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4 (1700-1725).djvu/7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九十九卷目錄

 荒政部藝文六

  蝗旱疏          宋朱熹

  辛丑延和第三奏劄      前人

  請雨謁北山神文       前人

  春祈謁廟文         前人

  秋賽謁廟文         前人

  祈晴文           前人

  謝晴文           前人

  祈雨文           前人

  婺州金華縣社倉記      前人

  建寧府建陽縣長灘社倉記   前人

  邵武軍光澤縣社倉記     前人

  建寧府建陽縣大闡社倉記   前人

  浦城縣永利倉記       前人

  常州宜興縣社倉記      前人

  建昌軍南城縣吳氏社倉記   前人

  建寧府崇安縣五夫社倉記   前人

  和糴疏          彭龜年

  和糴疏          陳耆卿

  論荒政          呂祖謙

  宋常平義倉         林

  申尚書省乞再撥太平廣德濟糶米狀五首

               真德秀

  諸廟禳蝗祝文        前人

  跋江西趙漕救荒錄      前人

  災旱疏           杜範

食貨典第九十九卷

荒政部藝文六

《蝗旱疏》
宋·朱熹

時蝗旱相仍,不勝憂憤。熹復奏言:「為今之計,獨有斷 自聖心,沛然發號,責躬求言,然後君臣相戒,痛自省 改。其次惟有盡出內庫之錢,以供大禮之費,為收糴 之本。」詔戶部免徵舊負,詔漕臣依條檢放租稅,詔宰 臣沙汰被災路分州軍、監司、守臣之無狀者,遴選賢 「能,責以荒政,庶幾猶足下結人心,消其乘時作亂之 意不然,臣恐所憂者不止於餓殍而將在於盜賊,蒙 其害者不止於官吏,而上及於國家也。」

《辛丑延和第三奏劄》
前人

「救荒之務,檢放為先。行之及早,則民知有所恃賴,未 便逃移;放之稍寬,則民間留得禾米,未便闕乏。然州 郡多是吝惜財計,不以愛民為念,故所差官承望風 旨,已是不敢從實檢定分數,及至申到帳狀,州縣又 加裁減,不肯依數分明除放。又早田收割日久,檢踏 後時,致有無根查者,乃是州郡差官遲緩之罪,而檢 官反謂人戶違法,不為檢定。其有檢定申到者,州郡 亦不為蠲放。就中下戶所放不多,尤被其害。訪聞本 路州縣亦有似此去處,欲乞候臣將來到任,廣行詢 究,更與從實蠲減。」伏睹近降指揮,旱傷州縣上戶賑 糴,止令勸諭,毋得科抑。仰見聖明深察物情,恤貧安 富,兩得其所。然竊恐官吏被此指揮「之後,其間或有 便文自營之人,必將泛然不以勸諭為意,而上戶亦 有詞說難以勸諭。官司米斛不多,將來無以接續,其 害又有不可勝言者。欲乞且令州縣將未勸諭者權 以去年認數為約,已勸諭者權據見認之數為準,多 方詢訪,加意考核,不得比同尋常報應空文。須管究 心體訪,得其實數,其實不能及數者更與量減,實可 更多出者則與量添。其有鹵莽滅裂、徒為煩擾去處, 將來本司覺察得知,具名聞奏,庶幾所認之數,必得 其平,而無科抑之患矣。今年旱地廣闊,只有湖南、二 廣及浙西兩三郡豐熟,而廣東海路至浙東為近。臣 昨受命之初,訪聞彼處米價大段低平,即嘗印牓遣 人散於福建、廣東西路沿海去處,招邀米客,許其約 束稅務,不得妄收力勝雜物。稅錢到日,只依市價出 糶,更不裁減,如有不售者,官為依價收糴。自此向後, 必當有人興販前來。但臣元牓約束本路州縣稅場, 不得妄有邀阻收稅及力勝一節。更乞聖慈申嚴行 下,有違戾者,官吏並比見行條法各加一等坐罪。至 來年六月,卻依舊法。其收糴本錢,乞許行下本路沿 海州軍,將今年糴過米錢及兌那諸色窠名支撥充 應,庶幾不失信於客人,向後易為招誘。如或更蒙朝 廷量立賞格,召人與販,行下諸路,曉示勸誘,仍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