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4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九十七卷目錄

 荒政部藝文四

  救荒疏         宋司馬光

  乞訪四方雨水疏       前人

  乞選河北監司賑濟疏     前人

  言錢糧劄子         前人

  言蓄積劄子         前人

  趁時收糴常平劄子      前人

  論賑濟劄子         前人

  歲旱荒政宜講疏      劉安世

  更張常平之弊疏       前人

  奏乞賑貸鳳翔府界饑民疏   前人

  民力困敝劄子        范鎮

  奏流民乞立經制狀      前人

  救濟江淮饑民疏       包拯

  請免江浙折變疏       前人

  親諭使人救濟饑民狀     韓維

  救濟饑民劄子        前人

  河北流民劄子        鄭獬

  進流民圖狀         鄭俠

  賑濟論           程頤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      蘇軾

  奏浙西災傷第一狀      前人

  乞減價糶常平米賑濟狀    前人

食貨典第九十七卷

荒政部藝文四

《救荒疏》
宋·司馬光

臣竊惟淮南、兩浙今歲水災,民多乏食,往往群輩相 聚,操執兵仗,販鬻私鹽,以救朝夕,至有與官軍拒鬥 相殺傷者。若浸淫不止,將成大盜,朝廷不可不深以 為憂。蓋由所司權之太急,故抵冒為奸。臣聞《周禮》以 「荒政十有二聚民」,近者朝廷略以施行,惟舍禁、除盜 賊二者,似未留意。今赤子凍餒,濱於溝壑,奈何尚與 「之爭錙銖之利,豈為民父母之意哉?」臣謂陛下宜宣 諭職司,使明體朝意,稍㢮鹽禁而嚴督盜賊,寬課利 不充之罰,急群行剽劫之誅,廢告捕私鹽之賞,旌討 擒強暴之功,棄聚斂之小得,保安全之大福,除惡於 纖介,弭亂於未形,治之最善也。

《乞訪四方雨水疏》
前人

臣竊見陛下近以久旱為災,分命使者遍祈嶽瀆,靡 神不舉,精誠感通,甘雨降集,誠中外之大慶。然暑月 暴雨,多不廣遠,臣竊慮四方州縣,尚有未霑足之處。 「王者以天下為家,無有遠邇,當視之如一,不可使惻 隱之心止於目前而已。」今者京城雖已得雨,伏望陛 下不可遽以為秋成可望,怠於憂民。凡內外臣寮,有 「新自四方來者,進對之際,皆乞訪以彼中雨水多少, 苗稼如何,穀價貴賤,閭閻憂樂,互相參考,以驗虛實。 既可以開益陛下聰明,日新盛德,又使遠方百姓皆 知陛下燭見幽遠,無所遺忽,銜戴上德,傾心歸附。又 使州縣之吏皆知陛下憫恤黎元,留心稼穡,不敢自 恃僻遠,殘民害物。誠一發惠音而收此三善,非獨可 以行之今日,亦願陛下永遠行之,天下幸甚。」

《乞選河北監司賑濟疏》
前人

「臣竊見朝廷差官支撥粳米於永泰等門,遇有河北 路流民逐熟經過者,大人每人支與米一斗,小人支 與米五升。仰子細告諭,在京難以住泊,命速往近便 豐熟州軍存活者。」臣切思之,如此處置,欲以為恤民 之名,掩人耳目,則僅可矣,其實恐有損無益。何以言 之?曏者或聞河北有人訛傳京師散米者,民遂襁負 「南來。今若實差官散米,恐河北饑民聞之未流移者, 因茲誘引皆來入京。京師之米有限,而河北流民無 窮,既而無米可給,則不免聚而餓死,如前年許、潁二 州是也。今麥苗既傷於旱蝗,日益滋生,秋田豐歉,殊 未可知。一斗五升之米,止可延數日之命,豈能濟饑 饉之厄哉!凡民之情,見利則趨之,見害則避之。若京 師可以住泊,雖驅之亦不肯去;若外州不可以存活, 雖留之亦不肯止。固非數人口舌所能告諭,故臣以 為有損無益也。」臣聞民之本性,懷土重遷,豈樂去鄉 里,捨其親戚,棄其丘壟,流離道路,乞丐於人哉!但以 豐稔之歲,粒食狼戾,公家既不肯收糴,私家又不敢 積蓄,所收之穀,隨手「糜散,春指夏熟,夏望秋成,上下 偷安,姑為苟計。是以稍遇水旱螽螟,則餱糧已絕,公 私索然,無以相救。仰食縣官既不能周,假貸富室又 無所得。此乃失在於無事之時,不在於凶荒之年也。 加之監司、守宰,多不得人,視民之窮,曾無矜憫,增無 名之賦,興不急之役,吏緣為奸,蠹弊百出。民摶手計 窮,無」以為生,則不免有四方之志。大意謂它處必有 饒樂之鄉,仁惠之政,可以安居。遂伐其桑棗,撤其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