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興,高皇帝定鼎金陵,為東南財賦之會,引江帶湖, 舳艫銜尾,鱗次沓集,故帑藏充溢。蠲租之詔歲下,而 軍國之用沛然。乃猶下詔言:「民間租稅,水陸漕輓,輸 之京師,大為勞勩。所司其設法轉運,務取便利,無重 貽民困。」其時會通河故道猶在,以不關漕事,堰築崩 淤,廢而不理。及用兵梁、晉間,使大將軍徐達開塌場 口,入於泗水以通運。後因河口壅淤,乃修師家莊、石 佛諸閘。又開濟寧州西耐牢陂,接引西鄆黃河,通梁、 晉之粟。至二十四年,河決原洪邊,過安山湖,而會通 河遂淤。自是南運舟楫不通,而立陸路,遞運所往來 者,悉繇德州下河至。其給餉遼東,則仍用海運如故。 二十九年,都督朱信言:「比歲海運六十萬石以餉遼 東,今海舟既多,宜增其數。」上命增十萬石,以嘉定縣 米輸太倉轉送之。明年諭戶部,以「遼運連歲不絕,近 聞頗有贏餘。可令其軍人屯田自給,而貯所應運者 於太倉、鎮海、蘇州三衛。」其致謹於飛輓如此。及成祖 擇天下形勝,建都北平,去江南綦遠。百司庶府,衛士 編氓,一仰漕於東南。於是漕議始重。初,瀋陽中屯衛 軍士唐順言:「衛河之源,出衛輝府輝縣西北太行蘇 門山下,其流自縣治北經衛輝城下,入大名府濬縣 界,迤邐抵直沽入海。南距河陸路五十餘里。若開衛 河,距黃河百步,置倉廒,受南方所運糧餉,轉衛河交 運,公私兩便。」詔命詳議,候民力稍甦施行焉。戶部尚 書郁新等又言:「淮河至黃河,多淺灘《跌跛》,運漕艱阻。 請自淮安用船,可載三百石以上者,運入淮河沙河, 至陳州潁岐口《跌跛》下,復以淺船可載二百石以上 者,運至《跌跛》上,別以大車載入黃河,至入柳樹等處。 今河南車夫赴衛河,轉輸北京。」從之。既而命平江伯 陳瑄總督海運五十萬赴北京及遼東。又設天津衛 於直沽。上以直沽海運舟舶往來之衝,宜設軍衛,且 海口田土膏腴,命調沿海諸衛軍士築城戍守,建百 戶,以儲運糧,別以小船轉北京。五年,戶部會官言:「京 都合用饟餉,盡河北稅糧子粒,并河所漕粟,不足供 需,海運乃濟。而運船少,歲運不過五六十萬石,且未 設漕官董理,事權不一。請於蘇州、太倉設海道都運 使,其中擇文武中公廉勤幹者充,視布政使轄衛所 諸海運船并出海官軍時簡理如法。」下部詳覆以聞。 大略水陸兼運,河海並濟。而自海運者,則踵元人之 舊,由直沽達京。自河運者,繇江入淮,繇淮入河,至於 陽武,發山西、河南丁夫,陸運至衛輝,下河舟運至京。 然海險覆溺不可勝數,官民皆畏之。而陸路置遞運 所八,每所用民丁三千,車三百餘輛,民困其役。先是 屢有言開河便者,成祖重民力,未許。至九年,濟寧州 同知潘叔正建言:「舊會通河四百五十餘里,其淤塞 者三之一,濬而通之,非唯山東免遞運之勞,實國家 無窮之利。」於是命工部尚書宋禮、刑部侍郎金純、都 督周長董其事。發山東六郡丁夫十有六萬五千,役 二十旬蠲租百十萬石濬之。而御史許堪言:「古海豐 故河,漕汶以運道猶存,宜可疏屬之衛。」而老人白英 畫以為「元,導汶入洸,出濟寧而陽穀。汶上、東平之間, 地高圩數丈。南旺之間,水淺涸,膠舟不任重載,固其 理也。今築壩於東平州之戴村」,抑汶水無東流,令盡 入南旺湖。「南旺者,運河之脊也,得全汶而湖深廣,宜 可漕。」於是疏衛河達海豐古河,而築壩於汶上縣之 戴村,橫亙五里,遏抑汶水入南旺。至南旺而中分,分 十之四南流以屬徐、沛,分十之六北流以達臨清。又 跡元舊,相地勢高下,增築水閘,以時啟閉,便蓄洩。自 分水至臨清,地「降九十尺,為閘十有七,而達於漳、御; 自分水至沽頭,地降百十有六尺,為閘二十有一,而 達於河、淮。」乃設清江衛河工提舉司,其中創造平船 五百艘,已運至三千餘艘以轉輸。底平倉闊,受載不 深,於度淺易脫,得水僅六挐而足,六挐者三尺也。於 是會通既道,淮浦底績,而南北之運始通。十二年,乃 罷海運,令支運轉漕,而命平江伯陳瑄專理河漕事。 瑄乃疏清江浦,引水繇管家湖入鴨陳口達淮,以避 淮河風濤之險。浚瓜洲、儀真二壩,祛潮港之堙;鑿徐、 呂二洪之巨石以平水怒。行沛縣、招陽、濟寧、南旺、高 郵、甓社諸湖,築長堤以蓄巨瀦;開泰州白塔河以通 大江;鑿高郵渠四十里以便舟楫。自「淮抵臨清,增閘 四十有七,以便蓄洩。自淮至通州濱河,置廬舍五百 六十八所,居卒以治淺。緣河堤種樹鑿井,以待暍者。 置倉於淮安、徐州、臨清、通州,以便轉輸。亙四千里。數 十年漕河事宜,皆瑄所經綜。周慮而力圖之,至於今 是賴。」初制,蘇州并山東、兗州糧輸濟寧倉,河南、山東 糧輸臨清倉,各交收。而沿江諸府州縣糧並輸淮。浙、 南直隸衛所官軍於淮安運抵徐,京衛軍於徐州運 抵德,各置倉收囤,而山東、河南官軍於德州運抵通 州,入上輸太倉,曰「支運」,一歲四運,蓋軍民各半,而江 西、湖廣、浙江及蘇、湖諸郡,距京師遠,民不習河事,而 漕河有洪閘淺凍風濤之阻,多失陷往復,動經歲勞, 費於正糧數倍。且以轉漕故失農月,苦甚。宣德五年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0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