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0 (1700-1725).djvu/25

此页尚未校对

計之得者也。應以伏秋水至,百川灌河之時為候,各 夫悉以五月十五日上隄,九月十五日下隄,其攜有 室家不願下隄者聽。」夫在隄者享完聚之安,則上限 者得炊爨之便。河即泛溢,吾不患於無守;即不泛溢, 亦不失其所以為修。肆閱月間,修守兼施,上下如法, 人力不困而功成,工食不加而事集,似為長便。

漕河合一

竊照漕運河道,原屬一體。今承大壞極弊,救急補偏, 竭盡心思,僅獲早運,疲瘁精力,始盡回空。然倉皇之 秋,未暇酌議。「漕臣言漕,河臣言河,靡通條貫,血脈未 融。夫言漕而不言河,是進飲食而不理脾胃者也;言 河而不言漕,是理脾胃而不進飲食者也。來年全運, 比之今年,多糧一百萬石,多船二十餘艘,而又比今」 年少開一月,此誠危急遲速之秋也。若不早圖,噬臍 何及!臣謹會同漕運都御史王宗沭酌議《漕河合一 事宜》,條為四款,開具上聞:

請復淺船

「事莫善於法祖,法莫病於因循。今年之運既得以善 其終,明年之運又不可以不虔其始。臣於三月二十 二日艤舟黃家閘,四月初三日移泊茶城,初五日移 入徐州。」憑艦而觀之,則運卒如雲,操舟如雨,南風拂 拂,既得天時,河流滔滔,又得地利。數千里糧運夜行 無盜警,又協人和。快心暢意,遠慮深懷,未嘗不欣然 仰嘆祖制之善,又未嘗不蹙然痛悼今時之弊也。敢 根極為皇上陳之。夫祖宗以四百萬之漕糧,免近萬 之淺船,又令每船止約四百餘石,僅半載焉。既為有 餘之船,又為不盡之載,豈不知滿載省舟之為便,而 為是經年造舟紛紛者,以閘河故也。夫七省之粟,使 盡涉江踰淮歷黃河,則長江大河巨艦滿載,奚不可 者。奈會通河因元之舊,元人導汶入洸,出濟寧分水 焉。而陽穀、汶上、東平之間,地高於濟寧,故南旺之間, 倒行而逆施之,水淺,膠舟即運,亦每舟十數石耳,不 足餉。上都議海運,開賈魯河,而元人竟困於餉道。國 朝雖因會通河之舊,然不令汶水入洸出濟寧,而導 汶西南注南旺。南旺者,運河之脊也,又得全汶之利, 故每舟可運四百石。然夏旱則汶流微,又不敢過四 百石,特為淺船之制。其制底甚平而倉甚淺。夫底平 則入水不深,倉淺則負載不滿。又為之限曰:「淺船用 閘,水不得過六拏。」六拏者三尺也。祖制之善何如哉? 而今變矣,船漸少矣,各省不務足淺船而務雇民船, 不務「遵原運,而務搭原運。雇船有三害:民船底尖,入 水深而易膠,牽挽不前,一害;運官勒掯水腳,攜妻子, 泣告者踵踵矣,累及民船,二害;一;民船膠,則千淺船 皆阻閘,漕不能速進,三害;此雇船之病河道也。搭運 有五害:今年全運四百萬石,江南糧多船少,則搭三 十石、五十石,甚至一百石。彼倉淺去水甚近,江河巨 浪,壓之即沈,往往見告矣。一害:以十卒而挽四百石, 猶懼不勝。今挽五百石,其艱苦若之何?二害:搭運重, 則淺船入水有至八拏以上者。臣熟察之,亡有六拏 舊制矣,是困河道也。三害搭運多,即幸不膠,抵灣必 遲,安能早運?四害抵灣遲,必回空。遲直守凍耳,胡以 待新運?五害。此搭運之病」河道也。今時之弊何如哉? 而今年竟利者,適賴皇上主持,諸臣竭力,或預大挑 之法,或灘坎河之口,或括山東之泉,或發諸湖之水, 或察風色,或候泉流,故茶城溜溝、魚脊梁、黃家閘上 水諸淺深,皆四尺至七尺,天旱水枯之時,幸不敗事, 然亦竭澤而漁,非全算也。若不早圖,此坐困之術耳。 而或者曰:「白糧以民,長船運千石以上不苦,獨奈何 苦雇船搭運哉?」臣以為長船之運甚遲,每候六、七月 間秋水時至,直以九月、十月抵灣。彼不回空,亡慮守 凍,明年又有長船雇矣。豈若淺船有一回空,則足一 船之運,有一阻凍,則少一船之運者,胡可一律語也? 伏乞皇上敕下該部,勿以目前之幸濟而忽遠圖,勿 循今時之弊端而廢祖制,務足四百萬之額船,載四 百萬之額糧盡復入水,不過六拏之舊制,令船力勝 水力,水力勝船力,其雇船搭運坐困之弊,一切痛革。 夫造船之費與沈溺之患孰多?滯運之害與快運之 利孰便?祖宗之法與今時之弊孰善?伏惟皇上留神, 則河道幸甚,國計幸甚!

造船

「管造運船,大肆侵漁,釘稀板薄,欲船堅久不可得也。 十三把總徒寄空名,刻剝尤甚,指揮千戶百戶吏書, 皆肆侵漁,欲軍不窮不可得也。把總皆畫船,運船乃 破船,欲米不浥爛不可得也。把總船過閘,撥運軍為 助運船,漫不加意,欲船不漂沈不可得也。至京費又 取於軍矣。故免運多取糧長,糧長多取細民,民窮起 而為盜,盜起必用兵,用兵必費財。」故造船須堅,把總 須革,軍士須行。番休之法。須差主事提督河路,驗視 船隻可也。又差主事數員,代把總管發運上納可也。 又聽三堂考察之,科道糾彈之可也。運軍例帶隨船 器械,每年過淮,三堂教閱之常例賞軍銀,就教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