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0 (1700-1725).djvu/42

此頁尚未校對

「今漕河多故,言者爭獻開膠河之說,此非臣等所敢 任也。第嘗考海道,南自淮安至膠州,北自天津至海、 滄,各有商販往來,舟楫屢通。中間自膠州至海滄一 帶,亦有島人商賈出入其間。臣等因遣指揮王惟精 等自淮安運米二千石,自膠州運麥一千五百石,令 入海出天津,以試海道,無不利者。其淮安至天津一 道,計三千三」百里,風便兩旬可達。況舟皆由近洋中 島嶼聯絡,遇風可依,非如橫海而度,風波難測。比之 元人殷明略故道,實為安便。大約每歲自五月以前, 風順而柔,過此稍勁。誠以風柔之時,出並海之道,汛 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萬櫓,保無他患。可接濟京 儲,羽翼漕河,省牽挽之力,免守幇之苦。而防海衛所, 大洋錯絡,又可嚴海禁,壯神都,甚便。部議量撥附近 糧十二萬石,由淮入海,以視其效,從之。至萬曆初,宗 沐以都御史督漕運,撫鳳陽,具疏三說以進,曰:「唐人 都秦,右據岷、涼,左通河渭,是險可依而水未通利也。 有險則天寶、興元乘其便,無水則會昌、大中受其貧。 宋人都梁,背負大河,面接淮汴,是水通利而無險可 依也。有水則景德、元祐享其安,無險則宣和、靖康受 其病。若國家都燕,北有居庸、醫無閭以為城,而南通 大海以為池,金湯之固,天造地設,以拱衛神京,而海 道不通,是太平之遺慮也。此天下大勢。一夫三門,天 下之險也。唐人裴耀卿、劉晏輩百計經營,所不廢者, 都關中故也。若都燕,則既受河與海矣。河一自安山 涉汶、濟即今之會通河;一自溫入汴入衛,而俱會於 天津。然終元之世,未嘗事河而專海者。彼以陋夷紛 攘,終歲用兵,固無暇於事河。又以為河運入閘,則兩 舟難並,是不可速也。魚貫逆愬,一舟壞則連觸數十 舟同時俱靡,是不可避也。一夫大呼,萬櫓皆停,此腰 脊」咽喉之譬,先臣丘濬言之,是不可忽也。若主於河 而協以海,自萬無可慮,故都燕之受海,猶憑左臂從 腋下而取物也,不可棄也。此都燕專埶二黃河西來, 禹之故道,雖不可考,然不過自三門而東,出天津入 於海,是腹雖稍南,而首尾則東西相衡而歸諸北也。 乃今則直南入淮,而去歲決從閻家口「出支河,近符 離、靈壁,又幾於正南。夫河自西北而抵東南,其為途 益遠,而合諸水益多。如去年之漂流,中外大小臣工 聞之,有不變色者乎?夫既不能不變色於河之梗,而 又不能無難色於河之通,則計將安出?此目前急埶? 三也。風波天數,臣亦何能逆觀其必無,然以為趨避 占候,使其不𤕤,當不足」以妨大計。且語有之曰:「天不 滿西北,地不滿東南。」東南之海,天下之水之委也。渤 澥稽天,則迴避靡所近,南水煖,則蛟龍窟居。元海運 之有敗,以其起太倉、嘉定,遞而北也。若自淮安而東, 由登萊泊天津,則原名北海,中多島嶼,可以避風。又 其地高而多石,蛟龍有往來而無窟宅,即以舟與米 行於其「間,因其曠遠以取速,而標記島嶼以避患。名 雖同於元人,利實專其便,易佐河運之缺,計無便於 是者。」於是海運行,而議者藉藉誹刺之。會再運三百 艘,中七艘壞而罷。大抵海運之開,利居四五,害止於 一耳。減運軍三萬七千餘人,可以實卒伍也;減河船 三千五百隻,可以裕帑財也;耗米率用河三「之一,共 減一百一十三萬四千,可以寬民力也。京師有警,閩、 廣舟師不踰月可集,或用島虛以規復廣寧、開平之 舊,亦無不可」,又可以飭武備也。其害之一,止於飄溺 耳。況造舟有法,占風有候,泊頓有所,而又求得海道 習熟如朱清者督之,則飄溺蓋寡矣。觀《元史》自至元 二十年始,至天曆二年止,備載歷年海運所至之數, 則所失者可據而知也。較之河運,所失數頗相當。近 既銳意規復矣,然不利輒報罷。夫百工曲藝,猶未有 為之而即入佳妙者,必久之而自熟,況海運乎?乃何 以一噎而遂廢食耶?未幾,恭與宗沐會疏言:「黃河之 汛與潮汐等,三月清明,水高僅數尺,不害運。四月麥 黃,水亦高止」數尺,不害運。惟自五月至秋九月為伏 秋,水多至數四,高者丈餘,此運船之所必避也。使歲 運從四月前盡過徐、呂二洪,而閘河先肅清以待事, 令不與怒河值,則河豈能為之患哉?顧河臣能使河 之安,而不能使運之不危。臣能必運之入河,而不能 必運之早入河也。宣督江以南各省糧儲道務早「發 運,而巡漕御史依期驗覈,限漕艘以四月前盡過徐、 洪,以程之遲速為其勞,敘之殿最。凡三月過洪者為 上,四月者次之,至五月者罰,而遇伏秋水漂流者重 擬,則為河亦所以為漕也。」奏可。於是漕船不與河泛 溢直,而河壯時無憂。漕河落,得相所決為防以保漕, 而歲運畢,如期抵京。京師米直平,不翔踴,如異時矣。

「國家奠鼎幽燕,京都百億萬口,抱空腹以待飽於江淮灌輸之粟,一日不得則饑,三日不得則不知其所為命,是東南者天下之敖倉,而東南之灌輸,西北所寄命焉者,主人擁堂奧而居而倉囷迺越江踰湖以希口食。於間關四千里外,則國家緊關命脈全在轉運。迺開國迄今,事幾經更變矣。」 《海運》