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8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首貧乏無可償。男名阿孫女阿惜,逼我嫁賣賠官糧。 阿孫賣與運糧戶,即日不知在何處。可憐阿惜猶未 笄,嫁向湖州山裏去。」我今年已七十奇,饑無口食寒 無衣。東求西乞度殘喘,無因早向黃泉歸。旋言旋拭 腮邊淚,我忽驚慚汗沾背。「老翁老翁勿復言,我是今 年檢田吏。」

《減租詩》
明·宣宗

「官租頗繁重,在昔蓋有因。而此服田者,本皆貧下民。 耕作既勞勩,輸納亦苦辛。遂令衣食微,曷以贍其身。 殷念惻予懷,故跡安得循。」下詔減十三,行之四方均。 先王親萬姓,有若父子親。茲惟重邦本,豈曰矜斯人。

《平賦詩》有序
趙同魯

國家賦役之重,莫逾江南,在江南諸郡,又莫蘇、松若也,而賦額尤苦於不均,或膏腴而反輕,或瘠薄而反重。腴而輕者,雖倍其入,不過十稅其一;瘠而重者,稍加其耗,則稅其三之二矣。其始蓋由國初以田賜功臣之家及豪強兼并者,私重其租。厥後犯法沒入,則視其租以徵稅,甚至陂湖沙漲咸在焉。且輕者多入「富家,而重者則歸細弱。是以富益富,貧益貧,吳民世受其患,實由於此。」 矧洪武間,轉漕道近,且海運不廢,故耗輕而民不甚病。逮永樂中,定都北方,武臣憚道之險,疏裏河以通漕。於是行資僦直,咸出於民,始倍其耗,故歲輸恆歉,而逃亡相繼。宣宗章皇帝明燭是弊,詔減官田三分之稅,柄國者復寢不行。時蘇守況侯抗章上請,得遵優旨。又頼巡撫尚書周公設水次倉,以便輸納,立「對支」 、易銀諸法,以省遠役。故民頗蘇息,而催徵易竣。邇年水旱薦臻,疫癘時作,餓莩接跡,死亡相枕。雖大臣奉命,屢加賑卹,而瘡痍未瘳。譬猶揚湯止沸,而不撤其薪,投膠理濁,而不浚其源,未見其可也。乃去年秋,御史中丞陳公奉敕巡撫京畿。下車之始,首布《均則》之令,俾當出耗者,賦額輕則倍之,稍輕則半之,而最重者則免焉。參合分劑,多寡適均,貧者獲甦,富者知其至公,亦無不悅服。田野阡陌間,歡聲相屬不絕。以為斯令也,誠得聞之於朝,著為定制,則我公之德,將與皇明之運同垂於無窮矣。若是而頌聲不作,非在下者之責。歟同魯跧伏草野,親沐膏澤,有不容嘿者,謹撰《平賦》詩一篇,庸紀其實,俾來者無忘焉。

於赫皇明,奄有萬方。貢賦包篚,罔不來王。矧茲畿甸, 揚州之野。厥土塗泥,厥田下下。因地制賦,初匪不均。 末流敝刓,輕重攸分。或輕而腴,或重而瘠。富食其利, 貧罹其厄。宣皇憫焉,明詔是頒,十宥其三,民用乂安。 逮乎邇年,歲祲癘作,老弱纍纍,填溝委壑。事既上聞, 屢下優詔。亟命大臣,撫綏慰勞,賑之雖至,民則未甦。 繼命我公,我公曰「吁。盍澄其源,盍正其本?不釐爾賦, 曷救爾窘。」輕重參停,各盡其情。如鑑之公,如衡之平。 若解倒懸,若拯焚溺。謳歌鼓舞,道路充斥。譬彼雪壑, 釋然春融。誰其致之,實惟我公。何以報之?願公受祉。 毋久賢勞,歸相天子。天子元首,我公股肱。一德交孚, 福我蒼生。野人作頌,敢告太史。祝我「皇朝,億千萬祀。」

《贈張地官督賦江南》
唐·順之

皇家財賦重江淮,浮濟逾河歲歲來。豈謂司農方告 匱,故煩節使遠相催。舳艫接水通千里,齒革盈筐備 五材。民力東南已如此,因君一為獻《蘭臺》。

賦役部紀事

《書經湯誓》:「夏王率遏眾力,率割夏邑。」言桀君臣相 率為勞役之事,「以絕眾力」,謂廢農功;率割剝夏之邑 居,謂征賦重。

《史記·殷本紀》:「帝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 之粟。」

《管子大匡》桓公踐位十九年,弛關市之征,五十而取 一,賦祿以粟。案田而稅,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 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饑不稅,歲饑弛而稅 山至數。桓公問管子曰:「梁聚謂寡人曰:『古者輕賦稅 而肥籍斂,取下無順於此者矣。梁聚之言何如』?」管子 對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輕賦稅則倉廩虛,肥籍斂則 械器不奉;械器不奉,而諸侯之皮幣不衣於天下,內 國倳賤。」梁聚之言非也。

《左傳昭公四年》「秋,鄭子產作《丘賦》,國人謗之。」「丘十 六井,當出馬一匹,牛三頭。」今子產別賦其田,如魯之 《田賦》。

哀公十一年夏,陳轅頗出奔鄭。初,轅頗為司徒,賦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