水道九百餘 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 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 又可得以溉。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穀。」上 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 歲而通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 以溉矣。

按《通鑑綱目》:「元光六年春,穿渭渠。」 大司農鄭當時 言,「穿渭為渠,下至河,漕關東粟徑易,又可以溉渠下 民田萬餘頃。」至是,發卒數萬人穿之。

年,發卒數萬人作河東渠田。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溝洫志》:河東守番係言: 「漕從山東西,歲百餘萬石,更底柱之艱,敗亡甚多而 煩費。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坂下, 度可得五千頃,故盡河堧棄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 田之度可得穀二百萬石以上。穀從渭上,與關中無 異,而底柱之東可毋復漕。」上以為然,發卒數萬人作 渠田。數歲,河移徙,渠不利,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 渠田廢,予越人,令少府以為稍入。

年,發卒穿龍首渠溉田。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溝洫志》:「其後嚴熊言,臨 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惡地,誠即得 水,可令畝十石。」於是為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 至商顏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 井下相通行水,水隤以絕商顏,東至山領十餘里閒, 井渠之生自此始。穿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作之十 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 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關 中靈軹、成國湋渠引諸川,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鉅 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它小渠 及陂山通道者,不可勝言也。自鄭國渠起,至元鼎六 年,百三十六歲。而兒寬為左內史,奏請穿鑿六輔渠, 以益溉鄭國傍高卭之田。上曰:「農,天下之本也。泉流 灌寖,所以育五穀也。左、右內史地名山川原甚眾,細 民未知其利,故為通溝瀆,畜陂澤,所以備旱也。今內 史稻田租挈重,不與郡同,其議減,令吏民勉農,盡地 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時。」

太始二年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溉田四千五百餘頃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溝洫志》:「大始二年,趙中 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 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民 得其饒,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 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 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征和四年搜粟都尉趙過為代田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食貨志》:「孝武外事四裔, 內興功利,役費並興,而民去本。」董仲舒說上曰:「秦用 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 仟佰,貧者無立錐之地。漢興,循而未改。古井田法雖 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然後可善治也。仲舒死後,功費愈甚,天下虛耗,人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