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4 (1700-1725).djvu/10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來,聽臣等酌量分發賑濟,以救倒懸之急。仍將軍士

歷過糧賞查數給發。庶幾生全有望。戰守有資。人心 恃以相安。重鎮賴以永固矣。

《祈雨文》
王諍

「上天以愛民為心,百司以牧民為職,而諸神者又周 旋其間,察其善惡,以告於天,以佑乎民者也。苟百司 不得其人,牧民不得其職,濫刑黷貨,反道背德,則鬼 神悔怒,水旱示警,此天道之常乎。」夫百司濫刑黷貨, 民既困矣,又降以水旱之災,民當益困。下民愚惑,乃 謂上天縱百司為虐,而又以水旱助其虐也。天必不 然,而其跡則近似矣。豈諸神不能察其善惡以告於 天耶?抑上帝蕩蕩,下土茫茫,神雖以告,有不暇及耶? 夫仁覆憫下者天也,聰明正直者神也,有不告告,斯 憫之矣。御史諍巡鹽於此,一歲已周,而荒旱以來,今 日為甚。恆暘三年,赤地千里,水不潤下,鹽不成花,五 穀不生,生者復槁,民無以為食,而國「無以為課,倀倀 乎莫知所之,皇皇乎莫知其所終,雖昊天廣大,偶遺 乎此地此民,若諸神則歲時受斯民之享祀,朔朢受 斯民之瞻拜,坐視其顛連而莫之省,則非情矣。百司 中有濫刑黷貨之人,神以告於天,癘之可也,誅之可 也,民則何辜耶?御史有濫刑黷貨之事,神以告於天, 癘之可也,誅之可也,民則何辜耶?」御史為百司之首, 罪責更重。既聽命於天與神而無所悔矣,諸神血食 於此,獨無其責乎?御史請與諸神約,「自五月初二日 為始,神能格天,速以升聞,使甘霖霶霑於四野,使斯 民得延其殘喘,則將新神之宇,以彰神之賜,豐神之 享,以延神之祀,即神人咸休矣。倘三日不雨,以至於 五日」以至於八日,是神無知也。是神有知而不以告 也,奚以神為?則將掩神之象,鎖神之宮,撤神之豆,絕 神之通,無乃重為神羞耶?然御史之所願欲者,則在 於「神人咸休」,而不在於重為神羞也。諸神其諒之。

《常平倉議》
何東序

「議照平糴備荒」一件:在漢五鳳間,歲數豐穰,石穀五 錢,耿壽昌請糴三輔、弘農諸郡穀供京師,又令邊郡 築倉,增價而糴以利農,曰「常平倉。」此蓋為京師邊郡 而設,未嘗通行天下也。當時廷臣已有議其不便,外 有利民之名,內實侵牟,百姓豪占,因緣為姦,小民不 得其平。其後或作或止,法不常行。唐貞元初,吐蕃劫 盟,蹂躪關中者二十年,人戶無幾,歲值穀賤,陸贄請 和糴一年,當轉運之二年,蓋為漕運而設,四方諸道, 未嘗盡用贄議也。當時外臣有謂和糴之事,有害無 利,稍有稽遲,鞭撻甚於賦稅。至言「和糴不如折糴,准 以青苗稅錢,量折使納。其後或舉或罷,法不常行。今 海內多故,公私俱竭,法如密網,事甚奕碁。至救災拯 溺,先事預防。欲於豐收去處支借官銀,隨市低昂,量 增糴買,以備凶荒。」科臣建議,極詳且善。有司受有求 牧之責,亟宜奉行。卑縣反覆籌慮,即以本境言之,事 在今日,其大者有五難:一、糴本之難;二、穀貴之難;三、 典守之難;四、查盤之難;五、弊孔之難。本縣錢糧,自起 解、存留二項之外,別無堪動銀兩,欲糴無本,何從得 穀?一難也。前代和糴,值其極賤之候。本縣土瘠民貧, 見不足用,曾無再歲之積。一遇官買,市價騰踴,救荒 何時?民先受困,二難也。歲僉預備倉,斗級經手出納, 浥折賠補,大率傾家什九。復立社倉,必增前役,一之 為甚,再其何堪?三難也。上司專官查盤,本為考覈虛 實,文具相襲,卒成錮蔽,上下名實之殊,有未易以控 陳者,四難也。庫藏倉廩,代有成法,縣官新故交代,猶 不能無事後之議。此法新創,詎無弊生,百孔千瘡,孰 能預知而盡掩之?即如近歲糧多納穀,行者未必利, 利者未必行,文網所格,空談紙上,民間訖不知其德 意謂何,五難也。查得本縣先於嘉靖二十年後,遵奉 明文,於張岳下任杜村鎮建立社倉三所,糴穀備賑。 行之數年,本息俱罄,而「社倉」之名地僅存。嗣是院道 間有按成事而督修廢者,亦竟罷弛不常。竊謂年歲 之有凶豐,百姓之有貧富,何代無之。富者憂深思遠, 惡衣菲食,終不肯取債於人,故其家常贏。貧者呰窳 偷生,一醉日富,急則取債於人,凍餒填壑而不悔。一 遇凶年,假貸百出。縣官倒廩不返者無論,或假息錢, 春秋貸濟。官吏恐以逋欠為負,必令貧富相兼,小有 不登。官督之急,則負而逃之,致令富者獨償,久則展 轉皆貧矣。出陳之法既不能以無弊,於是廟堂始議 社倉之舉。卑縣博采民情,斟酌時事,合候申請通詳 之日,本縣「多方設處,先將原立社倉修蓋倉房,聽候 本府借發何項無礙官銀若干,趁今秋收,依時糴穀 納倉,僉報附近殷實人丁二名看守,每年二月,量減 時值,糶與貧民,養贍力農。至秋成之日,仍復糴買,約 以三年一次,儘其營溢之數還官轉府。通計九年為 限,三次償足原本,以後歲糴歲溢,不復仰貸於公。倘 遇凶年,申請上司,先儘預備倉給賑,不足,再借社倉 穀石,待後豐稔,抵斗還倉。務使歲愈久而穀愈多,勿 致貸出而不返。官吏總其成,上司不預其事,庶法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